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初探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和多元一体教育理论为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是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共同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是学校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学校可通过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双语教育和社区学习中心等途径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
作者
王景
机构地区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
出处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9年第1期25-26,共2页
forum on contemporary education
关键词
学校教育
少数民族
民族文化传承
分类号
G4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G1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78
同被引文献
6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3
1
曹能秀,王凌.
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9(2):64-68.
被引量:68
2
景民,齐志勇,崔建民.
构建农村社区学习中心的探索[J]
.中国成人教育,2001(11):9-10.
被引量:7
3
论民族文化的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大省建设[J]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6(2):25-30.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7
1
赵世林.
论民族文化的传承[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6(4):36-43.
被引量:20
2
滕星,苏红.
多元文化社会与多元一体化教育[J]
.民族教育研究,1997,8(1).
被引量:142
3
谢名家.
“文化经济”:历史嬗变与民族复兴的契机[J]
.思想战线,2006,32(1):31-38.
被引量:25
4
王鉴.
我国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研究[J]
.教育研究,2006,27(4):24-27.
被引量:60
5
丹增.
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理论思考[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8(3):1-5.
被引量:17
6
王鉴,马金秋,安富海,李录琴,姜振军,黄维海.
我国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及其政策研究[J]
.民族教育研究,2006,17(2):10-17.
被引量:22
7
宝乐日.
地方课程——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载体[J]
.民族教育研究,2006,17(2):59-63.
被引量:14
共引文献
78
1
杨剑霄.
无权非儒——论经权关系下权的诠释学功能[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2(8):49-50.
2
任渊,王润平,张建华,任涵,陈青.
肃北蒙古族养生健身文化与校本课程建设研究[J]
.卫生职业教育,2008,26(2):25-27.
3
王景.
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研究[J]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8(5):86-87.
被引量:13
4
王弢.
基于农村社区学习中心的农村成人教育创新研究——大兴区礼贤镇和延庆县大榆树镇成人学校调研报告[J]
.职教论坛,2009,25(1):21-24.
被引量:1
5
张兰,任涵,王润平,张建华.
青海省少数民族民俗中的养生健身文化与校本课程建设研究[J]
.福建体育科技,2009,28(1):56-57.
被引量:1
6
扶丹.
民族高校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J]
.文教资料,2009(10):160-161.
被引量:3
7
黄彩文,于爱华.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与民族认同——以云南民族大学为例[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9,24(7):47-57.
被引量:34
8
曹能秀,王凌.
论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的关系[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6(5):137-141.
被引量:72
9
洪瑕.
学校教育和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以西盟佤族自治县新厂乡为例[J]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8(3):59-62.
被引量:4
10
余彭娜.
开发民族地区校本课程,传承发展民族文化—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为例[J]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9,29(5):35-38.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64
1
马戎.
中国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J]
.西北民族研究,1999(1):1-21.
被引量:13
2
哈经雄.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29(2):43-48.
被引量:6
3
张红.
四十年来民族教育工作的成就和经验[J]
.民族研究,1990(4):8-15.
被引量:4
4
冯春林,赵治国.
云南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发展的特殊背景及模式探讨[J]
.中国民族教育,1995(Z1):11-13.
被引量:5
5
覃红霞.
冲突与融合: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考[J]
.贵州民族研究,2004,24(3):130-136.
被引量:26
6
宋太成,刘翠兰.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1):101-104.
被引量:37
7
黄宗植.
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及其实践对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启示[J]
.民族教育研究,2004,15(6):80-84.
被引量:29
8
许洁英.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含义、目的及地位[J]
.教育研究,2005,26(8):32-35.
被引量:119
9
滕星,马效义.
中国高等教育的少数民族优惠政策与教育平等[J]
.民族研究,2005(5):10-18.
被引量:134
10
乌力吉.
少数民族三语教育的纵横解读[J]
.贵州民族研究,2005,25(4):181-183.
被引量:25
引证文献
2
1
王婷,李庆雷,李倩.
新农村建设中云南少数民族传统生态观教育与传承探讨[J]
.学园,2012(21):14-16.
被引量:1
2
Wei WANG.
Researching Education and Ethnicity in China: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between 1990 and 2014[J]
.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2018,13(2):216-24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卢艳玲.
反生态思想研究的缺失与探寻——我国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研究述评[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31(9):53-58.
被引量:4
2
李占芳,张宵玮.
现代中国多语现象探究[J]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119-125.
1
张学强,许可峰.
“回族传统道德教育”地方课程开发问题探析[J]
.教育科学文摘,2008,27(1):53-54.
2
周诗伍,王凌.
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途径思考——以云南省寻甸县为例[J]
.继续教育研究,2010(4):124-125.
被引量:4
3
蒋勇.
关于留守儿童社区学习中心的构建分析[J]
.教师,2016,0(4):116-116.
4
常红梅,李勇.
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地方课程开发的理论阐释[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0(S1):25-27.
5
王学慧.
高校应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8,24(3):56-58.
被引量:6
6
张玲玲,李劲松.
藏区社区学习中心民族文化传承功能研究[J]
.中国西部科技,2014,13(12):122-124.
被引量:1
7
周俊峰.
教师志愿者:社区学校的重要动力[J]
.上海教育,2005(11B):5-5.
8
蓝建.
发展中国家实现人人享有受教育权的基石——终身学习的立法与服务体系的建立[J]
.外国教育研究,2008,35(7):42-46.
被引量:5
9
洪瑕思,李春忠.
“多元一体教育”理论对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师资建设的启示[J]
.沧桑,2009(6):113-115.
被引量:1
10
唐小芳,唐小玉.
谈谈语文新课程教材的优劣[J]
.中学文科(教研论坛),2005(11):75-75.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