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家”字本义补释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家”字本义应是“豕之居”《汉字文化》2006年第5期刊载了刘庆俄先生的《释“家”》一文。文章提出家的本义当为邦,即诸侯的封地。我以为不妥,理由如下:家、邦两词产生年代不同,家较早,邦很晚。若家本义为邦,那么邦出现以前家的意义是什么呢?
作者
栾维权
机构地区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出处
《汉字文化》
2009年第1期78-80,共3页
Sinogram Culture
关键词
“家”
本义
补释
《汉字文化》
产生年代
分类号
H12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1
1
徐中舒.甲骨文字典[M]四川辞书出版社,1988.
同被引文献
10
1
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70.
2
蔡英杰.
试论“家”字的形义来源[J]
.汉字文化,2008(2):54-56.
被引量:1
3
沈满洪,谢慧明.
公共物品问题及其解决思路——公共物品理论文献综述[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9(6):133-144.
被引量:125
4
安.布蒂默,周尚意,吴莉萍,张镱宸.
多元视角下的人地关系研究——在第32届国际地理大会上的主题演讲[J]
.地理科学进展,2013,32(3):323-340.
被引量:8
5
赵莹,柴彦威,Martin DIJST.
家空间与家庭关系的活动—移动行为透视——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J]
.地理研究,2013,32(6):1068-1076.
被引量:21
6
范莉娜,周玲强,李秋成,叶顺.
三维视域下的国外地方依恋研究述评[J]
.人文地理,2014,29(4):24-30.
被引量:19
7
陈赟.
“去家化”与“再家化”: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的内在张力[J]
.探索与争鸣,2015(1):80-84.
被引量:29
8
封丹,朱竑,Werner Breitung.
门禁社区边界和家的构建关系研究[J]
.世界地理研究,2014,23(3):64-73.
被引量:30
9
杨慧.
社会脆弱性分析:灾难社会工作的重要面向[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6(5):8-12.
被引量:15
10
封丹,李鹏,朱竑.
国外“家”的地理学研究进展及启示[J]
.地理科学进展,2015,34(7):809-817.
被引量:43
引证文献
2
1
延慧.
浅谈“家”的字形释义及其文化阐释[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3(4):101-103.
被引量:1
2
张建荣,赵振斌,褚玉杰,童星辰.
家之物品、情感与意义——以火灾后的贵州温泉苗寨为例[J]
.人文地理,2018,33(5):55-62.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姜礼立.
从汉字看中国古代婚俗[J]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4):54-56.
2
吴悦芳,徐红罡.
季节性退休流动者“家”的地方依恋——以三亚为例[J]
.人文地理,2019,34(5):62-68.
被引量:25
3
李小永,赵振斌,李佳乐,张熠.
居民视角下民族社区旅游化的空间演变过程及特征——以肇兴侗寨为例[J]
.资源科学,2021,43(5):1051-1064.
被引量:13
4
林元城,章佳茵,李路华,王敏.
城市情感地理与空间治理:广州市区宣传类户外广告案例[J]
.世界地理研究,2021,30(5):1083-1095.
被引量:9
5
蔡少燕.
城市消费空间“家”的想象与情感建构[J]
.世界地理研究,2021,30(6):1286-1296.
被引量:5
6
袁振杰,周健好,谢宇琳,朱竑.
以家为校:新冠疫情背景下大学生替代性学习空间的建构及策略[J]
.地理研究,2022,41(6):1684-1699.
被引量:6
7
郑超,李瑞,杨火木,谢梦月,殷红梅,覃颖.
表征与非表征视角下民族村寨居民灾后情感恢复机制研究——以报京侗寨为例[J]
.人文地理,2023,38(3):69-78.
被引量:2
8
郑玉萍,买欣,王敏.
认知、认同与溢出:广州老年学习型空间的情感地理研究[J]
.世界地理研究,2023,32(6):167-180.
被引量:1
9
苏醒.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民宿“家”的空间演变研究[J]
.云南社会科学,2024(3):141-151.
10
杨立国,王佳琴,刘旭.
传统村落居民非遗日常生活实践中情感交换模式演变过程及机制——以皇都村侗族大歌为例[J]
.热带地理,2024,44(10):1800-1811.
1
刘庆俄.
再释“家”[J]
.汉字文化,2009(4):68-69.
2
常贵梅.
王逸《楚辞章句》词语札记[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28(3):27-29.
被引量:1
3
刘华江.
从声母系统看《韵镜》的产生年代[J]
.绥化学院学报,2010,30(2):112-115.
4
张铁文.
成语的数量及产生年代[J]
.语文建设,1999(5):23-24.
被引量:8
5
刘文正.
汉语“指宾动结式”的判别和产生年代[J]
.古汉语研究,2009(2):44-51.
被引量:1
6
赵振铎.
论中国语言学的民族传统[J]
.中华文化论坛,1994(2):20-23.
被引量:1
7
梁慧婧.
释家反切考[J]
.语言与翻译,2013(2):12-15.
8
沈怀兴.
“从容”释略[J]
.汉字文化,2006(3):27-30.
被引量:2
9
梁银峰.
关于系词“是”的产生年代和形成途径[J]
.语言研究集刊,2012(1):228-243.
被引量:3
10
张新凤.
现代汉语“为X所Y”格式研究[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2):121-123.
汉字文化
200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