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马克思人学理论研究的三个维度及其当代价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人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其中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历史观对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奠基和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到底存在不存在费尔巴哈阶段,学术界存在较大的分歧。本文从马克思哲学中的费尔巴哈阶段、人的异化问题和《关于费尔巴哈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三个维度,概括马克思人学理论的当代价值。
作者
吴玉
机构地区
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
出处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36-38,共3页
Journal of Taiyua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词
马克思
人学
费尔巴哈
人本主义
分类号
A8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5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876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姚顺良,汤建龙.
“两次转变论”的文本依据及其方法论意义——兼答王东教授等[J]
.学术月刊,2007,39(4):46-54.
被引量:11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4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2.
5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6
张一兵,姚顺良,唐正东.
实践与物质生产——析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本质[J]
.学术月刊,2006,38(7):33-44.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25
1
伯良.
从“两种生产”的理论谈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狭义和广义解释[J]
.晋阳学刊,1982(5):9-17.
被引量:4
2
张一兵,姚顺良,周嘉昕(整理).
两条逻辑的相互消长还是共同消解?——析青年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内在结构(学术对话)[J]
.理论探讨,2006(3):42-49.
被引量:14
3
张一兵,姚顺良.
法权唯物主义与一般唯物主义——析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第一次转变”(学术对话)[J]
.南京社会科学,2006(6):39-48.
被引量:5
4
张一兵,姚顺良,唐正东.
实践与物质生产——析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的本质[J]
.学术月刊,2006,38(7):33-44.
被引量:12
5
王东,林锋.
马克思哲学存在一个“费尔巴哈阶段”吗?——“两次转变论”质疑[J]
.学术月刊,2007,39(4):37-45.
被引量:15
6
.《列宁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341,365,366,18,299页.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页.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83、76、178页.
9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6页.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73页.
共引文献
8763
1
刘家俊.
现实批判与哲学批判之间的艰难较量——青年马克思早期哲学批判的黑格尔根基[J]
.宁夏社会科学,2020,0(1):44-49.
被引量:2
2
何莉,杨赫.
以回到的方式:重读马克思“历史科学”之理论原像[J]
.理论观察,2022(12):50-58.
3
黄祥红.
一脉相承 原则永存——从《共产党宣言》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J]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2004,5(1):20-23.
4
陈树林.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深层解读[J]
.学习与探索,2004(4):27-29.
被引量:7
5
颜长青,刘俊.
论公平与效率辩证统一的自觉性[J]
.江西社会科学,2004,24(7):114-117.
6
初文杰.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定位与人的全面发展[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4,25(4):121-123.
被引量:5
7
李春梅.
全球化动力论[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8):266-269.
被引量:2
8
张丽.
全球化阶段论[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8):270-273.
9
马九福,郭荣华,吴红英.
试论妥协存在[J]
.江西社会科学,2004,24(8):74-78.
被引量:2
10
吴玲.
邓小平对市场经济理论的突破与发展[J]
.理论探讨,2001(6):51-52.
被引量:1
1
韩金峰,赵玉华.
论青年马克思向共产主义者转变的思想轨迹[J]
.齐鲁学刊,1997(3):101-104.
被引量:3
2
王东,林锋.
马克思哲学存在一个“费尔巴哈阶段”吗?——“两次转变论”质疑[J]
.学术月刊,2007,39(4):37-45.
被引量:15
3
马文娟.
《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人的本质的探析[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5,0(24):169-169.
4
王辉.
新哲学的诞生地——重读《关于费尔巴哈提纲》[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9(1):51-53.
5
张中飞.
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初步形成——从博士论文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J]
.学理论,2009(22):1-2.
被引量:1
6
董文玲.
浅论马克思从《手稿》到《提纲》中实践观的关联性[J]
.祖国,2016,0(16):146-146.
7
何坦.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世界历史思想创立的贡献[J]
.青年时代,2017,0(4):35-35.
8
田毅松.
马克思思想发展中是否存在“费尔巴哈阶段”?[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16,2(3):114-121.
被引量:1
9
王丽莎.
浅析《关于费尔巴哈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人学转变[J]
.大观周刊,2012(50):13-14.
10
李健敏.
对《关于费尔巴哈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研究[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3):14-15.
被引量:2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