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校高新技术、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针对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探讨了教、学、研融合,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实践型实训基地,引进国外办学模式,培养国际化人才,建立虚拟研发联盟模式等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技术及适应社会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
杨世凤
陈浩
南忠良
刘振全
机构地区
天津科技大学
出处
《中国轻工教育》
2009年第1期26-27,共2页
China Education of Light Industry
基金
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资助项目号:G232
天津市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改革与质量建设研究计划项目资助项目号:D01-0403
关键词
人才培养
创新
产学研
分类号
G512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4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63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7
1
顾伟忠,刘兰.
我国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其政策研究[J]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6,21(1):74-78.
被引量:103
2
马宁.
产学研创新体系中的核心企业研发配套模式分析[J]
.科技与经济,2006,19(1):8-10.
被引量:2
3
林卉,赵长胜.
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与思考[J]
.职业教育研究,2006(2):51-52.
被引量:18
4
郝继明.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 产学研紧密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J]
.中国集体经济,2006(1):8-12.
被引量:5
5
杨栩.
基于技术创新的产学研合作运行机制与模式研究[J]
.商业研究,2006(1):131-133.
被引量:22
6
刘常云,张昌凡,刘安民.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实践与思考——株洲工学院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探索[J]
.包装工程,2002,23(4):44-46.
被引量:6
7
秦旭,陈士俊.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动力机制与政府行为研究[J]
.软科学,2002,16(2):57-61.
被引量:23
二级参考文献
24
1
谷容先.
积极开展产学研联合推动区域支柱产业发展[J]
.科学管理研究,1998,16(6):66-68.
被引量:2
2
吴荫芳.
发挥高校科技优势为大中企业经济发展多做贡献[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3,15(1):62-65.
被引量:3
3
周静珍,万玉刚,高静.
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权变模式[J]
.经济师,2005(3):61-62.
被引量:6
4
曾宪军.
产学研合作的必要性研究[J]
.经济师,2005(2):68-69.
被引量:18
5
郭爽,陈明.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J]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3):84-84.
被引量:4
6
吕海军,甘志霞.
产学研合作创新研究述评及研究展望[J]
.生产力研究,2005(4):230-232.
被引量:49
7
王致和 陈士俊.试论高等工程教育横向联合的社会条件与动力机制.国际高等工程教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M].,1990..
8
毕克新,周欣荣,姜照华.
可持续发展的产学研联合的机制[J]
.科学学研究,1997,15(4):50-55.
被引量:25
9
张敏.
架起两种文化间的桥梁:欧洲学术界与其社会经济环境[J]
.教育发展研究,1999,19(1):60-63.
被引量:1
10
吴文华.
产学研合作中的政府行为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1999,19(2):44-45.
被引量:29
共引文献
163
1
杨树政,王安平,李化树,徐远火.
地方高校校地合作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4(2):21-24.
被引量:2
2
曾令奇.
合作教育运行机制初探[J]
.中国高教研究,2005(3):81-82.
被引量:14
3
朱晓红.
从系统论的观点认识产学合作教育[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1):152-156.
被引量:5
4
查吉德.
关于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思考[J]
.成人教育,2006,26(7):40-41.
被引量:6
5
朱晓红.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与改进[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4):108-109.
被引量:5
6
闫丹.
高职产学研合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辽宁高职学报,2006,8(5):38-39.
被引量:14
7
王道红.
论合作教育之“合作”[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4(11):7-10.
被引量:1
8
桂德怀.
高职院校产学研联合的瓶颈与对策分析[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6(6):22-24.
被引量:2
9
杨洋.
我校产学研合作教育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8(B12):34-37.
被引量:1
10
张德英.
地方高校构建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体系的途径探讨[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1):88-90.
被引量:22
同被引文献
3
1
严宽荣.卓越旅游管理人才培乔研究[J].旅游纵览(行业版),2012.(06).
2
王春潮,徐跃进,王平祥.
强化实践 推进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6):7-10.
被引量:33
3
马寅秋,苏晓云.
地方高校“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
.石油教育,2011(5):71-73.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1
1
冯爱惠,陈浩,杨世凤,彭一准.
电类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2013(22):201-20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姜媛媛,李振璧,李昕,石晓艳,辛元芳.
基于卓越计划与CDIO模式的微机原理课程教学[J]
.科技信息,2013(24):6-6.
被引量:2
2
朱君,宋树祥.
师范类工科电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
.教育教学论坛,2015(12):32-33.
被引量:3
1
蔡定基.
基于知识管理的学区联盟模式探讨[J]
.教育导刊(上半月),2011(7):18-21.
被引量:1
2
刘本盛.
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17(4):77-79.
被引量:6
3
冯志娟.
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J]
.中学文科(教研论坛),2005(11):13-14.
4
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J]
.湖南教育(上旬)(A),1999,0(6):2-3.
被引量:3
5
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J]
.中国远程教育,1999(3):57-57.
6
余江,楼春娣.
创新家校联盟模式[J]
.中国德育,2015,10(12):69-72.
7
邓闯.
论翻转课堂在高校高新技术考试培训中的应用[J]
.山西农经,2016(15):76-76.
8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摘要)[J]
.教学仪器与实验,1999,0(2):40-40.
被引量:1
9
张力,高明.
高校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分析[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3(6):54-55.
10
张立光,冯书婷.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学模式[J]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5(11):69-70.
被引量:5
中国轻工教育
200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