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饮食应该是服务大众的",戴连祥师傅如是说。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饮食活动过程中饮食品质、审美体验、情感活动、社会功能等所包含的独特文化意蕴,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的内在品质的概括。孔子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反映了先民对于饮食的精品意识。当然,这可能仅仅局限于某些贵族阶层。但是,这种精品意识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却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地渗透、贯彻到整个饮食活动过程中,而世代相传的饮食文化发展至今,人们对饮食精品性的追求日益提升,然而,"饮食属于热爱生活的人们",精品餐饮越来越广泛地指向了大众阶层。在这一点上,戴连祥有着共同的认知,也是这样去做的。他把各色精品菜式及联合国官员代表们的宴请菜肴端到了寻常百姓的餐桌上,让大家都能共享盛世美味——这正是"饮德食和、万邦同乐"的哲学思想的演进。戴连祥把中西菜肴的风格合璧,另辟蹊径,如菜式中的"戴氏醋鱼"、"意大利虾球"、"蚝油生菜"、"红烧牛尾"等都别具一格。他说:"只有深刻地理解中华饮食文化,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饮食文化。"
出处
《经济视角》
2009年第2期39-41,共3页
Economic Vi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