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岭南文史》
1997年第3期4-9,共6页
Lingnan Culture and History
同被引文献185
-
1岳升阳,魏晋茹.北京西城地名文化遗产分级保护研究[J].北京规划建设,2019,0(S02):139-143. 被引量:6
-
2李波.从中国地名看汉民族之心理文化[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1):130-132. 被引量:6
-
3刘信.城市发展与城市地名的演变——兼议石家庄城市地名特征[J].城市问题,1998(6):11-13. 被引量:7
-
4张晶.论文化地理学的基本理论与主要内容[J].人文地理,1997,12(1):43-47. 被引量:26
-
5曹志耘.谈谈方言与地域文化的研究[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3):71-77. 被引量:16
-
6龙安明,樊祺诚,孙谦,尹克坚,李霓,王团华.广西涠洲岛火山喷发特征[J].华南地震,2004,24(2):22-27. 被引量:3
-
7张惠歧.关于城市建筑地名的研讨及管理问题[J].城市问题,1997(2):44-47. 被引量:1
-
8司徒尚纪.广东地名的历史地理研究[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2,7(1):21-55. 被引量:35
-
9史念海.论地名的研究和有关规律的探索[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5,1(1):36-47. 被引量:13
-
10史念海.以陕西省为例探索古今县的命名的某些规律[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5,1(1):145-210.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20
-
1唐莹.宜宾市地名文化探析[J].地方文化研究辑刊,2023(2):164-170.
-
2朱竑,周军,王彬.城市演进视角下的地名文化景观--以广州市荔湾区为例[J].地理研究,2009,28(3):829-837. 被引量:69
-
3孙志豪.语词理据教学在高职汉语校本课程中的应用价值[J].文教资料,2010(19):59-61. 被引量:1
-
4陈小恒.长沙地名文化初探[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0,10(5):135-138. 被引量:3
-
5林琳,许艳艳.佛山城区地名演变及影响因素[J].中国地名,2011(1):60-64. 被引量:1
-
6翁毅,朱竑.城市演进角度下的“涉水”地名文化景观——以福州滨江城区台江区为例[J].热带地理,2012,32(2):141-146. 被引量:19
-
7彭静.北部湾涠洲岛地名文化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8(3):12-18. 被引量:7
-
8许结玲.南海与“水”有关的地名及其水文化生态[J].大学教育,2013(3):59-61.
-
9陈宁,郑凯莹,邓俊杰.南海地名的区域特征[J].神州民俗,2014(5):92-94.
-
10刘南威,张争胜.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土地名源流及其历史文化价值[J].热带地理,2015,35(2):162-169. 被引量:21
二级引证文献124
-
1许新雅.安徽滁州地名的语言与文化现象研究[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2,38(4):38-43.
-
2陈兴华.嘉庆二十五年(1820)河南村镇地名文化景观空间分布特征[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0,36(3):53-55. 被引量:1
-
3何毅,祝建华.重庆梁平地名文化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J].青藏高原论坛,2023,11(1):70-76.
-
4王宇波,何萌.南海部分岛礁标准地名闪亮登场[J].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21(1):159-168.
-
5李凡,司徒尚纪.民间信仰文化景观的时空演变及对社会文化空间的整合——以明至民国初期佛山神庙为视角[J].地理研究,2009,28(6):1550-1561. 被引量:19
-
6刘丽丽,徐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级以上行政区专名变更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0(4):383-389. 被引量:1
-
7刘丽丽,徐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县级以上政区名称变更及其问题探讨[J].人文地理,2010,25(4):77-81. 被引量:8
-
8林琳,许艳艳.佛山城区地名演变及影响因素[J].中国地名,2011(1):60-64. 被引量:1
-
9王彬,黄秀莲,司徒尚纪.广东政区地名文化景观研究[J].热带地理,2011,31(5):507-513. 被引量:21
-
10翁毅,朱竑.城市演进角度下的“涉水”地名文化景观——以福州滨江城区台江区为例[J].热带地理,2012,32(2):141-146. 被引量:19
-
1覃凤余.壮语地名中的壮语与汉语——壮语地名的语言文化研究之四[J].广西民族研究,2006(3):108-118. 被引量:10
-
2伍向阳.“款爷”文化与“书生”意识[J].青年探索,1995(1):39-40.
-
3顾作义,林琼.现代珠江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动力[J].广东社会科学,1995(5):70-75. 被引量:1
-
4郑德华.试论岭南历史文化的开拓和保护[J].学术研究,2000(9):93-97. 被引量:3
-
5陈泽泓.对岭南文化研究的一点思考[J].岭南文史,1996(1):17-20. 被引量:2
-
6蓝丽妮.The Pearl River Delta——A Mosaic of Cultures[J].Women of China,2005(6):62-63.
-
7司徒尚纪.西江文化形成发展和演变初探[J].岭南文史,1996(4):13-18. 被引量:1
-
8覃正,封天.桂东南壮语地名趣谈[J].广西民族研究,1999(4):89-90. 被引量:2
-
9何荣智.论西江文化的底蕴、精神、生态与战略地位[J].歌海,2012(6):94-96.
-
10杨志勇.新型经济力量在浙北上空升腾[J].文化交流,2003(2):17-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