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基础性研究应主要由大学承担
被引量:11
China’s Basic Rosearch Should Be Undertaken by Universitics
出处
《科技导报》
CAS
CSCD
1998年第6期18-21,共4页
Science & Technology Review
参考文献2
-
1沈红.大学与科学技术的内在联系[J].科技导报,1995,(3).
-
2范德清,侯世昌,王成鑫,马林.科教兴国与大学改革[J].科技导报,1996,14(3):3-6.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52
-
1吴锜,蔡晖,徐景龙.对我国目前科研经费管理体制的一些思考[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0(z1):70-72. 被引量:8
-
2石何.我国科研经费投资效益剖析[J].科学学研究,1986,4(1):96-104. 被引量:2
-
3陈学飞.面向21世纪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六大基本趋势[J].教育研究,1996,17(12):58-61. 被引量:42
-
4池仁勇,虞晓芬,李正卫.我国东西部地区技术创新效率差异及其原因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4(8):128-131. 被引量:195
-
5宋剑波,王斌会.行业间R&D投入产出效益综合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03,23(5):72-74. 被引量:10
-
6朱东华,刘喜珍.六国科研经费投入比较对我国学科政策的启示(上)[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3,14(2):4-10. 被引量:5
-
7朱东华,刘喜珍.六国科研经费投入比较对我国学科政策的启示(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3,14(3):19-22. 被引量:2
-
8肖广岭.大学科研的运行机制及大学在我国科技体系中的作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22(12):16-19. 被引量:13
-
9龚建桥,邹珊刚,杨佐仪.我国基础研究经费问题及其对策[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3,9(5):20-28. 被引量:4
-
10朱乔.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综述与展望[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1994,3(4):1-9. 被引量:160
引证文献11
-
1马晓波,胡超,黄文虎.基础性研究与高校人才培养[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2):97-101. 被引量:6
-
2肖广岭.大学科研的运行机制及大学在我国科技体系中的作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22(12):16-19. 被引量:13
-
3殷朝晖.研究型大学与政府科研机构的关系——国际比较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2(4):78-82. 被引量:5
-
4殷朝晖.完善国家科研体制 促进研究型大学发展[J].科技管理研究,2007,27(11):41-43. 被引量:1
-
5李燕萍,许颖,吴绍棠.基于不同机构评价我国研发经费投入产出效益[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3):119-123. 被引量:3
-
6李燕萍,许颖,吴绍棠.不同省域科研投入产出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经济管理,2011,37(2):23-30. 被引量:27
-
7刘则渊.知识经济时代与理工科大学教育[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0(1):12-17. 被引量:1
-
8王章豹.建立我国以高校为主体的基础研究模式的战略构想[J].高等教育研究,2000,21(2):69-72. 被引量:10
-
9肖广岭.国家科技政策与一流大学建设——美国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23(2):11-14. 被引量:17
-
10许颖.基于DEA的我国不同机构科研投入和产出效率分析[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32(5):34-37.
二级引证文献83
-
1时光新.理工科高校教书育人的时代特点与实现途径[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6).
-
2沈建新.高等院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4):78-81. 被引量:34
-
3康小明.从基础研究的结构性约束看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政策取向[J].科技促进发展,2011,7(11):64-69.
-
4赵峥,姜欣.中国省际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3):61-66. 被引量:15
-
5学白羽,李美珍,王孙禺.中美政府部门对高校科研经费的投入及管理方式比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25(6):54-59. 被引量:36
-
6王章豹,朱长久.高校基础研究投入结构的缺陷诊断及优化方略[J].中国科技论坛,2005(1):84-88. 被引量:6
-
7赵大庆,范锦鹏,杨锋,宋军.大学科研学术小组核心能力建设的思考[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1):56-58. 被引量:3
-
8赵昶灵,刘鸿高,陶玫.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对策[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3):72-75.
-
9梁彤,李驹.美国研究型大学及其基础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6(2):69-74. 被引量:13
-
10华琳,李栩辉.提高科研创新水平建设研究型大学[J].中国科技论坛,2005(4):17-20. 被引量:3
-
1李新军,孙桂芳,包志宏,余赛妹.高等医学院校如何加强基础性研究[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1998,11(3):148-150.
-
2陶忠保,曹梦霞.加强高等学校基础性研究的对策[J].决策与决策支持系统,1995(3):125-129.
-
3李春旺.要加强小学作文教学基础性研究[J].北京教育(普教版),1999(4):30-31. 被引量:2
-
4王章豹.高校基础性研究亟待扶持和加强[J].安徽软科学研究,1996(4):13-16.
-
5董博玲,刘桂华,任阿莉.重视基础性研究,提高地方高校的科技水平[J].科技管理研究,1998,18(6):30-31. 被引量:3
-
6继续加强基础性研究[J].情报科研学报,1989(4):10-14.
-
7刘璇华.新条件下高校加强基础性研究的对策[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1995,12(3):22-26.
-
8广东高校基础性研究发展战略课题组.广东高校基础性研究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研究与发展管理,1997,9(4):29-32.
-
9张建中.开创基础性研究新局面[J].情报科研学报,1989(4):6-9.
-
10蔡健荣,张慧敏.基础性研究评价方法的探讨[J].江苏工学院学报,1993,14(3):43-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