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反者道之动:荀子“化性起伪”对庄子“性”与“伪”的因革 被引量:8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视"性"为与生俱来之属性或顺"性"而动之无意识活动方面,荀子吸收了庄子的思想。庄子笔下,"伪"多为虚伪、诈伪之义,代表负面伦理价值,仅有两处表人为的意思,不具任何伦理色彩。受庄子的启发,荀子用"伪"表示人为,但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庄子极力赞赏合"性"之举,认为"伪"相对"性"而言,已为失,因此"失性"的"伪"行理应受到批判;而荀子则认为,"性"具有趋恶的倾向,是不可靠的,人类必须以"伪"化"性"。
作者 强中华
出处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1-58,共8页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2

  • 1史绳祖.《学斋占毕》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85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第14页上.
  • 2徐复观.《苟子性恶论中的问题》,载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上海,三联书店,2001,第225页.
  • 3李晓春.试论荀子对告子人性论的继承与扬弃[J].孔子研究,2002(4):29-35. 被引量:8
  • 4裘锡圭.《纠正我在郭店(老子)简释读中的一个错误》,见武汉大学中国文化研究院编.《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第27-28页.
  • 5郭象注,成玄英疏.《南华真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98,第459页.
  • 6林希逸著,周启成校注.《庄子庸斋口义》,北京,中华书局,1997,第368页.
  • 7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88、324页.
  • 8王雱.《南华真经新传》卷十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05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第296页下,1997.
  • 9.《孟子·告子上》[M].,..
  • 10《天论》.

共引文献317

同被引文献30

引证文献8

二级引证文献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