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9年第3期16-16,共1页
Journal of Wuh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
同被引文献23
-
1洪子诚.“当代文学”的概念[J].文学评论,1998(6):39-49. 被引量:81
-
2朱晓进.从语言的角度谈新诗的评价问题[J].文学评论,1992(3):43-51. 被引量:19
-
3南帆.90年代的“学院派”批评[J].天津社会科学,1994(2):68-74. 被引量:13
-
4王富仁.“新国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J].文艺研究,2007(3):12-23. 被引量:29
-
5张桃洲.论1990年代以来大陆新诗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7(2):90-95. 被引量:3
-
6罗振亚.言语视角:一种可行的新诗阐释途径[J].文艺评论,2007(4):64-66. 被引量:1
-
7《新诗评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
8《中国新诗100年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2005年8月.
-
9《中国当代文学史及学科建设问题高级论坛论文集》.石家庄,2007年11月.
-
10韦勒克 沃沦 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M].三联书店,1984年.第236页.
二级引证文献19
-
1耿占春.当代诗歌批评:一种别样的写作[J].文艺研究,2013(4):5-12. 被引量:16
-
2朱媛.论审美活动根源意义的原始发生[J].文艺理论研究,2013(5):210-216.
-
3陈超.作为一种思想方法和写作的诗学——耿占春的诗歌理论与批评[J].创作与评论,2014(10):10-16.
-
4刘波.问题意识、批判精神与入心的当代诗学探索——关于崔修建《1978—2008:中国先锋诗歌批评研究》[J].文艺评论,2015(1):109-112.
-
5高群.跨学科视野下的修辞研究——以2013年度CSSCI来源期刊为考察对象[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53-58. 被引量:5
-
6胡丘陵.警察诗歌论[J].湖南警察学院学报,2015,27(6):83-99. 被引量:1
-
7李枫.中国文化语境中“诗人的神学”的当代研究意义[J].艺术百家,2015,31(6):98-101.
-
8陈仲义.现代诗:不同接受主体的分型“效应”——“感染”·“引致”·“阐释”[J].文艺评论,2016(7):23-37. 被引量:1
-
9李海英,邵莹莹.重构诗学与批评的乌托邦——《江汉学术》教育部名栏“现当代诗学研究”的探索之路[J].江汉学术,2019,38(3):63-67.
-
10张洁宇.“我是在新诗之中,又在新诗之外”——重评闻一多诗学观念的转变及其他[J].江汉学术,2020,39(5):50-57. 被引量:3
-
1半岛.乡党[J].青春,2009,0(4):94-94.
-
2郭振东,杨洋.趣话吉祥与吉羊[J].科学养生,1996,0(11):46-46.
-
3陈震.朴拙(外二篇)[J].福建文学,2007(10):45-52.
-
4张忌.素人[J].收获,2014(4):30-37. 被引量:2
-
5唐吟方.机云并美——朱大可朱其石兄弟[J].收藏.拍卖,2008(9):28-33.
-
6吴雨洁.太古奇岩[J].宝藏,2014(7):17-17.
-
7侯续冬.乌镇[J].东坡赤壁诗词,2011(3):28-28.
-
8徐彩云.到底该宰谁[J].文艺生活(智慧幽默),2006,0(3):47-48.
-
9徐华龙.盘古新议[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7(3):11-19. 被引量:2
-
10王佩飞.古器[J].朔方,2007,0(12):19-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