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主体的内在本质与“对象性存在”的悬搁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胡塞尔试图通过"对象性存在"的悬搁达到对象内在性本质的澄明,认为任何"对象"都无非是主体的内在本质的"意向",并且这种悬搁只有主体才能把握。主体的这种对"对象性存在"的悬搁,其目的是确认内在本质的保持。所以,我们说胡塞尔所进行的全部还原,实际上正是内在"本质"的保持,而不是对这种意指"对象"的悬搁,所悬搁的只是外在的"对象性存在"。
作者
周书俊
机构地区
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14,共6页
DongYue Tribune
关键词
对象
对象性存在
主观性
内在本质
分类号
B516.52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4
1
[德]胡塞尔.《第一哲学》(上卷),王炳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8页,第40页,第44页,第67页,第246-247页,第250页,第84页,第95页,第113页,第169-170页,第181-182页,第192页,第213页,第220页,第224-225页,第234页,第302页,第318页,第319页,第344页.
2
[英]卡尔·波普尔.《开放的社会及其敌人》(第1卷),陆衡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53页.
3
[德]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92页.
4
[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4页.
共引文献
25
1
贡华南.
论中西“移情说”之形上基础--以“感-情”与“移-情”为中心的考察[J]
.文史哲,2008(6):81-93.
被引量:4
2
李金齐.
文化理想、文化批判、文化创造与文化自觉[J]
.思想战线,2009,35(1):87-91.
被引量:15
3
蒋红.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批判理论[J]
.思想战线,2009,35(1):122-125.
被引量:4
4
张兴.
本原问题与马克思在本原思想中的变革[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2):185-189.
5
向策.
从《消费社会》看“消费社会”[J]
.文学界(理论版),2010(10):81-82.
被引量:3
6
邹广文.
人在场的本体论与马克思哲学基本视阈[J]
.学术月刊,2011,43(1):32-39.
被引量:4
7
江怡.
康德的空间概念与维特根斯坦的理解[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90-95.
被引量:3
8
路云亭.
国家道德在天灾传播程序中的显性体现——评新中国灾难传播中的意识形态干预[J]
.思想战线,2011,37(5):88-91.
9
陆杰荣,牛小侠.
西方哲学的“无限性”追求与“形而上学”存在样态[J]
.学术月刊,2013,45(4):46-51.
10
张康之.
在后工业化的背景下思考制度重建问题[J]
.学术界,2013(4):25-36.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1
1
[加]查尔斯·泰勒.《黑格尔》,P74张国清,朱进东译,译林出版社,2006年6月.
2
[美]罗伯特·皮平:《黑格尔的观念论》,陈虎平译,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10页,第11页,第11页,第11—12页,第16页,第24页,第25页,第26页,第27页,第39页,第39页,第41页,第43页,第43页,第43—44页,第44页,第45页,第46页,第46页,第47页,第48页,第50页,第51页,第51—52页.
3
[德]黑格尔:《逻辑学》上卷,杨一之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18页.
4
[美]马尔库塞:《理性和革命:黑格尔和社会理论的兴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00页.
5
[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M].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16、122、123、123、137页.
6
[德]康德 蓝公武 译.《纯粹理性批判》[M].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32页.
7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2.
8
康德著,蓝公武译.《纯粹理性批判》,商务印书馆,1997,第338页.
9
周书俊.
马克思对黑格尔二元论的克服与新世界观的创立[J]
.哲学研究,2009(2):18-24.
被引量:2
10
鲁品越.
作为整体的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基本架构[J]
.学术界,2012(1):45-55.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4
1
周书俊.
黑格尔对康德“纯粹直观”的改造[J]
.东岳论丛,2010,31(12):108-113.
2
丰帆,王博.
马克思对作为对象性存在之事物的论析[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0):29-30.
3
周书俊.
马克思的“类生活”与“人的解放”[J]
.理论建设,2016,32(1):99-105.
被引量:1
4
周书俊.
马克思"对象性存在"对其新世界观确立的意义再探讨[J]
.东岳论丛,2023(10):106-113.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吴宁,李幸霖.
马克思的“类存在”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基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J]
.云梦学刊,2023,44(1):103-110.
1
姜云.
论事物[J]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3(1):11-19.
被引量:1
2
杨晖,陈佳佳.
再论审美活动中的审美关系[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33(9):80-83.
3
张洪春.
人的定义之我见[J]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1999(5):21-22.
4
丰帆,王博.
马克思对作为对象性存在之事物的论析[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0):29-30.
5
周书俊.
马克思:“完成了的人道主义”[J]
.新视野,2009(1):81-83.
被引量:1
6
刘智华.
人类掌握世界的基本认知方式[J]
.理论与现代化,1996(10):39-40.
7
罗千荣,傅李琦.
对象性活动与真理的澄明[J]
.宜春学院学报,2013,35(4):29-33.
8
周书俊.
自我选择的客观物质性奠基——境况[J]
.宁夏党校学报,2006,8(4):69-71.
9
周书俊.
自我选择的客观物质性奠基——时间和空间[J]
.宁夏党校学报,2007,9(3):78-81.
10
周书俊.
哲学二元论及其嬗变[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3):62-66.
被引量:2
东岳论丛
2009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