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研究述评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通过对学术界关于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历史发展阶段、意识形态概念的内涵、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特征和本质等四个问题研究状况的探讨与分析,获得以下观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历史发展可划分为四个阶段;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是一个否定性概念;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特征有虚假性、无意识性和阶级性;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本质是意识形态批判。
作者
朱彦振
机构地区
南京政治学院理论一系
出处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14,共5页
Academia Bimestris
关键词
马克思
意识形态理论
意识形态批判
分类号
A811.6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7
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4264
同被引文献
76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6
参考文献
15
1
郁建兴.
意识形态:一种政治分析——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新论稿[J]
.东南学术,2002(3):4-14.
被引量:25
2
牛菲.
批判精神下否定的意识形态概念——评乔治·拉伦对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解读[J]
.哲学动态,2008(5):51-56.
被引量:1
3
宋剑.
意识形态概念的复杂性及其研究进路[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9,25(2):28-34.
被引量:11
4
杨生平.
关于意识形态概念的理解问题──兼与俞吾金等同志商榷[J]
.哲学研究,1997(9):41-46.
被引量:30
5
周民锋.
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两个来源及其两重含义[J]
.学术研究,2008(6):36-41.
被引量:8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9页.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8
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高锯等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3,12,13页.
9
张志丹.
否定性与中性之二维——马克思基本精神视域中的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解读[J]
.社会科学研究,2006(4):41-46.
被引量:1
10
姚大志.《现代意识形态理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第291-294页.
二级参考文献
127
1
郁建兴.
黑格尔的自我意识理论与实践哲学基础的真正确立[J]
.哲学研究,1999(9):35-43.
被引量:7
2
杨生平.
关于意识形态概念的理解问题──兼与俞吾金等同志商榷[J]
.哲学研究,1997(9):41-46.
被引量:30
3
侯惠勤.
弱化与强化:意识形态的当代走向与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大理论创新[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6):3-10.
被引量:28
4
黄应全.
特里·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观[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4):87-92.
被引量:5
5
宋惠昌.
意识形态:政治无意识[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2,6(4):10-15.
被引量:11
6
李汉林,渠敬东,夏传玲,陈华珊.
组织和制度变迁的社会过程——一种拟议的综合分析[J]
.中国社会科学,2005(1):94-108.
被引量:159
7
周宏.
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思想资源[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5(2):17-23.
被引量:3
8
车玉玲.
20世纪意识形态论域的三个维度[J]
.哲学动态,2002(12):24-27.
被引量:6
9
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三联书店,1987..
10
马克思 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中译本[C].人民出版社,1971版.第32~33页.
共引文献
4264
1
范文卿.
意识形态话语方阵视角下的“他者”解读——以《每日电讯报》新闻为例[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0(5):80-82.
2
方行.
清代前期江南的劳动力市场[J]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2):3-12.
被引量:10
3
胡士平,吴玲.
论哈贝马斯与马克思关于“意识形态”认识的几点分歧[J]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3):84-87.
4
张立波.
身体在实践话语中的位置[J]
.天津社会科学,2004(4):14-19.
被引量:5
5
吴克峰.
从“实事求是”到“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维历程[J]
.天津社会科学,2004(4):64-66.
被引量:2
6
李文阁.
活动、生命、意见和思维方式——我所理解的马克思哲学[J]
.学术研究,2004(7):46-52.
被引量:12
7
许斗斗.
社会:人与自然相互生成意义上的统一体——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之“社会”理论的解读[J]
.学术研究,2004(7):58-63.
被引量:6
8
谈立玲.
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研究[J]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9(1):326-333.
9
张奎良.
三维境界的合一:马克思言说的共产主义[J]
.社会科学战线,2004(4):33-39.
被引量:15
10
宋培基.
马克思“跨越设想”中的现代化思想[J]
.社会科学战线,2004(4):47-51.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76
1
石云霞.
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新变化及对策研究[J]
.思想理论教育,2009(11):12-16.
被引量:11
2
王永贵.
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意识形态交锋的基本特点[J]
.理论探讨,2006(2):13-15.
被引量:15
3
张国祚.
关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几个问题[J]
.求是,2006(10):46-48.
被引量:20
4
胡伯项,郑志发.
提高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的核心和根本——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7(3):19-23.
被引量:4
5
王永贵.
影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西方主要意识形态透视[J]
.社会科学研究,2007(1):60-64.
被引量:42
6
赵勇,陈锡喜.
开放条件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路径选择[J]
.学术论坛,2007,30(3):44-47.
被引量:7
7
王永贵.
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经验[J]
.江汉论坛,2007(8):27-31.
被引量:7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9
戴维·波普诺.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引证文献
7
1
吴丽兵.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问题”试解[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6):14-17.
被引量:3
2
吴丽兵,庆承松.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哲学解读[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1):133-135.
被引量:7
3
刘柳.
个体性与社会性:关于人的本质的讨论——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6):93-96.
被引量:6
4
李博.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边缘化危机现状及保护[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4):10-11.
5
杜珉璐.
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的理论研究[J]
.才智,2015,0(3):272-272.
6
孙松,逯朋.
改革开放40年意识形态工作核心作者研究热点及趋势——基于中国知网文献的计量分析[J]
.吉林教育,2019,0(22):3-9.
7
张楚.
《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意识形态思想的三重解读——基于哲学观变革的方法论向度[J]
.思想教育研究,2023(9):89-97.
二级引证文献
16
1
郑丽清,郑杰勋.
危难救助义务的理论支撑——基于社会学的视角[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4(2):72-80.
被引量:1
2
彭海.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蕴[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27(4):88-91.
被引量:47
3
张朝霞.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运行机制探讨[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2(3):11-14.
被引量:4
4
焦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理论基础阐释[J]
.教育与职业,2013(36):59-61.
被引量:3
5
吴继寿.
“四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途径[J]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14,16(4):5-8.
被引量:2
6
王宏,李晓军.
以大学生志愿服务为载体,构建高校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J]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3(2):1-3.
被引量:2
7
唐丽.
论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实现路径[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6(4):127-130.
被引量:2
8
王艳.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运行机制研究[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7(6):31-32.
被引量:1
9
张晓云.
埃尔斯特的方法论个人主义批判[J]
.江西社会科学,2018,38(3):30-35.
10
谢晖.
论新型权利的基础理念[J]
.法学论坛,2019,34(3):5-19.
被引量:46
1
克劳德.皮杉.
幸福在道德领域中的位置——对康德道德哲学的研究[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2(1):6-9.
2
黄和斌.
关于认知语言学哲学观的几点思考[J]
.外国语,2005,28(4):6-13.
被引量:9
3
辛向阳.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7,0(3):12-19.
被引量:2
4
吴静.
简述幼儿园环境设计的以人为本理念[J]
.建筑界,2013(18):5-5.
5
曾现锋.
在守护中创新——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的新阐释[J]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7(3):23-26.
6
赵晋全,杨治良.
前瞻记忆提取的自动加工、策略加工和控制加工[J]
.心理科学,2002,25(5):523-526.
被引量:29
7
孙毅.
两代认知科学的分水岭——体验哲学寻绎[J]
.宁夏社会科学,2012(3):115-123.
被引量:13
8
刘璐.
小议当代中国哲学的困境与复兴之路[J]
.才智,2014,0(14):245-246.
被引量:1
9
王力平.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非逻辑思维形式[J]
.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03(3):143-144.
被引量:3
10
洪谊雅.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党的纯洁性建设思想探析[J]
.教育观察,2016,5(4):136-138.
学海
200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