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回归生活世界的高校道德教育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高校道德教育实效性低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杜威、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都引导着我们:大学道德教育只有从"理性"回归到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中去,才能重新焕发其生命力。道德教育要回归生活,就要把握道德教育的生命逻辑起点,树立以生活为元基点的德育理念,创设回归生活的道德体验环境,还要打破科学化的主客体模式,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作者 杜建华
出处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4-106,共3页 Higher Education Exploration
基金 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综合改革推进计划项目"高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研究--以广东省高职院校为案例"(项目批准号200792003A)的研究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 1胡塞尔.胡塞尔选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
  • 2[美]科尔伯格.道德教育的哲学[M].魏贤超,柯森,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298.
  • 3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4.
  • 4加里宁.知性德育及其超越-现代德育困境[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17.
  • 5陶行知.生活即教育[A].中国教育改造[C].东方出版社,1996.
  • 6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 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 8鲁洁.在学习中找到通向生活的道路[N].中国教育报,2002—9-10.
  • 9苏霍姆林斯基.重建学校精神家园[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60.

共引文献44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