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教唆犯性质之检讨与从属性说之提倡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教唆犯性质之理论众说纷纭,主要有从属性说、独立性说、二重性说等观点。反观这些学说的合理性与存在基础,从属性说更为合理,它有坚实的社会基础与理论支撑,符合罪刑法定的精神与保障人权的需要。
作者
冯卫国
王东海
机构地区
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出处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47-52,共6页
Journal of Shandong Police College
关键词
教唆犯
从属性说
独立性说
二重性说
分类号
D914 [政治法律—刑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傅建平.刑法谦抑性的理论根基与价值[J]华东刑事司法评论,2003(03).
2
余淦才.
试论教唆犯的刑事责任[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7(2):62-66.
被引量:26
3
(韩)韩相敦译,(韩)李在祥.韩国刑法总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
(德)弗兰茨·冯·李斯特(FranzV.Liszt)著,徐久生.德国刑法教科书[M]法律出版社,2000.
5
马克昌.犯罪通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共引文献
25
1
白福山,蒋治清.
不同罪型视角下的教唆犯性质分析[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S2):50-53.
2
马克昌.
共同犯罪理论中若干争议问题[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8(1):16-23.
被引量:60
3
何庆仁.
我国刑法中教唆犯的两种涵义[J]
.法学研究,2004,26(5):45-57.
被引量:59
4
李虎子.
论增设教唆罪[J]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5(4):21-23.
5
毛冠楠.
我国惩治教唆犯立法的反思与重构[J]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06,21(2):79-84.
6
刘洪.
我国刑法共犯参与体系性质探讨——从统一正犯视野[J]
.政法学刊,2007,24(4):16-20.
被引量:12
7
张磊.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刑事责任研究述评[J]
.河北法学,2008,26(11):20-24.
8
李凤梅.
教唆行为:共犯行为抑或实行行为?[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1):26-32.
被引量:12
9
李英伟.
教唆犯性质新论——一个传统理论的重构[J]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5):101-104.
被引量:1
10
刘明祥.
“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之解释[J]
.法学研究,2011,33(1):139-149.
被引量:59
同被引文献
13
1
杨金彪.
刑法共犯规定对共犯从属性说的贯彻[J]
.法学论坛,2006,21(4):69-77.
被引量:19
2
西田典之.日本刑法总论[M].刘明祥,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59.
3
陈子平.刑法总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48.
4
我国《刑法》第382条第3款规定:“与前两款所列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
5
大塚仁.刑法概说(总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
张明楷.刑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860.
7
泷川幸辰.犯罪论序说[M].王泰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8
闫二鹏.共犯与身份[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144.
9
王昭武.
论共犯的最小从属性说——日本共犯从属性理论的发展与借鉴[J]
.法学,2007(11):101-109.
被引量:58
10
陈洪兵.
最小从属性说与极端从属性说批判——兼质疑王昭武先生倡导的最小从属性说[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2):81-91.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2
1
冯卫国,王东海.
教唆犯从属性说的中国式展开[J]
.法治研究,2012(4):15-20.
2
王东海.
教唆犯从属性说的中国式展开[J]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2,24(3):40-44.
1
万丽红,周兆志.
试论对教唆犯的处罚[J]
.池州学院学报,2003,20(2):106-108.
被引量:1
2
冯红.
教唆未遂的立法探析[J]
.前沿,2014(9):82-83.
3
李英伟.
教唆犯性质新论——一个传统理论的重构[J]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5):101-104.
被引量:1
4
王奎.
教唆犯问题研究[J]
.求索,2006(12):122-124.
5
戴耿喜.
教唆未遂问题研究[J]
.经济视野,2014,0(23):496-498.
6
陈庆新.
教唆犯性质之理论探讨[J]
.法制与经济(中旬),2010(1):62-63.
7
罗代国,罗杰.
论教唆犯的未遂——以二重性说解读教唆犯[J]
.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2,29(10):38-42.
8
白福山,蒋治清.
不同罪型视角下的教唆犯性质分析[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S2):50-53.
9
毛冠楠.
论我国刑法中教唆犯性质之界定[J]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6,6(4):27-31.
被引量:1
10
赵亮,游洪升,贾长森.
独立教唆犯性质的认定[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11):143-143.
被引量:1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0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