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73-374,共2页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
同被引文献261
-
1吕厚超,黄希庭.青年学生时间洞察力结构的初步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0(4):46-50. 被引量:15
-
2陈永进.未来时间透视及其与控制观关系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14(4):22-26. 被引量:9
-
3叶仁敏,KuntA.Hagtvet.成就动机的测量与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2,8(2):14-16. 被引量:419
-
4方格,冯刚,方富熹,姜涛.学前儿童对短时时距的区分及其认知策略[J].心理科学,1994,17(1):3-9. 被引量:8
-
5佟月华.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及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4,25(4):396-397. 被引量:124
-
6张志杰,黄希庭,凤四海,邓麟.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相关因素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1,24(6):649-653. 被引量:237
-
7吕厚超,黄希庭.时间洞察力的心理结构、特征及研究焦点[J].心理科学,2004,27(5):1037-1040. 被引量:18
-
8吕厚超,黄希庭.时间洞察力的理论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5,13(1):27-32. 被引量:23
-
9吕厚超,黄希庭.时间洞察力的概念及研究方法[J].心理科学,2005,28(1):166-169. 被引量:37
-
10王才康,胡中锋,刘勇.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1,7(1):37-40. 被引量:2747
引证文献16
-
1李春淼.青少年未来时间洞察力研究综述[J].心理月刊,2022(5):228-231. 被引量:2
-
2吕厚超,黄希庭.青年学生时间洞察力结构的初步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0(4):46-50. 被引量:15
-
3李祚山,尹华站.时间心理学的研究进展综述[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1(2):82-85. 被引量:8
-
4吕厚超,黄希庭.时间洞察力的心理结构、特征及研究焦点[J].心理科学,2004,27(5):1037-1040. 被引量:18
-
5吕厚超,黄希庭.时间洞察力的理论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5,13(1):27-32. 被引量:23
-
6陈永进.目标设置理论中的未来时间洞察力[J].菏泽学院学报,2005,27(2):64-67. 被引量:8
-
7吕厚超,黄希庭.大学生过去时间洞察力的理论构想[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3):16-20. 被引量:10
-
8敖玲敏,吕厚超,黄希庭.社会情绪选择理论概述[J].心理科学进展,2011,19(2):217-223. 被引量:50
-
9刘娜,傅岩.论未来时间洞察力在研究生学习目标中的价值体现[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34(7):3-4.
-
10李妍.未来时间洞察力国内研究综述[J].才智,2012,0(2):263-26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148
-
1谢华容,叶桂芳,李幸余.临床护士反刍思维与未来时间洞察力的关系研究[J].心理月刊,2024(16):41-43.
-
2李静雯,李丹丹,张大勇,邱志海,朱春燕,周玉.自知自省智力与未来时间洞察力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并行中介模型[J].心理月刊,2024(9):40-44.
-
3端旭阳,张亚静,郝孟君,张红梅.基于未来时间洞察力的团体心理辅导对高中生手机依赖问题的干预实验[J].心理月刊,2023(23):71-74.
-
4李春淼.青少年未来时间洞察力研究综述[J].心理月刊,2022(5):228-231. 被引量:2
-
5刘鹏飞,魏浠羽,康存义,王文轩,张志杰.时间心理学引入临终关怀的探索与思考[J].社区心理学研究,2023(2):124-141.
-
6胡卉宇,文吉,林珊珊,郑丽敏.未来时间洞察力与旅游意向的关系研究——以成功老龄化群体为例[J].旅游学刊,2021,36(4):31-45. 被引量:9
-
7陈斯允,卫海英,吕林祥,李清,冉雅璇.新起点思维视角下死亡威胁对消费者耐心的影响研究[J].营销科学学报,2021(2):95-113. 被引量:2
-
8吕厚超,黄希庭.时间洞察力的心理结构、特征及研究焦点[J].心理科学,2004,27(5):1037-1040. 被引量:18
-
9吕厚超,黄希庭.时间洞察力的概念及研究方法[J].心理科学,2005,28(1):166-169. 被引量:37
-
10孙圣涛,姚誉羚.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应对方式、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2):186-187. 被引量: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