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媒介时代的异化现象及其调适
被引量: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人类社会已全面进入媒介化时代。人类与媒介间的关系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扭曲,媒介异化的现象逐渐凸显,作为"工具性存在"之传播媒介反成支配与控制人类之"目的性存在"。媒介的异化与马克思对"劳动异化"之论述存在相应的一致性。克服媒介异化现象,在于人类自身平衡性地调适媒介信息和媒介技术,在于人类主体性自觉之作用。
作者
胡钦太
机构地区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9-23,共5页
Academic Research
关键词
传播媒介
异化
主体性
媒介素养
分类号
G20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306
同被引文献
69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7
参考文献
7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95、168、122.
2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3
] Lowery, Shearon A. and DeFleur Melvin L.. Milestones in Mass Communication:Media Effects [M] . Third Edition, Longman Publishers USA, 1996.
4
樊葵.媒介崇拜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5
樊葵.
论媒介崇拜[J]
.当代传播,2007(5):18-20.
被引量:22
6
异化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单向度的人》的比较研读[R].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001/1/57627.shtml.
7
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王若水.
异化──这个译名[J]
.读书,2000(7):149-153.
被引量:61
2
巴伦·李维斯 克利夫·纳斯.《媒体等同》[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3
埃里克·麦克卢汉 弗兰克·秦格龙.《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22页.
4
斯拉沃热·齐泽克 季广茂译.《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37页.
5
《经济与社会》上卷,马克斯·韦伯著,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 1997年版,第57页.
6
《淮南子·本经训》,《诸子集成》本,上海书店1986年版第7册,第116页
7
东汉·王充《论衡·骨相》
8
Melvin DeFleur and Sandra Ball-Rokeach, Theories of Mass Communication, 1989, p.297-327.
9
Lowery,Shearon A.and DeFleur Melvin L, Mileston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Media effects, Longman publishers U.S.A, 1995, p.93-111.
10
大卫·李斯曼等著,王昆,朱虹译:《孤独的人群》,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16页.
共引文献
306
1
李京丽.
“媒介化生存”的基本逻辑与危机——基于媒介与时空关系研究历史的考察与思考[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44(11):29-36.
被引量:17
2
张燕伶,卫伟.
对科学技术时代人类困境的伦理反思[J]
.开封大学学报,2004,18(4):27-29.
被引量:1
3
武爱玲.
人的全面发展及在当代中国的具体实践[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7(4):375-378.
4
杨铁黎,张建华,许松涛.
启动体育消费对扩大内需增长作用的经济学分析[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1,18(4):4-6.
被引量:10
5
司晓莉.
发展代价的必然性与偶然性诠释[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4(2):4-8.
被引量:2
6
殷正坤,葛秋萍.
生命客体化之忧[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1):8-11.
7
黄世虎,赵建梅.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机制[J]
.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7(5):93-96.
被引量:9
8
黄文杰.
马尔库塞审美哲学论纲[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1(3):10-14.
被引量:2
9
吴惟义.
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及其局限——读尤尔根·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一文[J]
.中国科技论坛,2005(3):105-107.
被引量:3
10
张运松.
科技悖论及其伦理向度[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22(3):39-41.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69
1
杜鹏,韩文婷.
互联网与老年生活:挑战与机遇[J]
.人口研究,2021,45(3):3-16.
被引量:117
2
殷昌盛.
新媒介技术条件下,培育和提升受众媒介素养路径初探[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S3):43-44.
被引量:12
3
谭世贵.
论司法独立与媒体监督[J]
.中国法学,1999(4):12-19.
被引量:103
4
田大宪.
媒介的权力及其异化[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4(6):96-101.
被引量:14
5
张一兵.
颠倒再颠倒的景观世界——德波《景观社会》的文本学解读[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6,43(1):5-17.
被引量:152
6
皮武.
工具理性主义在中国教育中的扩张及其反思[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6,21(2):72-75.
被引量:4
7
胡忠青.
人文关怀:媒介传播的核心理念[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4):34-36.
被引量:8
8
杜骏飞.
新媒介策略:“长尾”时代的双重博弈[J]
.国际新闻界,2007,29(5):65-69.
被引量:24
9
克里斯托夫·霍洛克斯.麦克卢汉与虚拟实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9.
10
传播学经验学派[DB/OL].http://baike.baidu.com/view/770485.htm.
引证文献
9
1
玉昌林,侯迎忠.
包容断连:媒介化时代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传播逻辑[J]
.新媒体与社会,2023(2):251-264.
2
王娟,孔亮.
法兰克福学派的媒介批判理论对教育传播研究的启示[J]
.电化教育研究,2011,32(7):30-34.
被引量:6
3
夏雨,程果.
我国司法报道中的异化现象及其克服[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31(1):8-11.
被引量:1
4
党明辉.
从马航失联事件看国际政治传播——基于媒介景观视角分析[J]
.新闻界,2014(10):36-41.
被引量:1
5
秦莹.
媒介技术与青年亚文化转向的价值判断及调适[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5,27(1):27-29.
被引量:1
6
夏临.
移动接收终端使用的异化现象探析[J]
.新闻界,2015(22):63-67.
被引量:5
7
李大卫.
媒介的异化——以电视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为例[J]
.西部广播电视,2018,39(14):20-21.
被引量:1
8
李海云.
知微·用微·超微——微环境下辅导员应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微能力”培养策略[J]
.教育信息技术,2015(Z1):137-140.
被引量:2
9
刘嘉伦.
浅析媒介的异化[J]
.新闻研究导刊,2016,7(11).
二级引证文献
17
1
刘微娜.
2011年我国法兰克福学派传播思想研究综述[J]
.新闻世界,2012(4):164-165.
被引量:1
2
江颜飞,陈卓瑶,王琪珊,钟会群,霍佳敏,黄俊杰.
媒介批判能力的现状及应对策略——基于广州十所高校学生的调查分析[J]
.西部广播电视,2013,34(06X):19-21.
被引量:1
3
陈子盼.
司法新闻被娱乐化困境与出路[J]
.枣庄学院学报,2015,32(1):141-144.
4
蓝刚,蒲瑶.
后现代主义语境下微传播对青年亚文化的影响[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5(4):19-23.
被引量:2
5
祖昊.
基于“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反思媒体娱乐化的危害[J]
.才智,2012(16):176-177.
6
杨红丽,高伟.
教育游戏培养小学生媒介批判能力初探[J]
.考试周刊,2016,0(22):165-166.
7
陈月.
微信健康谣言传播现象探析[J]
.新闻研究导刊,2016,7(16):316-317.
被引量:3
8
杨芳,王剑华.
批判、实践与意识形态:论雷蒙德·威廉斯的教育传播思想[J]
.嘉兴学院学报,2016,28(5):121-126.
9
安彤.
微文化视阈下班级建设研究[J]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6,33(3):12-13.
被引量:2
10
刘肖,董子铭.
失衡与制衡:国际传播运行格局的理论透视[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73-81.
被引量:5
1
马路阳.
论信息时代媒介与受众的双重异化[J]
.心事,2014,0(20):102-102.
2
杨靖.
政府机构如何实现“新闻执政”[J]
.今日海南,2009(12):32-32.
3
吕尚彬.
揭示善用、用好媒体之道——读梅文慧新著《信息发布与危机公关》[J]
.新闻前哨,2013(9):112-112.
4
杨婷,张宇.
浅析网络媒介异化现象[J]
.新闻世界,2010(7):230-231.
5
孙蕊.
从媒介异化到“媒介人化”——拟态环境下媒介异化现象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
.科技传播,2014,6(13):4-4.
被引量:5
6
刘嘉伦.
浅析媒介的异化[J]
.新闻研究导刊,2016,7(11).
7
杨玉珊.
论媒介化社会中的消费主义文化传播[J]
.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0(10):94-95.
8
凌燕,莎莎.
媒介化时代,我们如何做观众[J]
.南方电视学刊,2003(3):89-89.
9
罗以澄,詹绪武.
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与未成年人的良性互动[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6):10-12.
被引量:6
10
张军.
新闻执政能力建设与党政公共形象塑造[J]
.今传媒,2010,18(9):146-147.
被引量:1
学术研究
2009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