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酶联免疫吸附法出现假阳性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法
被引量: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酶联免疫(EILSA)是目前检验科常用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其操作简单,无须特殊设备,在国内广泛应用。同时,因为影响因素诸多,结论大多又属定性诊断,其中假阳性的出现给医疗工作带来麻烦.甚至引起医疗纠纷。所以,了解假阳性出现的原因.避免假阳性结果的产生是极其必要的。笔者经过多次的试验以及日常工作中的总结,发现了产生“假阳性”主要影响因素。并找到了解决的方法。
作者
汪德宇
机构地区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人民医院检验科
出处
《中国当代医药》
2009年第19期137-138,共2页
China Modern Medicine
关键词
酶联免疫
影响因素
解决方法
分类号
R446.61 [医药卫生—诊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72
同被引文献
57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18
参考文献
4
1
王凤玲,冯秀河,毕丽凤,刘静.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梅毒抗体假阳性产生的原因探讨[J]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1):1417-1418.
被引量:21
2
彭明喜.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梅毒抗体假阳性的原因分析[J]
.现代实用医学,2006,18(2):127-128.
被引量:51
3
于洋,周诚,祁自柏,张华远,李河民.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的质量检测[J]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3,16(2):108-109.
被引量:8
4
张卓然.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周毅.
老年梅毒螺旋体感染51例调查与分析[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4,6(5):7-9.
被引量:24
2
蒋国瑾.
ELISA法检测梅毒抗体拖带阳性现象分析[J]
.浙江实用医学,2004,9(5):375-375.
被引量:20
3
孙友岭,王荣,李涛.
无偿献血者梅毒抗体检测方法的对比研究[J]
.临床输血与检验,2005,7(1):54-55.
被引量:2
4
金容玉,周诚,苏涛,王佑春,李河民.
丙型肝炎抗体ELISA诊断试剂质控参考品的建立[J]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1994,7(1):18-22.
被引量:23
5
彭明喜.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梅毒抗体假阳性的原因分析[J]
.现代实用医学,2006,18(2):127-128.
被引量:51
6
世界卫生组织.安全血液和血液制品-HIV和其它传染病原体的筛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56-57.
7
祁自柏,周诚,谷金莲,扬振,张庶民,凌世淦,张贺秋,王国华,宋晓国,陈琨,李河民.
丙型肝炎国产诊断试剂与第三代进口试剂的临床比较研究[J]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8,21(6):348-351.
被引量:33
8
于洋,祁自柏,周诚,谷金莲,杨振,张庶民,张华远,李河民.
国产抗HCV酶联免疫诊断试剂质量分析[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1,2(3):168-170.
被引量:19
9
周诚,祁自柏,谷金莲,张庶民,杨振,于洋,张华远,李河民.
抗HCV国家参考品的研制[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2,3(1):8-11.
被引量:13
10
阮乐幸.
TP-ELISA用于血清梅毒筛查的可行性评价[J]
.中国输血杂志,2002,15(6):413-413.
被引量:18
共引文献
72
1
王蕊.
ELISA检测梅毒抗体假阳性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J]
.名医,2020(8):142-143.
2
康淑霞,朱安友,王凤超,张伦军,巨年季.
ELISA法筛查联合TRUST、TPPA在梅毒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实用全科医学,2007,5(6):545-546.
被引量:26
3
王凤玲,冯秀河,毕丽凤,刘静.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梅毒抗体假阳性产生的原因探讨[J]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1):1417-1418.
被引量:21
4
石新云,吴白平.
12290例肿瘤患者梅毒血清学试验检测及结果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2008,15(1):225-226.
被引量:8
5
于丽君,甘新宇,黄菲.
ELISA检测梅毒抗体假阳性产生的原因分析[J]
.西南国防医药,2008,18(5):773-774.
被引量:7
6
王柳溪.
TP-ELISA法检测老年人梅毒抗体易产生假阳性原因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9):1085-1086.
被引量:23
7
韩振格,乔伟振,张敏,孙艳雯,董晨,孟继鸿.
丙型肝炎病毒不同编码区His融合抗原的表达与纯化[J]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7(6):424-428.
8
王吉,卫礼,肖镜,马丽颖,邢瑞昌,贺争鸣.
血清灭活法对消除ELISA假阳性结果的比较研究[J]
.实验动物科学,2008,25(5):59-61.
被引量:2
9
王吉,卫礼,巩薇,付瑞,肖镜,马丽颖,邢瑞昌,贺争鸣.
2003-2007年我国实验小鼠病毒抗体检测结果与分析[J]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2008,28(6):394-396.
被引量:14
10
周武杰,王守芳.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梅毒抗体假阳性产生的原因分析[J]
.中外医疗,2008,27(36):164-164.
被引量:12
同被引文献
57
1
刘晓庚.
储粮中真菌毒素及其防控[J]
.粮食与油脂,2008,21(8):37-41.
被引量:14
2
赵江燕,毛焱,桑叶,钱厚明,李春梅.
两步法及中和试验在HBsAg检测中的应用[J]
.临床输血与检验,2004,6(3):199-200.
被引量:17
3
王支兰.
ELISA试验的质量控制[J]
.现代预防医学,2004,31(1):148-148.
被引量:8
4
高丹,李丁,董雪,吴旭,黄智,安静,刘鸿梅.
ELISA法检测HIV抗体需注意的问题[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5,15(1):115-115.
被引量:8
5
徐晓云,王凤安,赵红军,张新芳.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胃癌血清中P53抗体的临床意义[J]
.临床荟萃,2006,21(2):110-111.
被引量:4
6
彭明喜.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梅毒抗体假阳性的原因分析[J]
.现代实用医学,2006,18(2):127-128.
被引量:51
7
陈远林,秦立新,张仁生.
抗-HIV初筛试验阳性结果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2006,13(2):284-286.
被引量:9
8
匡科,董玉莲,董丽华.
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及其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J]
.广州化工,2006,34(6):36-37.
被引量:3
9
蒋艺勤.
酶免法检测HBeAg假阳性原因分析[J]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6,28(4):181-182.
被引量:6
10
王凤玲,冯秀河,毕丽凤,刘静.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梅毒抗体假阳性产生的原因探讨[J]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1):1417-1418.
被引量:21
引证文献
10
1
彭宽,李俊明,鞠北华.
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条件的优化[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5):582-583.
被引量:1
2
敖继红,王四利,朱小燕.
血液学检验课程的教学体会[J]
.实验与检验医学,2013,31(4):374-375.
被引量:5
3
曾婀娜,李锡兰.
对血液筛查单试剂阳性献血者保留献血资格的探讨[J]
.实验与检验医学,2013,31(4):386-387.
被引量:7
4
何文英,彭宽,鞠北华.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ELISA法检测条件的优化[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12):1618-1619.
被引量:1
5
何文英,彭宽.
乙型肝炎两对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条件的优化及实验研究[J]
.实用医技杂志,2015,22(5):465-467.
6
张晓军,张敏,厉吉霞.
4项血筛试剂单阳性献血者跟踪检测与处置策略[J]
.临床输血与检验,2015,17(5):425-427.
7
刘玉强.
ELISA法试剂灰区或单试剂阳性献血者追踪调查研究[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A02):274-275.
被引量:1
8
黄润华,杨宗伦.
血液筛查单试剂阳性献血者可追溯性探讨[J]
.中国输血杂志,2017,30(10):1192-1193.
9
任可芸,于春蕾,杨青青.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花生中黄曲霉毒素B_(1)的影响因素分析[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37(3):73-78.
被引量:3
10
吴香华.
ELISA法测梅毒抗体假阳性原因分析及对策[J]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2012,0(11):4922-4923.
二级引证文献
18
1
曾麟,李爱莲.
322例HIV抗体筛查阳性标本结果分析[J]
.中国医药科学,2013,3(6):163-164.
2
张晓丽,潘静,司维柯,杨忠.
多渠道网络教学在《临床血液学检验》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20):2852-2853.
被引量:11
3
徐春,赵华英,郑贺鸣.
捐献血小板后献血者血细胞计数的变化[J]
.实验与检验医学,2014,32(6):773-774.
被引量:2
4
陈双,赵辉,张正昊.
细胞形态学的实验教学体会[J]
.继续医学教育,2015,29(9):57-58.
被引量:4
5
范雪娇,沈菁,蔡鹏威,张建舫,徐如梅,陈发林,黄毅,伍严安.
乙肝标志物ELISA检测不同方法的比较研究[J]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6,23(1):78-82.
被引量:12
6
聂湘辉.
无偿献血人群HIV初筛反应性样本的确认结果分析[J]
.实验与检验医学,2016,34(2):244-245.
被引量:1
7
林江.
检验系四年制学生“临床血液学检验”课程形态学教学方法探讨[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38(5):714-715.
被引量:14
8
黄润华,杨宗伦.
血液筛查单试剂阳性献血者可追溯性探讨[J]
.中国输血杂志,2017,30(10):1192-1193.
9
张巧琳,王露楠,谢晓艳,尹丹,魏兰,葛红卫,韩卫,潘彤,方建华,释艳华,魏超,李维.
ELISA试剂检测HBsAg不合格标本的假阳性率调查[J]
.中国输血杂志,2018,31(2):110-113.
被引量:12
10
郭俊文.
多次捐献机采血小板对献血者血细胞计数变化分析[J]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7,27(6):36-38.
被引量:1
1
王开正,陈宏础.
消化道出血标志物及其免疫学检测方法[J]
.医学检验进修杂志,1996,3(3):99-100.
2
王凤玲,冯秀河,毕丽凤,刘静.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梅毒抗体假阳性产生的原因探讨[J]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1):1417-1418.
被引量:21
3
张小宁,余妍,王菁,程晓东,彭道荣.
Hcy、ACA、FA联合检测在预测脑梗死发生中的临床价值[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10(19):3650-3653.
被引量:5
4
张化涛,段延安.
影响酶联免疫检测因素的分析[J]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0):3708-3708.
被引量:2
5
朱玉琨,张桂芳,袁培兰,代莹,杨龙九.
一步法检测HBsAg假阴性结果的探讨[J]
.西南国防医药,1996,6(4):227-227.
6
王庆,王德文,余霖,梁兵.
东莞市无偿献血者抗-HIV检测结果分析[J]
.广东医学院学报,2014,32(2):203-205.
被引量:5
7
吴殿磊,徐光华,郭贤利.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免疫学检测方法发展现状[J]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6,4(1):5-6.
被引量:2
8
林昭春,罗汉超.
酶联免疫吸附法在SLE血清学诊断方面的应用[J]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89,15(2):81-84.
被引量:3
9
车文英,谭延国.
不同检测系统测定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检测灵敏度的探讨[J]
.中外医学研究,2009,7(8):20-21.
被引量:3
10
张玢,韩小亚,杨宇奇.
EILSA法和RTFQ—PCR技术在小儿巨细胞病毒检测中的应用比较[J]
.常州实用医学,2010,26(2):100-102.
中国当代医药
2009年 第1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