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吴鞠通温病下法运用原则与策略
被引量:
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中医界众所周知,清代著名温病学家吴鞠通善用下法治疗温病。在他的传世之作《温病条辨》中,不仅沿用了张仲景《伤寒论》的攻下之剂三承气汤(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而且还组创了增液承气汤、新加黄龙汤、宣白承气汤、牛黄承气汤、导赤承气汤、护胃承气汤等一系列下法方剂,
作者
李刘坤
机构地区
北京中医药大学温病教研室
出处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729-732,共4页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吴鞠通
温病
下法
分类号
R254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77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7
参考文献
2
1
成都中医学院.伤寒论释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61—62.
2
宋乃光.温病八大名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
共引文献
10
1
陈文姬,陈文垲.
200例抑郁症患者舌象研究[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2(1):16-17.
被引量:7
2
石宝山,简文政.
苓桂术甘汤治疗痰饮证验案四则[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29(4):29-30.
3
赵致镛,李建才.
再议茯苓四逆汤证[J]
.四川中医,2006,24(12):35-36.
被引量:1
4
农子彪.
苓桂术甘汤配合针灸治疗痰饮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临床新医学,2010,3(11):1125-1127.
5
杨凤珍,王健,邹雯.
艾滋病中医发病与病机演变、辨治思路及原则的探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0,16(11):993-993.
被引量:12
6
郑秀丽,尚亚楠,王政,冯全生.
对湿热类慢性乙型肝炎辨证中问题的探讨[J]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8):1992-1994.
被引量:5
7
张玥.
吴有性《温疫论》下法初探[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10):159-160.
被引量:3
8
康凤河.
吴鞠通温病治疗中的体质辨治[J]
.吉林中医药,2013,33(7):654-656.
9
夏庭伟,杨越,郭静.
探析叶天士斑疹辨治思想[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21(9):1076-1077.
被引量:5
10
韩永刚.
论“治外感如将”[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16(2):24-29.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77
1
陈章生,兰智慧,丁雨红.
薏苡附子败酱散新用[J]
.辽宁中医杂志,2010,37(S1):183-184.
被引量:7
2
孙维斌.
下法在临证中的意义及应用探析[J]
.中医药学刊,2004,22(8):1556-1557.
被引量:11
3
钟建,沈庆法.
慢性肾功能衰竭湿热证形成机制探讨[J]
.中医杂志,2005,46(6):403-405.
被引量:2
4
彭玉珍.
浅谈更年期综合征的中医治疗[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5,7(8):53-54.
被引量:2
5
吕建民.
泻下法治疗肺部疾病[J]
.新中医,2007,39(2):89-90.
被引量:9
6
胡建芳,汪峰,尤劲松,黄培新.
通腑法在中风急性期的应用[J]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3):375-377.
被引量:7
7
冯丽丽,张爱平.
古方导赤散方义探讨[J]
.承德医学院学报,2007,24(4):389-389.
被引量:4
8
刘宏艳,韩娟,肖照岑(指导).
《温病条辨》方剂加减变化探讨[J]
.山西中医,2007,23(6):53-54.
被引量:1
9
朱善勇,龚婕宁.
温病下法探析[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9,26(2):11-13.
被引量:3
10
贾晓鑫,毛娅,杨仁旭.
《温病条辨》中白虎汤类方的应用[J]
.甘肃中医,2009,22(8):14-15.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6
1
李瑞娟,王燕.
泻法临床应用体会[J]
.中医研究,2012,25(2):44-46.
被引量:1
2
朱为坤.
温病下法特点及其源流探析[J]
.光明中医,2017,32(1):14-17.
被引量:8
3
闫彦峰,漆文霞,刘凯.
温病下法的研究进展[J]
.湖南中医杂志,2019,35(11):176-178.
被引量:7
4
白彦铭,梁爽,周波,朱妍妍,郝振华.
《温病条辨》对经方的继承与拓展[J]
.中国中医急症,2023,32(3):513-515.
5
殷宏振,李敏,李凌菀,麻春杰.
苦甘化阴法的理论与实践应用探讨[J]
.四川中医,2023,41(8):56-60.
被引量:1
6
时潇,王丽娜,徐伟,毕玉,苏娇,胡建鹏.
新安医家王乐匋运用附子治疗外感热病的特色与临证经验[J]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4,47(1):85-88.
二级引证文献
17
1
孙灵通.
试论人体之气的“开合出入聚散化”[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4,37(5):52-55.
被引量:2
2
尹诺男,王萌,孟博博,周永学.
温病通下法的理论探讨[J]
.河北中医,2019,41(1):136-139.
被引量:2
3
闫彦峰,漆文霞,刘凯.
温病下法的研究进展[J]
.湖南中医杂志,2019,35(11):176-178.
被引量:7
4
张文,方邦江,王岗,陈振翼,叶苗青,邓冬,贾丽阳,汪翔.
“从肠论治”脓毒症截断扭转防治策略的理论与实践[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40(1):102-105.
被引量:13
5
包兆含,张文,邬鑫鑫,屈瑶,郭全,曹敏,方邦江(指导).
“截断扭转-扶正固本”法治疗疫病思想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的启示[J]
.中国中医急症,2020,29(8):1320-1322.
被引量:19
6
宋瑞芳.
《内经》关于便秘的认识[J]
.现代中医药,2021,41(1):106-110.
被引量:16
7
张文星,王荣.
基于肺肠同治理论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1,23(1):63-66.
被引量:5
8
贺琪珺,张倩,何舒仪,符强,关枫,贺福元.
承气汤类方群的研究进展及其复方制剂创制探讨[J]
.时珍国医国药,2021,32(6):1452-1456.
被引量:4
9
张楚楚,张华敏,李宗友,佟琳,李斌,刘思鸿,董燕,李莎莎,张伟娜,李兵.
基于温病古籍的寒疫辨治规律分析[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1,23(7):2473-2479.
被引量:2
10
孔展,曹瑛.
朱增籍《疫证治例》论治疫病特色探析[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24(4):140-143.
1
徐建瑞,白振军,李安祥.
从“五承气汤”析吴鞠通攻下理论[J]
.河南中医,2011,31(7):729-730.
被引量:8
2
李国平,刘香云,张淑贤.
试论吴鞠通对下法的贡献[J]
.中医药学报,1993,21(6):8-10.
3
郭永洁,胡静.
承气汤类方的临床应用[J]
.江苏中医药,2008,40(3):8-8.
被引量:2
4
宋乃光.
《温病条辨》阳明温病下之不通五方之论[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4):679-680.
被引量:4
5
李玉婷,陈嘉.
《温病条辨》五承气汤证治探讨[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5):215-215.
被引量:3
6
王艳阳.
《温病条辨》下法探析[J]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4):479-479.
7
胡健.
下法在内科急症中的应用[J]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3):383-383.
被引量:1
8
陈鹏,谢勇,齐维,曾征伦,葛文华,皮立宏,吴智兵.
论温病学对《伤寒论》下法的传承与发展[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3(5):733-735.
被引量:10
9
赵军,贾德蓉.
以增液汤类方为例探究《温病条辨》中护阴思想[J]
.中医药通报,2016,15(1):36-37.
被引量:6
10
袁云成.
浅析消渴便秘辨治[J]
.吉林中医药,2001,21(2):1-2.
被引量:2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