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区域高职院校校际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
2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高职院校校际合作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进一步推动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但目前我国校际合作大多见诸于本科院校,高职院校之间尤其是区域高职院校之间开展校际合作的成功案例并不多见。笔者从校际合作的目标、机制和内容探讨区域高职院校校际合作的模式问题。
作者
丁金昌
机构地区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6-67,共2页
China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校际合作
战略联盟
分类号
G718.5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G647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76
同被引文献
107
引证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62
参考文献
3
1
董志惠,沈红.
论中国大学战略联盟[J]
.教育发展研究,2006,26(3):48-50.
被引量:43
2
朱剑.
美国的五校联盟探析[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6(2):58-60.
被引量:12
3
柯森.
高校校际合作办学促进论[J]
.高教探索,2002(3):77-78.
被引量:26
二级参考文献
20
1
柯森.
90年代以来美国高等教育的主要改革及其启示[J]
.高教探索,1997(2):69-72.
被引量:8
2
[1]Frankin Paterson.college in sonsort .Jossey-bass,inc.publishers,1974,P6.
3
[2]http://www.hampshire.edu/cms/index.php?id=127,2005-09-07.
4
[3]http://www.carnegiefoundation.org/Classification/CIHE2000/PartIfiles/partI.htm,2005-09-08.
5
[4]http://www.amherst.edu/
6
[5]http://www.mtholyoke.edu/
7
[6]http://www.smith.edu/
8
[7]http://www.hampshire.edu/
9
[8]http://www.umass.edu/
10
[9][10]http://www.fivecolleges.edu/
共引文献
76
1
魏顺平,魏芳芳,宋丽哲.
基于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的高职院校校际合作结构与特点分析[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37(17):31-40.
被引量:5
2
芦文慧.
论高校校际合作[J]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1(6):71-73.
被引量:5
3
刘薇.
中国C9与美国CIC大学联盟之比较分析[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7):86-88.
被引量:6
4
凌健,陶建芬.
协同创新视角下高校联盟发展模式研究[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2):138-142.
被引量:9
5
刘锐,孙武.
教育联盟: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J]
.理论界,2005(9):123-124.
被引量:21
6
董志惠,沈红.
论中国大学战略联盟[J]
.教育发展研究,2006,26(3):48-50.
被引量:43
7
吴伟伟.
中美高校校际合作办学比较研究——以上海西南片联合办学和美国克莱蒙特学院联合体为例[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6(6):63-66.
被引量:10
8
湛俊三,张传萍.
地方高校办学经费短缺问题的分析与战略思考[J]
.湖北社会科学,2007(4):160-162.
被引量:6
9
刘锐.
从资源理论探讨中国高校的教育联盟成因及形式[J]
.理论界,2007(5):127-128.
被引量:4
10
白波,张钦凤,李伟.
学分互认制度促进地方高等学校合作办学的研究[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6):43-44.
被引量:14
同被引文献
107
1
高滨鹤.
学校与家庭合作育人的现状分析与评估[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8(3):32-33.
被引量:7
2
蒋芝英.
试论高职教育的区域化发展[J]
.职业技术教育,2004,25(13):19-21.
被引量:5
3
黄旭.
论高职共享型实训基地的建设[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20(21):18-19.
被引量:53
4
薛培军,李宗泉.
论高职院校校际战略联盟[J]
.教育发展研究,2005,25(4):86-88.
被引量:8
5
王祖浩,袁孝凤,王婧.
基于校际网络协同学习平台的资源整合研究[J]
.上海教育科研,2006(11):91-92.
被引量:2
6
陈凤先,夏训峰.
浅析“产业共生”[J]
.工业技术经济,2007,26(1):54-56.
被引量:14
7
邓重一.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混沌观探析[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5(4):55-57.
被引量:7
8
朱振岳.杭州37所高校将全面实行教师互聘[N].中国教育报.2007-11-23.
9
江苏省教育厅: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提升高等教育发展水平.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lousiness/htmlfiles/moe,s6338,201203,132572.html.
10
崔允绑.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引证文献
22
1
魏顺平,魏芳芳,宋丽哲.
基于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的高职院校校际合作结构与特点分析[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37(17):31-40.
被引量:5
2
虎保成.
对区域高职院校校际合作共促发展的思考[J]
.广西教育,2011(36):60-61.
被引量:4
3
吴兴富.
构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合作育人平台探索——以江苏省为例[J]
.职教论坛,2012,28(27):20-24.
被引量:2
4
张春平.
高等职业教育园区集群发展的实践与探索——以常州高职教育园区集群发展为例[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0(12):124-126.
被引量:3
5
王勇.
对共生理论视角下构建文秘专业校际合作机制的思考[J]
.秘书之友,2013(10):40-42.
被引量:1
6
高杰欣,张淼,卢锐.
教育信息化建设校际合作理论框架与个案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14,35(3):28-32.
被引量:3
7
刘丽红.
高职院校师生对校际合作育人认识的调查分析[J]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1):50-53.
被引量:3
8
杨熊炎,龚剑.
基于协同创新视角的设计工作室模式研究[J]
.轻工科技,2014,30(4):131-132.
被引量:2
9
季宁东,薛彩萍,张徐宁,徐迎冬,尹泽武,唐金凤.
“校企—校校”合作建设《人体生理功能》课程的研究与实践[J]
.江苏教育研究(职教)(C版),2014,0(11):30-32.
10
许名勇,龚勋.
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以长沙职教基地为例[J]
.职教论坛,2015,31(2):88-91.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
62
1
陈正华,马倩.
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河北省高职教育的机遇与挑战[J]
.教育学术月刊,2021(2):41-47.
被引量:2
2
李子云,宋佑川.
基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高职教学质量内部监控体系的构建——以武汉城市职业学院个案研究为例[J]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3(5):6-11.
被引量:2
3
吴兴富.
构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合作育人平台探索——以江苏省为例[J]
.职教论坛,2012,28(27):20-24.
被引量:2
4
李宏.
高职院校协同创新三个层次的实践论——以广州铁路职业学院为例[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34(9):26-30.
被引量:1
5
董文明.
高职院校协同创新的困境与路径[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34(9):39-44.
被引量:6
6
闫志利,侯小雨,辛夏夏.
京津冀区域高等职业院校一体化布局研究[J]
.职业教育研究,2018(11):13-17.
被引量:2
7
邓桂玲.
校企合作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J]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2):58-60.
被引量:2
8
邹莹.
构建现代服务业专业群背景下的商务英语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综合体——以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科技风,2015(8):260-260.
被引量:1
9
杨文芳,张敏.
物流专业中高职衔接的课程设计[J]
.物流技术,2015,34(24):219-221.
被引量:3
10
刘哲军.
“工作室化”教学模式研究——以铜工艺品设计与制作专业为例[J]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0(1):112-114.
被引量:3
1
阳征保,肖淑葵.
略论区域高职院校间校校合作办学的意义[J]
.经济师,2006(2):110-110.
被引量:9
2
孙杰.
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策略探究[J]
.机械职业教育,2013(7):14-16.
被引量:2
3
虎保成.
对区域高职院校校际合作共促发展的思考[J]
.广西教育,2011(36):60-61.
被引量:4
4
陆颖,祝西莹.
区域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共享问题研究[J]
.价值工程,2011,30(8):295-296.
被引量:6
5
阳征保,肖淑葵.
论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后区域高职院校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
.经济师,2006(1):97-98.
6
赵海峰.
论区域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共同体的建设[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6(15):71-73.
7
张大伟,冉磊.
区域高职院校专业协同创新的问题与策略[J]
.江苏教育研究(职教)(C版),2015,0(9):68-71.
被引量:3
8
胡正堂.
民办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
.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11):282-283.
9
阳征保,肖淑葵.
论区域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J]
.职业教育研究,2006(5):23-24.
10
谭晓兰.
高职院校ASP.NET课程实训内容探讨与确定[J]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1(1):106-107.
被引量:1
中国高教研究
201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