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10,共6页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参考文献1
-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9页.
共引文献699
-
1李玲芬.高教过程中学生的自由发展与全面发展[J].菏泽学院学报,2003,26(1):80-84.
-
2路日亮.社会发展的价值尺度刍议[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100-103.
-
3徐福来.“积极自由”与“自由个性”——柏林对马克思“自由”概念的误读[J].浙江学刊,2007(5):121-126. 被引量:2
-
4王福民.论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特质[J].东南学术,2007(5):4-11. 被引量:2
-
5吴恩远.十月革命与俄国现代化进程——兼评当前十月革命研究中的争论[J].历史研究,2007(5):22-34. 被引量:15
-
6赵士国.沙皇制度的崩溃与列宁的选择[J].历史研究,2007(5):35-48. 被引量:1
-
7周嘉昕.界限、对抗、行动:齐泽克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7,44(5):21-26. 被引量:2
-
8张曙光.哲学的命运与思想者的责任——关于马克思哲学观的重新考察与反思[J].学术月刊,2007,39(10):25-33. 被引量:4
-
9胡军良.朝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实本身——再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理依据、基本路径与研究走向[J].浙江社会科学,2007(6):3-9. 被引量:9
-
10卢大器,陶晓婷.全球化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0):134-135.
同被引文献323
-
1梁卓.武装冲突中人道主义援助的国家同意问题:解释争议、发展动向及其启示[J].国际法研究,2021(1):72-89. 被引量:1
-
2徐长福.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的理论特质[J].学习与探索,2006(4):32-37. 被引量:14
-
3赵秉志.毛泽东死刑思想研究[J].法学家,2001(4):15-21. 被引量:7
-
4赵卫东.现代师生关系伦理:在传统和现实中寻觅[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0(1):1-3. 被引量:2
-
5贺建平.检视西方媒介权力研究——兼论布尔迪厄权力论[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2,4(3):64-71. 被引量:14
-
6曾枝盛.“后马克思主义”的定义域[J].学术研究,2004(7):53-57. 被引量:22
-
7黄甫全.新中国课程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教育研究,1999,20(12):21-28. 被引量:48
-
8卢之超.80年代那场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争论[J].当代中国史研究,1999,6(4):19-35. 被引量:13
-
9郑成良,杨云彪.关于正当程序的合法性与合理性思考──兼及中国宪政制度的反思[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9,5(3):7-14. 被引量:13
-
10张一兵.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文本结构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1999(4):10-15. 被引量:16
引证文献31
-
1李子帆.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学术思想关系的演进历程——基于从《手稿》到《形态》的文本学考察[J].马克思主义学刊,2022(3):52-88.
-
2董元麟.人道主义思想溯源——从文艺复兴到“感性的转向”[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11,32(4):159-167. 被引量:1
-
3董学文.“实践存在论美学”的哲学基础问题[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8(2):9-17. 被引量:2
-
4董学文.马克思主义美学与人本主义问题——兼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马克思美学思想的分期[J].武陵学刊,2010,35(3):1-7. 被引量:2
-
5董学文.“实践存在论”美学的哲学基础问题[J].汉语言文学研究,2010,1(2):20-28. 被引量:1
-
6董学文.人本主义与马克思美学思想的分期[J].高校理论战线,2010(7):29-33.
-
7董学文.“实践存在论美学”与哲学人本主义[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9(3):7-11. 被引量:4
-
8董学文.美学研究不应该回到人本主义老路——对朱立元“实践存在论美学”的再批评[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0(4):11-17. 被引量:5
-
9董学文,陈诚.谁在制造美学上“两个马克思”的新神话?——与朱立元、张瑜同志商榷[J].社会科学战线,2011(2):143-150. 被引量:1
-
10董学文.“实践存在论美学”与哲学人本主义[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0(2):7-11.
二级引证文献110
-
1张晓洁,杨莉,安富海.从“构成”到“生成”:“双减”政策实施的生成论证成与路向[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1):88-93. 被引量:3
-
2黄明亮,赵敏,何晋铭.中学师生冲突强度、应对方式、功能的现实样态与管理策略——基于2841名中学生的实证调查[J].上海教育科研,2021(1):43-48. 被引量:3
-
3杨春福.新时代中国人权事业的创新发展[J].法制与社会发展,2021(3):55-70. 被引量:10
-
4房婉萍.我国研究生教育中师生关系的异化及其重构——基于学术资本主义理论的分析[J].煤炭高等教育,2020(3):54-58. 被引量:2
-
5张燕,孟凡丽.知识接受与意义建构交互融合:走向深入的学习参与及其实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43(1):53-58. 被引量:5
-
6李润发,林思敏,杨美玲,王贤濠.基于生成论的市场营销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讨[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5):4-7. 被引量:1
-
7邓群刚.研究生培养中师生关系研究现状述评[J].高校社科动态,2020(1):17-22.
-
8张琼,张广君.走向“关系本体论”——对话教学的基础重构与应然取向[J].高等教育研究,2015,36(7):75-80. 被引量:10
-
9曾军.文学理论的学术突围与创新努力——2010年度文艺学学术热点扫描[J].社会科学,2011(1):185-192.
-
10朱立元.马克思初步形成唯物史观的关节点——重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札记[J].社会科学战线,2011(6):212-222. 被引量:3
-
1卜红双.马克思恩格斯对“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批判[J].科学社会主义,2008(2):128-129.
-
2陈晋南.马克思早期人道主义历史观及其扬弃[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9,29(1):40-42.
-
3王冰,迟斌.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与人道主义历史观的根本区别[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3,26(3):236-237.
-
4孙红英.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和异化概念及其演变[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1):11-14.
-
5蒋照辉.我国银行业不良资产证券化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再探讨[J].上海金融,2015(11):55-58. 被引量:21
-
6胡乔木.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J].科学社会主义,1984(1):5-31. 被引量:22
-
7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国库处课题组,刘书文,陈斯瀚,潘书兰.我国财政转移支付问题研究[J].武汉金融,2014(11):38-40. 被引量:2
-
8刘建强,Nan(摄影).华涌:一个画家的金融危机[J].中国企业家,2009(23):168-170.
-
9黄丹.银行理财业务发展中的“异化问题”及法律对策[J].环球人文地理,2014,0(5X):88-89.
-
10张修远,左进兴.从管理到服务——浅析税收管理理念的转变[J].现代商业,2013(12):188-1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