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曲径通幽”:语文知识教学的方法论诉求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曲径通幽"是语文知识教学的方法论诉求。教师通过对语文教材的沿用、加工、改编与增删,与学生的对话性交互作用,帮助学生实现对语文知识的合理性选择、创造性转化和多元化理解,并为语文教学过程增添吸引力与趣味性。"曲径通幽"的实质是为了追求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活性化"。"曲径通幽"的特征主要有遮蔽性、过程性、探究性与审美性,其意义包括对直传知识教学方法的否定与超越,崇尚理性与彰显游戏性。"曲径通幽"的操作程序包括自我凸显、蓄势作意、劲举力张和长善救失四个步骤。
出处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80-84,共5页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58

  • 1英伽登.《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陈燕谷、未晓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
  • 2《试析伽达默尔的“审美无区分”思想的理论意义》,载洪汉鼎,傅永军主编.《中国诠释学》第3辑,2006年,第148-170页.
  • 3J.格朗丹.《哲学解释学导论》,耶鲁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24页.
  • 4汉斯·罗伯特·耀斯.《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顾建光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第14-15、16-17、36、39页.
  • 5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第172页.
  • 6海德格尔.《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第33页.
  • 7伽达默尔.《美的现实性》,张志扬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第105页.
  • 8Michael Inwood, A Heidegger Dictionary, 1999, Malden Massachusetts, p. 50.
  • 9沃尔夫冈·伊瑟尔.《阅读活动:审美反应理论》,金元浦、周宁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148页.
  • 10特里·伊格尔顿.《现象学,阐释学,接受理论》,王逢振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77页.

共引文献68

同被引文献3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