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从文化现象到文化产业还有多远的距离?
被引量:1
出处
《蚕桑茶叶通讯》
2010年第1期21-22,共2页
Newsletter of Sericulture and Tea
参考文献5
-
1陈庆德.文化产品的性质初探[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60-70. 被引量:7
-
2丁以寿.中华茶艺概念诠释[J].农业考古,2002(2):139-144. 被引量:11
-
3舒曼,项春霞,王玲,陈一珉.竞争环境与茶文化产业的发展[J].农业考古,2005(4):6-9. 被引量:3
-
4关剑平.从文化理论看茶文化研究属性——兼论茶学与茶文化的关系[J].茶叶科学,2008,28(5):386-390. 被引量:9
-
5龚永新.略论新时期茶文化产业化趋势——由以虚为主向以实为主的茶文化产业发展[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8(2):61-63. 被引量:14
二级参考文献20
-
1丁以寿.中国茶道发展史纲要[J].农业考古,1999(4):20-25. 被引量:5
-
2白志刚.关于发展文化产业的理论性探讨[J].城市问题,1998(1):40-43. 被引量:7
-
3龚永新,张曙光,蔡烈伟.三峡茶文化产业建设的研究报告[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2-15. 被引量:22
-
4陆尧.整合资源优势 搞好奥运茶艺[J].中国茶叶,2005,27(4):24-25. 被引量:2
-
5[7][美]赫舍尔.人是谁.[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23
-
6[1][法]皮埃尔·布迪厄.实践感[M].蒋梓骅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3.
-
7[2]汪辉,等.文化与公共性[M].北京:三联书店,2005.
-
8[3][英]吉姆·麦克盖根.文化民粹主义[M].桂万先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
9[7][英]E·霍布斯鲍姆,等.传统的发明[M].顾杭,等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4.
-
10[8][法]米歇尔·福柯.性经验史[M].余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共引文献39
-
1覃红燕,施兆鹏.茶艺表演研究述评[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4):98-100. 被引量:7
-
2冯会,郭雅玲.现代茶艺馆的发展及其对茶文化的意义[J].福建茶叶,2007,30(3):44-45. 被引量:6
-
3龚永新.从宜昌居民消费特点谈茶文化产业的主动适应[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9(6):83-85. 被引量:1
-
4罗庆芳.用文化的力量促进茶叶经济的发展[J].农业考古,2007(5):18-20. 被引量:2
-
5陶祎珺.文化产业化浪潮下档案编研中的“供求关系”[J].山西档案,2008(1):31-33.
-
6曹端波.乡村旅游与乡村发展——从文化经济学考察乡村经济发展[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6):88-92. 被引量:4
-
7曹端波.商品的文化价值及文化产业[J].经济研究导刊,2008(15):173-174.
-
8龚永新.中国茶文化产业的产业论证[J].中国茶叶加工,2008(4):46-48. 被引量:4
-
9关剑平.茶文化专业学科建设的现状与出路[J].农业考古,2010(5):7-10. 被引量:3
-
10刘伟华.基于岗位能力要求的高职茶文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以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农业考古,2011(5):52-56.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14
-
1景庆虹.论中国茶文化海外传播[J].国际新闻界,2012,34(12):69-75. 被引量:56
-
2刘博文.中国茶文化门户网站的文化分析[J].科教文汇,2015(21):165-166. 被引量:3
-
3龚雪燕.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茶文化探析[J].福建茶叶,2016,38(7):352-353. 被引量:1
-
4朱计峰.中国茶文化在西方英语国家的传播研究[J].福建茶叶,2016,38(8):315-316. 被引量:1
-
5张澎.基于现代茶室设计的视觉整合分析[J].美与时代(创意)(上),2016(12):68-70.
-
6祝明慧,张莉敏.基于物联网模式下计算机网络平台的设计——以茶文化推广为例[J].福建茶叶,2017,39(1):5-6. 被引量:6
-
7张冕,翟菲.浅析茶文化在网络媒体下的推行[J].福建茶叶,2017,39(1):400-401. 被引量:2
-
8房健,张永利.网络时代中国茶文化的对外传播[J].福建茶叶,2017,39(2):316-317. 被引量:8
-
9贺海霞.新媒体在中国茶文化的传播和对外翻译中发挥的作用[J].福建茶叶,2017,39(2):318-319. 被引量:3
-
10朱旭双.互联网+背景下茶文化对外传播翻译研究[J].福建茶叶,2018,40(3):341-341. 被引量:1
-
1告别年龄服装品牌重新定位[J].纺织商业周刊,2008(2):46-46.
-
2“两岸‘家传’珠宝设计展”推动设计工艺交流[J].时尚北京,2016,0(10):118-119.
-
3饮酒之辩[J].健与美,2010(2):84-85.
-
4冯八飞.文化中国[J].全国优秀作文选(美文精粹),2010(1):48-49.
-
5李桂宁.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若干思考[J].文学教育(中),2016,0(3):158-158.
-
6刘子和,傅希瑭.巧设家庭“五类基金”[J].西部财会,2004(4):57-57.
-
7方雪梅.试论我国文化产业的基础建设[J].云梦学刊,2015,36(1):62-63.
-
8孙薇,郑海.文化创意产业:应对危机的可行之路[J].新西部(理论版),2009(6):104-105. 被引量:2
-
9钮惟恭.首饰消费心理探知[J].中国宝石,2013(7):146-149.
-
10程程.透过陆羽《茶经》解读茶文化的内涵[J].黑龙江史志,2009(8X):65-66. 被引量: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