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小城市地震应急系统的调研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汶川地震后,中小级城市开始对地震应急系统进行完善和建设。为此,对扬州市区及下属的县级市进行了调研,得出了结果。总体情况不容乐观,仍然需要很大的人力与物力的投入去完善应急系统。
作者
郑汉
陈韦
机构地区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出处
《四川建筑》
2010年第1期6-7,共2页
Sichuan Architecture
关键词
应急预案
应急避难场所
应急联动系统
分类号
TU984.11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4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4
1
余瑞雪.
我国城市应急联动系统探析[J]
.科教文汇,2006(4):190-191.
被引量:2
2
孙亚君.
我国中小城市应急救援系统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05,23(4):175-177.
被引量:3
3
林晨,许彦曦,佟庆.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研究——以深圳市龙岗区为例[J]
.规划师,2007,23(2):58-60.
被引量:29
4
董海瑛.
建立应急指挥系统 应对公共危机事件[J]
.技术与市场,2006,13(12A):80-82.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朱穗生,魏待征,陈保笏.
建立和完善城市应急救援和社会求助保障体系[J]
.公安研究,2004(11):41-44.
被引量:1
2
滕五晓.
日美地震灾害紧急对应对中国灾害应急体制建立的启示[J]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4,24(3):323-328.
被引量:22
3
滕五晓 加藤孝明 小出治.日本灾害对策体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4
吴宗之 高进东.重大危险源辨识与控制[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3.7-13,57-69,74-76.
5
林家彬.日本国土整治体系考察报告--防灾减灾篇[EB/OL].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2002.
6
金磊.城市编制与危机事件应对--日本城市防灾综合管理的启示[EB/OL].http://www.cas.cn/html/Dir/2003/08/18/9402.htm
7
森天孝夫,上野淳,柏原士郎.阪神.淡路にぉける大震灾避难所の研究[M].大阪大学出版社,1998.
8
李佳鹏.应急避难所:撑起人民生命的保护伞[N].中国建设报,2003-11-23.
9
九三学社北京委员会.关于加强北京市抗御地震灾害能力的建议[EB/0L].http://www.bjzx.gov.cn/tian/ding/js/wg201.htm.
10
洪金祥,崔雅君.
城市园林绿化与抗震防灾——唐山市震后绿地作用与建设的思考[J]
.中国园林,1999,15(3):57-58.
被引量:36
共引文献
34
1
李文静,翟国方,陈伟.
基于多目标约束的避难场所选址研究综述[J]
.城市问题,2021(3):107-114.
被引量:4
2
谢军飞,李延明.
城市绿地应急避险功能的研究进展[J]
.园林科技,2013(2):25-31.
3
杨培峰,尹贵.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总体规划方法研究--以攀枝花市为例[J]
.城市规划,2008,32(9):87-92.
被引量:25
4
卜雪旸,曾坚.
居住区规划编制和法规体系的抗震防灾控制力研究[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3):253-256.
被引量:2
5
李竞,冀铮.
重大事故移动监测和指挥平台AKY-MCP的设计与实现[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5(6):77-80.
被引量:9
6
陈志芬,李强,王瑜,陈晋.
基于有界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的应急避难场所效率评价[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19(11):152-158.
被引量:21
7
廖炳英,毕凌岚.
应急避难场地“就近布置”规划原则探讨[J]
.安全与环境工程,2010,17(2):18-21.
被引量:10
8
刘强,阮雪景,付碧宏.
特大地震灾害应急避难场所选址原则与模型研究[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0(8):129-135.
被引量:13
9
马玉红.
微波通信技术在应急指挥系统中的应用[J]
.中国新通信,2011,13(6):76-79.
被引量:4
10
辜智慧,庄苏玲,陈达写.
城市开敞空间的避难容灾能力评价研究——以深圳市南山区为例[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21(3):150-155.
被引量:14
同被引文献
11
1
苏幼坡,刘瑞兴.
城市地震避难所的规划原则与要点[J]
.灾害学,2004,19(1):87-91.
被引量:81
2
郑晓军,王奕首,滕弘飞.
应急系统开发与应用[J]
.计算机应用研究,2006,23(1):9-11.
被引量:17
3
杨昆,李永强,许泉立,彭双云,曹彦波.
基于ArcGIS的地震灾害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地震研究,2006,29(2):203-208.
被引量:32
4
李刚,马东辉,苏经宇,王玲.
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方法研究[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6,32(10):901-906.
被引量:46
5
初建宇,苏幼坡.
城市地震避难疏散场所的规划原则与要求[J]
.世界地震工程,2006,22(4):80-83.
被引量:32
6
管友海,王素珍.
青岛市地震应急指挥决策支持软件的设计与开发[J]
.地震,2007,27(1):142-149.
被引量:10
7
郝先东,杨静,白晶,刘炳水.
如何加强中小城市的抗震设防与规划建设——以山东省胶州市为例[J]
.山西地震,2008(3):37-39.
被引量:1
8
朱涛,孔穗虹,兰波.
广西城市地震避难场所规划设计研究[J]
.广西城镇建设,2009(6):83-86.
被引量:1
9
梁永朵,王艳,黄祖超,姜金征.
国外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对我国应急管理工作的启示[J]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9,11(3):130-132.
被引量:14
10
张雪菲.
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及管理机制研究[J]
.城市,2009(8):71-74.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2
1
李莹,刘晓枫,裴振,张树博.
鞍山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J]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2,14(2):81-85.
被引量:3
2
何琳,潘丹,马犇,张洁,丁娟.
合肥市地震应急决策反应系统[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8(10X):7364-7367.
二级引证文献
3
1
胡米东.
溧阳应急避难场所公众满意度调查分析[J]
.华东科技(学术版),2016,0(7):371-372.
2
李从艺,符娟林.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服务能力评价综述[J]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7,19(2):54-60.
被引量:6
3
李宁.
我国中小城镇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J]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4,16(2):75-78.
被引量:1
1
苏恒.
电气工程安装与建筑工程的施工配合[J]
.智能城市,2016,2(8).
被引量:1
2
王兵,鲁锦伯.
扬州市区桩基础设计方案的比较选择[J]
.扬州科技,1996,4(5):16-16.
3
王娴.
浅析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J]
.建设科技,2013(7):88-89.
被引量:4
4
王月雅.
建设城市应急联动系统迫在眉睫[J]
.中国城市经济,2008(6):24-27.
被引量:2
5
罗小龙,何瑞雯,刘豫萍,陈眉舞.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镇村布局规划的江苏新实践——以扬州市市区镇村布局规划为例[J]
.中国名城,2016,0(3):29-34.
被引量:7
6
胡晓丰.
浅谈城市道路的无障碍设计[J]
.林业科技情报,2012,44(3):113-113.
被引量:2
7
马鑫.
扬州市区历史建筑特点研究[J]
.建筑与文化,2016(6):86-87.
8
肖刚.
钢结构住宅的钢筋桁架模板系统[J]
.住宅产业,2009(Z1):110-111.
9
明明.
求救“911”——国内外应急联动系统[J]
.财经界,2002(9):96-97.
四川建筑
201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