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氧化还原反应概念意义建构的教学研究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意义建构是概念教学的最终目标。在概念教学中建构意义就是帮助学生形成对概念较深刻的理解,提高他们运用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学习属性出发,分析了它在教学中应建构的意义,并从概念的科学研究角度进入新课程学习,以分类概念学习原理为构建概念的教学基础,以学生自主探究设计教学过程,并进行了实践研究。
作者
张映林
谢祥林
机构地区
湖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出处
《化学教育》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8-50,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关键词
氧化还原反应
意义建构教学设计
实践研究
概念教学
学习属性
分类号
G634.8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30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2
参考文献
2
1
谢祥林,李慧玉.
中学化学基本概念学习属性分类及学习原理[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4(6):4-5.
被引量:9
2
丁伟,李秀滋,王祖浩.
氧化还原反应误概念研究[J]
.化学教学,2006(10):16-19.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4
1
刘知新.化学教学论(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30-233.
2
维果茨基著 李维译.思维与语言[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97.
3
加涅著 皮连生 译.学习的原理和教学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
周宏.教学模式[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45.
共引文献
15
1
王后雄,张丽.
高中化学新课程教科书中概念差异的比较研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1(6):124-129.
被引量:1
2
胡久华,王磊,潘瑞静.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的化学1模块氧化还原专题的单元整体教学研究——高端备课项目化学核心内容教学问题及其解决策略研究成果[J]
.化学教育,2010,31(3):22-28.
被引量:24
3
张建雄.
浅谈初中化学与职业高中化学衔接[J]
.成功,2011(1):231-231.
4
王招弟,谢祥林.
对高一新生化学符号学习现状的调查分析[J]
.化学教与学,2011(3):63-65.
被引量:7
5
陈寅.
对“氧化还原”中误概念的分析与思考[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4(3):6-8.
6
唐诗,李艳玲,苏慨,谢祥林.
化学基本概念分类及教学基本原理[J]
.化学教与学,2015(4):5-7.
被引量:6
7
马晓伟.
浅谈中学化学概念的教学[J]
.亚太教育,2015,0(7):79-79.
8
戴引.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材中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内容的研究[J]
.俪人(教师),2016,0(5):219-219.
9
麦裕华.
中学生氧化还原反应学习心理的实证研究与反思:大陆和台湾经验[J]
.化学教学,2017,0(6):7-11.
被引量:1
10
周小珍.
九年级化学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J]
.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0(11):26-26.
同被引文献
30
1
谢泽琛,钱扬义.
国内“化学概念教学”研究新进展[J]
.化学教育,2004,25(10):58-61.
被引量:40
2
胡久华,王磊,刘宇红.
中学化学概念探究教学初探——以氧化还原反应教学为例[J]
.化学教育,2005,26(9):24-27.
被引量:13
3
郭睿.
我国化学概念教学二十五年[J]
.教育科学研究,2006(4):47-51.
被引量:14
4
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30.
5
陈淑筠.国内学生自然科学迷思概念研究之后设研究[D].台东:国立台东师范学院,2002.
6
封霄.高中化学中常见的迷思概念及教学对策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6.
7
喻建军,廖军.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实录[J]
.化学教育,2008,29(8):19-22.
被引量:2
8
胡久华.
从课程标准到教材到教学——以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氧化还原反应内容为例[J]
.化学教育,2008,29(9):14-18.
被引量:19
9
王瑞政,周青,张建军.
认真研读新课标 科学使用新教材——氧化还原反应在4种高中化学教材中的编写特点比较与建议[J]
.化学教育,2008,29(11):20-22.
被引量:9
10
王磊,黄燕宁.
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与反思——以“氧化还原反应”教学单元为例[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9(3):9-11.
被引量:39
引证文献
5
1
虞夏骏.
中学化学迷思概念的成因及对策[J]
.科教文汇,2012(13):113-115.
被引量:2
2
多杰扎西.
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艺术初探[J]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4,25(1):87-88.
3
吴翀云.
利用“最近发展区”建构氧化还原反应概念[J]
.化学教与学,2014(10):33-34.
被引量:1
4
唐诗,李艳玲,苏慨,谢祥林.
化学基本概念分类及教学基本原理[J]
.化学教与学,2015(4):5-7.
被引量:6
5
闫春更,倪俊超,沙靖,周青.
基于文献分析的“氧化还原反应”概念教学逻辑[J]
.化学教育(中英文),2018,39(13):6-9.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贾梦英,郑长龙,何鹏.
优化全日制化学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探讨[J]
.化学教育(中英文),2019,40(2):68-72.
被引量:2
2
程译锋.
共价键迷思概念概述[J]
.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15(7):7-8.
被引量:1
3
刘丽华,洪杰.
整合教材厘清概念,提高思辨力——以“焓变反应热”概念教学为例[J]
.学苑教育,2016,0(24):94-95.
4
李雪松.
浅析高中化学反应顺序问题[J]
.读天下(综合),2017,0(10):42-42.
5
史菊英.
基于“学生认知规律”的“概念课”教学——以人教版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为例[J]
.化学教与学,2020,0(1):31-32.
被引量:2
6
郑建新.
指向理解的初中化学“问题串”设计策略[J]
.化学教与学(下半月),2021(8):66-67.
7
李晓光,杨仁茂.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科学概念教学——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例[J]
.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43(13):42-46.
被引量:3
8
李元.
基于“知识承接建构型”教学逻辑的“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J]
.化学教与学,2022(8):38-42.
9
谭宇凌,钱扬义,温金菊,陈浚铭,袁丽娟.
手持技术数字化实验支持下的化学概念教学研究进展[J]
.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43(23):112-118.
被引量:15
10
沈旭东.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概念谱系分析[J]
.教学与管理,2023(13):62-66.
1
张娜,谢祥林.
“元素化合价”意义建构教学设计[J]
.化学教育,2016,37(5):25-27.
被引量:4
2
陈争.
以知识为载体建构意义[J]
.化学教育,2005,26(1):37-39.
被引量:2
3
陈蕴,郭振朋,王进义,陈义.
光子晶体的分析化学应用研究新进展[J]
.色谱,2014,32(4):336-342.
被引量:4
4
金国秀.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
.中国校园文学(教育教学研究),2011(12):65-65.
5
李鹏鸽.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化学教科书设计——以鲁科版《化学1》中“物质的量浓度”一节内容为例[J]
.化学教育,2010,31(11):6-8.
被引量:5
6
林萍.
创设情境是激发兴趣的催化剂[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3(2):38-39.
7
陈倍倍,谢祥林,余丽琼.
“化学式”意义构建教学设计[J]
.化学教育,2014,35(9):34-36.
被引量:3
8
肖建明.
化学教学基础之概念教学[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4,4(23):104-104.
被引量:1
9
陈锦言,姚芳莲,孙经武,许涌深,邓联东,周志莲.
人工神经网络及其在化学领域中的应用[J]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1999,16(2):111-114.
被引量:41
10
李亚东.
教育心理学原理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8):233-233.
被引量:1
化学教育
2010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