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65-466,共2页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
同被引文献166
-
1刘成军.高中学生“问题行为早期发现测验”的调查报告[J].科学教育,2000,6(6). 被引量:1
-
2杨青松,石梦希.心理健康标准研究应该注意几个问题[J].文教资料,2007(4):167-168. 被引量:1
-
3刘宣文.心理健康标准与学校心理辅导[J].教育研究,1999,20(3):42-46. 被引量:61
-
4祝新华,陈群.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实验探索[J].教育研究,1998,19(2):42-48. 被引量:32
-
5忻梅.传统“和谐”观与现代群体关系[J].中国行政管理,1997(6):44-45. 被引量:2
-
6吴义昌.无我──求我──忘我──健康人格发展过程的标志[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8(2):124-126. 被引量:3
-
7张海钟.论心理卫生和心理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J].甘肃理论学刊,1998(2):51-53. 被引量:4
-
8胡江霞.“从心所欲不逾矩”——心理健康的定义及标准分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7(2):45-48. 被引量:30
-
9周燕.析心理健康标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兼评中西方心理健康观[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4):48-52. 被引量:32
-
10刘艳.关于“心理健康”的概念辨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3):46-48. 被引量:72
引证文献22
-
1袁玉涛,翟军,赖其均.大学生心理健康观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2,21(2):20-21. 被引量:9
-
2杨志稳,刘毅.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再思考[J].云南电大学报,2005,7(1):52-54. 被引量:6
-
3郑洪冰,易晓明.心理健康标准的不确定性[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6,26(2):38-40. 被引量:3
-
4郄爱萍,袁玉涛,田振生,刘春明.河北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观及其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15(2):13-15. 被引量:8
-
5林桂池,胡昌胜.论体育锻炼对于心理健康的价值[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2(2):41-42. 被引量:9
-
6阳泽,张向葵.现代中国人心理健康和谐观的理论构念[J].心理科学,2007,30(3):629-631. 被引量:20
-
7王立新,瞿雪峰.川西南地区中小学教师对心理健康认识的调查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6(1):70-74.
-
8曹光法,姚本先.基于国内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现状的审视与思考[J].卫生软科学,2008,22(2):117-119. 被引量:1
-
9王顺.贫困大学生走出心理困境的途径探析[J].理论导刊,2009(2):96-97. 被引量:8
-
10马翠萍,茄学萍.建构中国文化视野下的本土心理健康标准[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28(7):83-85.
二级引证文献196
-
1秦懿昭,俸华,张月.大学生家庭功能与积极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研究[J].心理月刊,2024(17):100-102.
-
2徐胜男,常蕾,胡雪霏.医学生学习效能感与积极心理资本的关系研究——专业认同的中介作用[J].心理月刊,2023(7):54-56. 被引量:2
-
3熊雪原,冯明,李金晶.意义视角下中国人精神智力的逻辑建构[J].南大商学评论,2021,18(3):78-92. 被引量:1
-
4兰宏勇,化存才,杨俊.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0(S1):232-236. 被引量:1
-
5郑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探讨[J].文教资料,2007(35):126-127.
-
6张书琴,关恒永,杨茜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自我接纳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07,2(24):35-36. 被引量:22
-
7杨育林.拓展训练课在普通高校中的开展与研究[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9(4).
-
8袁玉涛,田振生,刘春明,周燕.农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其体育锻炼行为特征的相关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4(10):87-89. 被引量:6
-
9丛晓波,高玉涛.心理健康研究中的前提性问题[J].社会心理科学,2005,20(1):41-46. 被引量:2
-
10邓丽芳,郑日昌.城市中老年人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J].应用心理学,2005,11(1):45-51. 被引量:17
-
1李大卫,林秉贤.中国人的心理健康观[J].青少年心理健康,2006,5(5):12-15.
-
2郭娓娓.生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健康观[J].青春岁月,2013,0(5):465-465.
-
3谢文艳.大学生人格特质对心理健康观的影响[J].成功,2013(18):320-320.
-
4汪晓萍.生态思想影响下的中国古代心理健康观[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9(5):206-208. 被引量:2
-
5佐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观[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4(1):33-37. 被引量:23
-
6张文江,赵小云.从人本主义心理学到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观的历史演进[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7(6):130-132. 被引量:2
-
7师曙光.心理平衡——当代人心理健康的调节器[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06,23(4):5-8.
-
8刘玉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观[J].科教文汇,2009(3):222-222. 被引量:1
-
9张玉凤,王承清.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心理健康观[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9(1). 被引量:4
-
10周燕.析心理健康标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兼评中西方心理健康观[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4):48-52. 被引量: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