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文化乡愁到家园记忆的历史书写——以於梨华和严歌苓为例 被引量:5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海外华文文学的所有地域性分支里面,美华文学是绽放异域的一朵奇葩。而於梨华与严歌苓,是两位具有文学发展标示性意义的美华女性作家,在美国主流文化面前,她们始终发出自己的声音并执着于文学追求。"故国"、"家园记忆"在她们新的自我身份的建构当中,既挥之不去,与她们的去国经验和文学书写发生着密切关联;也不断嬗变,体现着作家在文化心理、美学视角和文学书写等层面的诸多变化。在这层层嬗变的背后,既可以见出作家文化心理和创作心态嬗变的因素,亦可以考察海外华人现实生存处境的演化以及多元文化互相碰撞交流乃至融合的历史与现实文化背景。
作者 刘艳
出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37-242,共6页 Journal of Southwest Minzu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 1於梨华.又见棕榈,又见棕榈[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0.
  • 2Pal Hsien-yung(白先勇).The Wandering Chinese:The theme of Exile in Tai Wan Fiction,Iowa Review 7(2/3) (Spring/Summer,1976):208-9.
  • 3於梨华.在离去与道别之间[M].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3:181.
  • 4查建英.丛林下的冰河[A]//中国留学生文学大系当代小说欧美卷[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
  • 5严歌苓.扶桑[M].上海:中国华侨出版社,1998:152,153.
  • 6萧红.呼兰河传[A]//萧红全集·下[C].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2:734.
  • 7张翎.邮购新娘·代后记[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4.
  • 8严歌苓,罗鑫,金理,景雯.王葡萄:女人是第二性吗?——严歌苓与复旦大学学生的对话[J].上海文学,2006(5):4-7. 被引量:34

共引文献36

同被引文献62

二级引证文献1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