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生成分析 被引量:1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确立可以还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本来面目,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以新的姿态走向开放和融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意义重大。那么如何生成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呢?本文认为交往资质、交往实践、交往环境、交往中介分别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生成的前提、基础、条件和环节。
作者 闫艳 王秀阁
出处 《教育导刊(上半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18,共4页 Journal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基金 2008年度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马克思交往理论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研究"(编号:53WM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0

  • 1张金娣.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问题研究[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9,23(2):79-81. 被引量:7
  • 2张耀灿,刘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涵义初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2):8-10. 被引量:149
  • 3闫青会.试论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融合[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4,27(6):74-75. 被引量:31
  • 4哈贝马斯.包容他者[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43.
  • 5史密斯.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 6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 7汪行福.通向话语民主之路[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83.
  • 8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1卷[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
  •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11.

二级参考文献14

共引文献1656

同被引文献86

引证文献13

二级引证文献8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