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网络交往主体的异化与重建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网络交往导致交往主体的自我异化,主要表现为网络交往主体自我认同困难、心理孤独感加剧、思考能力和选择能力退化。以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为指导,重建新的网络交往主体,要求交往主体对网络与自我有准确的认识,合理调试现实角色和虚拟角色的关系,重视现实社会中的各种交往。
作者 赵仁青
出处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7期18-20,共3页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0.
  •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G].人民出版社,1960:36.
  •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G].人民出版社,1979..
  •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G].人民出版社,1972:341.
  • 5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M].李黎,郭宦义译.学林出版社,1999.39-40,69,40,60.
  • 6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6:463.
  • 7埃瑟·戴森.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M].海南出版社,1998:15.
  •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G].人民出版社,1979.

共引文献115

同被引文献2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