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教育研究中的方法情结与问题意识 被引量:4

On the Method Complex and Problem Consciousness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教育研究中,对方法的过分关注导致了它的方法情结,更造成了研究中方法对问题的消解。研究需要方法,但方法始终应为问题服务;研究强调方法,但问题始终大过方法。教育研究要通过关注人的发展、关注生活的实践方式,回到对教育理想和教育现实即真正的教育问题的探究上去。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too much focus on methodology has brought about the method complex and furthermore it has also dispelled the due attention paid to questions. Research needs methods which, however, should always serve questions. Research emphasizes methods, but problems are more important than methods. The educational research should go back to the exploration of real educational issues, i.e. the educational ideal and the educational reality, by focusing on human's development and the practical pattern of life.
作者 吴原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13,共4页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ducation
基金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基础教育改革与教育理论体系创新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课题批准号:DAA090155
关键词 教育研究 方法 问题 实践 educational research method problem practic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3

  • 1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66..
  • 2胡塞尔 倪梁康译.哲学作为严格的科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20.
  • 3[德]赫尔巴特 李其龙译.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 4[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140.
  • 5刘铁芳.教育的沉沦与教育哲学的使命[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19(1):10-12. 被引量:5
  • 6[意]玛丽亚·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M].单中惠译.北京:京华出版社,2002.245.
  • 7[美]列奥·施特劳斯 彭刚译.自然权利与历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 8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 9杜威.教育科学的资源[A].赵祥麟 等.杜威教育论著选[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281.
  • 10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217-218.

二级参考文献15

  • 1金生.教育哲学是实践哲学[J].教育研究,1995,16(1):17-22. 被引量:99
  • 2刘晓力.交互隐喻与涉身哲学——认知科学新进路的哲学基础[J].哲学研究,2005(10):73-80. 被引量:47
  • 3雅斯贝尔斯 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三联书店出版社,1991.33.
  • 4-.人,诗意地栖居--海德洛尔语要[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3..
  • 5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M].商务印书馆,1992(4).112.
  • 6华勒斯坦.学科、知识、权力[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43-45.
  • 7孟宪承.中国古代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96.
  • 8消息,美国近期重大问题公司列表,《南方周末》2007.4
  • 9华勒斯坦.开放社会科学[M].刘锋,泽.北京:生活·新知·三联出版社.1997:64;51.
  • 10高清海.序:人类生存活动的“张力网”[Z].载:贺来.现实生活世界[M].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

共引文献1183

同被引文献43

  • 1张华夏.决定论究竟是什么?[J].中国社会科学,1993(6):29-44. 被引量:14
  • 2韩增禄.“方法”概念初探[J].自然辩证法研究,1986,2(4):33-40. 被引量:5
  • 3周钧.技术理性与反思性实践:美国两种教师教育观之比较[J].教师教育研究,2005,17(6):76-80. 被引量:41
  • 4[德]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420.
  • 5杨小薇.教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杜,2008.
  • 6Cole C, Yang L, Lei de J. A classification of mental models of under- graduates seeking information for a course essay in history and psychology: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s into aligning their mental models with online the- sauri.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 gy, 2007(13): 2092-2104.
  • 7[英]迪姆·梅,李祖德译.社会研究:问题、方法与过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203.
  • 8[美]查尔斯·H.布沙,斯蒂芬·P.哈特,吴彭鹏译.图书馆学研究方法.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5.
  • 9罗伯特·K.殷,周海涛译.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7-14.
  • 10陈晓萍,徐淑英,樊景立.组织与管理研究实证方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02.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1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