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产权泛指财产所有权及其他相关权利,它是个人或组织借以谋取合法收益的一种社会性制度约束。中国30年国企产权改革,也是制度变迁的过程。1995年国家开始正式鼓励地方中小国企以产权出让等多种方式放开搞活,但在随后的多年实践中却出现不少偏差:各地推行国企限期出售,不再局限于中小国企,还常出现地板价交易,人为导致大量的不当套利活动,不仅造成产权制度虚置、国资流失,更使民众基本利益遭忽视,日益呈现民众集体失语状态。本文试图再现其中可能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意义变迁上的意涵,即从"单位本位"向"网络关系本位"而非纯粹向"个体本位"过渡的局部性特征,这为我国结构转型带来启示。
出处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3-84,共12页
Forum of World Economics & Politics
基金
上海市教席2009年科研创新项目"地方国企的国资产权转让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8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