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医研究》
2010年第6期9-11,共3页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60
-
1郭飞.科学史中的师承关系初探[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42-46. 被引量:5
-
2蒋淼.建国初期中医药学校教育简况[J].中药与临床,2011(2):3-3. 被引量:1
-
3郝光明.“对中医教育而言,师傅手把手的言传身教太重要了”[J].中医药学刊,2004,22(8):1461-1463. 被引量:9
-
4黄贵华,王乃平,朱华,梁天坚.中医学专业传统班人才培养质量的初步调查[J].高教论坛,2004(5):51-53. 被引量:6
-
5张新仲.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浅议[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5,3(4):52-53. 被引量:21
-
6王红云,王珏.从中医师承教育看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生导师制[J].中医教育,2006,25(2):21-23. 被引量:17
-
7王琦.师承论[J].中医教育,2006,25(3):65-68. 被引量:49
-
8翟双庆,石琳,李蔓荻.中医人才培养的历史、现状与展望[J].中医教育,2007,26(5):14-18. 被引量:46
-
9高宝忠,翟双庆,郭建珍,焦楠.中医师的院校培养模式研究[J].中医教育,2007,26(5):28-31. 被引量:3
-
10王晓峰,周云,蒋华.师承教育是中医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J].新疆中医药,2007,25(5):101-102. 被引量:20
引证文献7
-
1姚魁武,薛燕星,熊兴江,薛伯寿.师承教育在中医学发展中的作用探讨[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8(9):952-954. 被引量:9
-
2李明.中医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融合的优势[J].世界中医药,2013,8(9):1113-1114. 被引量:9
-
3刘涓,晏军.临床研究生中医师承教育中跟师抄方的体会[J].中医教育,2014,33(5):48-49. 被引量:2
-
4王伶改,刘东洋,黄利兴(指导),刘英锋.中医人才培养文献研究结果分析与思考[J].光明中医,2021,36(12):2076-2079. 被引量:5
-
5高丽丽,张喜奎.从学术继承角度探索中医传承的教学方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2,20(4):8-10. 被引量:1
-
6王伶改,刘东洋,刘英锋.全国中医院校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状探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2,20(15):189-192.
-
7杨斯皓,杜雷亚,黄胜兰,詹云,袁艺,邓青山,何爱国,蓝轶,张颖,贾钰铭.中医师承与专业型研究生培养的相互借鉴作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4,32(7):11-13.
二级引证文献25
-
1常冬梅,王丽萍,杨宁.探索新医改下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新模式[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4):126-128. 被引量:5
-
2王建忠,曾真,金浪.中医师承教育模式对中医人才培养的效果研究——对福建省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师承班的实证调查[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8):13-15. 被引量:7
-
3吕翠岩,张胜容,赵文景.论中医传统师承教育模式[J].西北医学教育,2016,24(1):88-91. 被引量:9
-
4刘慧萍,黄玉,刘平安,张国民,黄姗姗,彭胡战,陈佳芳.中医拔尖人才培养思考的探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5):30-31. 被引量:4
-
5孙东东,范汇森,史文川,申俊龙.经方与中医药师承教育关系评述[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12):5439-5442. 被引量:2
-
6常静玲,王爱琴,高颖.现代医学教育理念下的中医临床实践教学思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10):1-4. 被引量:8
-
7焦楠,翟双庆,高思华,白俊杰,杨芳,杨奕婷,吴宇峰.高等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及其启示[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4(10):4-6. 被引量:8
-
8梁玉磊,许晓康,李晓峰,邢海娇,宿娜,齐雪维,梁佳林.在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中对中医师承教育的思索[J].中医药导报,2016,22(15):119-120. 被引量:4
-
9梁玉磊,许晓康,李新华,邢海娇,宿娜,孙立虹,马小顺.基于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视角的中医学专业教学改革思考[J].中医药导报,2016,22(22):118-120. 被引量:5
-
10周印廷,周洋,施扬,徐川,段家峰,陆玲丹,陆征宇,韩燕.师承教学与临床教学结合的多维一体化策略在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教学中的探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15(15):1-3. 被引量:1
-
1池建淮,万毅.腻苔主阴虚辨析[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3,27(3):21-22. 被引量:6
-
2吉保民,刘士敬.脾气虚证诊断标准存在的共性与个性矛盾[J].医学与哲学,1995,16(9):470-471. 被引量:1
-
3孙娜,齐峰,高秀娟,吴范武.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的中医师承教育思考[J].山西中医,2013,29(9):51-52. 被引量:3
-
4乔明,张蓉,张厚宝.关于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淡豆豉炮制内容的商榷[J].时珍国医国药,2016,27(8):1961-1962. 被引量:2
-
5续海卿,李广.唐宋治疗便秘常法与变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18(9):95-96. 被引量:2
-
6徐承祖.从一则案例引发的健康教育思考[J].中国全科医学,2003,6(1):59-60.
-
7徐宏勋[J].中国医院院长,2007(15):12-12.
-
8李从甫.论痰、瘀为精神病的病理基础[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8,17(5):1-2. 被引量:4
-
9马沂,孙跃农.活血化瘀法治疗冠心病50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3,12(6):336-337.
-
10王小平,庞声航.试述非典型肺炎与温病的关系[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4,20(12):729-729.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