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中部地区内部差异及发展构想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部地区是未来时期重点开发与发展的地区。研究中部地区的内部差异,提出可以把中部地区划分为东北内陆区、北部内陆区和中心区三个部分,阐述各经济区发展所处的阶段,各自发展的优势、问题。
作者
叶裕民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
出处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CSSCI
CSCD
1999年第2期1-6,共6页
Geography and Territorial Research
关键词
中部地区
内部差异
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
区域经济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1
参考文献
1
1
H·钱纳里.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6..
共引文献
2
1
顾乃华.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关键[J]
.经济经纬,2002,19(2):40-43.
被引量:14
2
刘颖,杨彦强.
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当代经济研究,2003(11):42-44.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21
1
吴德刚.
中国教育发展地区差距研究——教育发展不平衡性问题研究[J]
.教育研究,1999,20(7):22-26.
被引量:42
2
姜绍华.
我国地区差距的现状及其发展走势分析[J]
.齐鲁学刊,1999(2):118-124.
被引量:8
3
孙占奎,张淑兰.
我国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成因及对策[J]
.理论探讨,1999(3):67-68.
被引量:1
4
王英,沈菊琴,彭红云.
浅谈东部的产业转移[J]
.市场周刊,2003,16(9):92-93.
被引量:7
5
刘增禄.
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及对策[J]
.理论研究,1999(1):5-8.
被引量:1
6
覃成林.
论“中部崛起”的地方响应[J]
.学习与实践,2004(8):18-22.
被引量:1
7
安树伟,魏后凯.
北京工业发展中商务成本的判断及其控制[J]
.中国工业经济,2005(5):66-73.
被引量:30
8
蒋永志.
工业化先行地区产业升级路径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2005(5):74-80.
被引量:16
9
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N].光明日报,2004—03—17.
10
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中部崛起与人力资源开发[M].北京出版社,2005.
引证文献
3
1
高见,覃成林.
基于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中部地区工业发展分析[J]
.经济经纬,2005,22(5):91-94.
被引量:8
2
覃成林.
基于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政策研究[J]
.中州学刊,2006(4):49-53.
被引量:9
3
广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室课题组.
我国地区经济与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及特点[J]
.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2000,14(1):1-8.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21
1
李星云.
论江苏教育与经济的均衡发展[J]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1-4.
2
李德元.
论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J]
.理论界,2006(12):71-72.
被引量:1
3
高萍,喻建齐.
中部地区工业发展比较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0(2):155-158.
被引量:3
4
刘秀丽.
中部崛起过程中承接产业转移的可行性分析[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18):110-111.
被引量:7
5
刘仁庆,徐雪明,康艳.
中原崛起若干问题及对策探讨[J]
.河南科学,2007,25(6):1081-1084.
被引量:4
6
陶诚,耿光颖,王春贤.
安徽省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效应分析及相关建议[J]
.金融纵横,2009(1):30-33.
被引量:14
7
付八军.
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相关性探寻——欠发达地区建设高水平大学的视角[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7(8):4-6.
被引量:7
8
胡新良.
湖南承接产业转移的障碍分析与路径选择[J]
.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09(7):14-16.
被引量:3
9
张臻.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对河南的影响[J]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3(2):52-55.
被引量:2
10
李立志.
信息化水平测度及其对中原经济崛起和可持续发展的贡献作用[J]
.科技管理研究,2010,30(13):108-112.
被引量:3
1
杨晓猛.
转型国家市场化进程与结构转型[J]
.改革,2005(6):15-21.
被引量:3
2
陶涛,翟振武,夏亮.
中国地区间收入差距分析[J]
.人口与经济,2010(5):70-75.
被引量:8
3
台当局规划高雄设“自由经济示范区”开放和大陆往来[J]
.海峡科技与产业,2012,25(6):7-7.
4
唐湘娟.
交通运输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区域差异分析——基于广东省21市的面板数据[J]
.财会月刊(中),2017(3):124-128.
被引量:1
5
曾代良.
民族地区扶贫要重点突出四大开发[J]
.民族论坛,2002(6):10-12.
6
董锋,徐喜辉,龙如银,韩宇.
我国碳排放区域差异性分析[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4,23(11):1526-1533.
被引量:20
7
李芬,刘凤兰,王继军,王云峰.
山西省生态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刍议[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287-290.
被引量:3
8
王敏,张晓平.
基于PCA-DEA模型的中国省际生态效率研究[J]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2015,32(4):520-527.
被引量:7
9
承立平.
因应金融风暴 推动产业升级转型之道[J]
.科技管理研究,2010,30(A01):87-99.
10
品牌不存在孵化器,那只是一个概念——德国佳斯特户外品牌中国大陆区运营中心CEO 叶忠长[J]
.中国制衣,2010(7):17-17.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199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