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校班级建设中的“人格本位”教育理念
被引量:
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高校班级建设中不可忽视对学生人格培养,必须坚持"人格本位"教育理念,以人格培养为主线。班级建设对大学生人格培养具有导向功能,调适机制功能,自我教育功能,全面协调发展功能。班级建设与人格培养密不可分,人格培养是良好班集体建设形成的基础;班级建设是学生人格培养的必经途径,是形成和培养大学生个人社会品质的主要源泉。
作者
张桂生
机构地区
运城学院
出处
《思想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5-108,共4页
Studies in Ideological Education
关键词
高校
人格本位
班级建设
人格培养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053
同被引文献
41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5
1
陈俐,雷涛.
略论德育视角下的个性培养[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8):71-73.
被引量:15
2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
贺评.学会做人--写在《学会做人》出版之际[N].中国青年报,2000-02-27.
4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N].中国教育报,2006-08-02(1).
5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146.
二级参考文献
1
1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共引文献
3053
1
熊蜀蓉.
应重视新时期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J]
.文教资料,2007(27):159-161.
被引量:1
2
张明伟.
军队干部道德建设方式创新思考[J]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2004,5(2):18-22.
3
赵文志.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J]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5(2):86-88.
被引量:1
4
李默海.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与中国现代国家之建设[J]
.求实,2004(8):4-6.
5
路爱林.
邓小平对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创新与发展[J]
.求实,2004(8):7-10.
被引量:1
6
李曜,刘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党的现代化建设[J]
.江西社会科学,2004,24(7):54-57.
7
黄顺基.
问题、逻辑与理论创新[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18(4):34-40.
被引量:9
8
卫兴华.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研究[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18(4):41-47.
被引量:2
9
童中贤.
论领导越轨行为[J]
.理论探讨,2002(4):49-54.
被引量:1
10
李宏志,杨美云,李献中.
一个共性与个性辩证统一的科学命题——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7(5):12-14.
同被引文献
41
1
董俊.
要充分发挥班级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
.科技信息,2008(24).
被引量:3
2
刘莹.
提升高职学生自育能力,完善人格本位课程模式[J]
.大家,2011(24):221-222.
被引量:1
3
张伟.
大学生管理模式研究与探索[J]
.成功,2013(5):155-156.
被引量:4
4
花瑞锋,王楷.
论增强高校学生社团活力的有效途径[J]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2004(5):75-76.
被引量:4
5
金明法.
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J]
.理工高教研究,2004,23(4):87-88.
被引量:2
6
蔡炎斌.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之探索[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5(2):79-81.
被引量:50
7
聂存虎.
对社会转型期集体主义价值观重新建构的几点反思[J]
.探索,2007(3):103-105.
被引量:7
8
高军.
大学生集体主义思想提升途径探讨[J]
.中国成人教育,2007(13):55-56.
被引量:7
9
詹姆斯·杜德斯达.21世纪的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40.235.
10
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9.
引证文献
7
1
滕明珺,李建军.
大类招生模式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反思与构建[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33(9):166-168.
被引量:3
2
王占勇,朱菁,安栋.
利用班级建设强化大学生集体主义意识的实践[J]
.中国电力教育,2012(11):134-135.
3
孙晓明,李艳.
论大学班级文化建设:功能、问题与行动[J]
.大学教育科学,2014(5):54-58.
被引量:1
4
温东新.
以人格本位理念为核心的计算机公共课教学培养模式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4(50):244-245.
被引量:1
5
崔伟,陈娟.
大类招生背景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反思与构建[J]
.考试周刊,2014,0(95):162-163.
被引量:2
6
陈一琳,张峰.
班长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分析[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0(14):82-84.
7
金慧玲.
“人格本位”教育理念在高职院校素质教育中的运用[J]
.品牌(理论月刊),2014(12):198-198.
二级引证文献
7
1
于扬.
大类招生背景下高校团学工作的思考——以南京晓庄学院为例[J]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5,25(1):29-31.
被引量:1
2
滕军.
高校学风建设软环境体系的建设与探索[J]
.知识经济,2016(16):152-152.
3
王小婷.
基于大学生学习力提升的班级文化建设探析[J]
.科技视界,2018(10):99-101.
4
曾良仔,蔡伟松.
地方高校基于大类培养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若干思考[J]
.北方文学(下),2018,0(9):120-121.
5
陈斌,张廉,徐金寿.
基于人格本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J]
.教育教学论坛,2019(29):239-241.
6
王子铭,陈明裕,童欣.
“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背景下高校新生就学适应状况研究——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自动化大类为例[J]
.大学(研究与管理),2023(3):34-37.
7
王晨,王颖,王政.
思政教育视角下高校学风建设软环境的构建[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19,0(5S):76-77.
1
严权,王前新.
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J]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0(5):5-8.
被引量:4
2
杨妤.
吉利发展“助推器” 北京吉利大学“人格本位”打造中国高教知名品牌[J]
.中国防伪,2005(12):30-33.
3
任桂娟.
师专文科教学模式的实践创新[J]
.科技信息,2009(8):36-36.
4
张庆辉.
高校德育陷入困境的归因性思考和现实选择[J]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9(2):47-48.
5
李静波.
论德育建设中的人格本位教育理念[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2(2):33-35.
6
肖永忠,刘红霞.
人格本位教育视角下的大学精神文化与学生自治[J]
.学习月刊,2006(24):106-107.
7
林福秦,董晓霞.
历史教学中人格教育的教学策略[J]
.基础教育研究,2006(10):41-42.
被引量:1
8
齐新林.
以人为本 人格本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向度[J]
.江西科技学院学报,2007,4(1):21-23.
被引量:2
9
李德华.
以云阳为例,试议快乐教育在区域教育中的实践探索[J]
.课程教育研究,2014,0(33):85-85.
10
齐新林.
人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向度[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2):47-48.
被引量:2
思想教育研究
2010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