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肝病血瘀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
1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1肝病血瘀证是乙肝三步曲病理演变之关键肝病血瘀证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肝病中以肝血瘀阻为主要病机的一种证型。随着当代中医和中西医结合肝病专家的重视,肝病血瘀证的研究在规范化、客观化和计量化方面已取得不少成果。从临床表现看,胁肋胀痛或刺痛、固定不移,或胁下...
作者
朱清静
杨玲
聂广
机构地区
湖北中医学院肝病研究所
出处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6期8-9,共2页
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肝病
血瘀证
方法论
中医病机
分类号
R256.402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0
同被引文献
248
引证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105
参考文献
6
1
聂广,李瀚旻,肖琳,胡纯清,蔡大勇,朱清静,王伯祥,张华亭,刘晓翌,邹祖玉,陈道平,刘铭球,周洁,唐华,江曼,杨飞,胡雪峰.
三种方法诱发鸭肝纤维化模型的对比研究[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6,6(3):33-35.
被引量:14
2
朱清静 聂广 等.易毒护肝方抗鸭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作用[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8,8(2):18-18.
3
彭庆星.模糊医学的实质及其创造性特征[J].医学与哲学,1983,4(11):23-23.
4
张永洛.
血瘀证诊断的误区及其原因探析[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5,1(3):18-19.
被引量:3
5
聂广,龙爱华,傅其黎,李瀚旻,明安萍,肖琳,晏雪生,王伯祥.
蚤莲合剂对DEN所致大鼠肝癌前病变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8,8(1):24-27.
被引量:10
6
朱起贵.
肝病血瘀证治[J]
.湖北中医杂志,1998,20(3):5-6.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4
1
朱万孚,庄辉,郝娃,席与萍,曲平,席宏丽,孙新婷,田庚善,杜绍财,陶其敏,徐凌云.鸭乙型肝炎动物模型的研究[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87(04).
2
徐元鼎,应越英,吴爱娟.肝癌癌变机理的实验病理研究[J]肿瘤,1982(01).
3
张宣平.科学理论的潜结构[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
4
童善庆,李彪如,王建全,陆德源.
上海地区麻鸭血中DHBV及其形态学的研究[J]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1990,10(3):194-197.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30
1
刘四清,王文鸽.
血府逐瘀汤在肝病中的应用[J]
.陕西中医,2008,29(7).
被引量:2
2
李燚光,薛博瑜.
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化瘀法运用探析[J]
.江西中医药,2007,38(9):77-79.
3
潘志恒,吴伟康.
脾虚证研究中的若干问题探讨[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13(5):266-268.
被引量:6
4
朱清静,魏玉彬,王伯祥.
肝纤维化模型的研究述评[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8,8(S1):191-193.
5
聂广,朱清静.
邪毒致肝病血瘀证研究的几点思考[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8,8(S1):442-443.
被引量:3
6
朱清静,聂广,李瀚旻,肖琳,胡纯清,杨玲,明安萍,王伯祥.
剔毒护肝方抗鸭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作用[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8,8(2):84-87.
被引量:32
7
俞科贤,魏全嘉,文绍敦,王生兰,丁艳丽.
羌活醇提物预处理对大鼠HIRI模型的防护作用[J]
.青海医学院学报,2009,30(2):86-92.
被引量:3
8
苏立稳,王国华,李巍,刘宇.
恩替卡韦联合中药复方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效果观察[J]
.华北国防医药,2010,22(2):115-116.
被引量:2
9
苏齐鉴,邓秋云,韦金露,苏洁寒,谢志春.
荔枝核提取物抗鸭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J]
.中国新药杂志,2010,19(16):1434-1437.
被引量:7
10
彭岳,吴光,苏傲蕾,赵铁建.
肝纤维化血瘀证研究及动物模型构建的思考[J]
.辽宁中医杂志,2010,37(11):2261-2264.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248
1
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试行)[J]
.中医杂志,1992,33(5):39-40.
被引量:518
2
林建辉,刘钦雨,林应时,吴成.
大黄(庶虫)虫丸对慢性肝炎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1,11(S1):98-99.
被引量:7
3
NIE,Guang(聂广).
Recent Studies on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Treat ment of Liver Diseases b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2002,8(2):152-155.
被引量:1
4
齐洪军,胡曼菁.
从“痰瘀”角度浅析肝纤维化的病因病机及治疗[J]
.四川中医,2004,22(6):26-28.
被引量:30
5
聂广.
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若干趋势[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1,1(2):47-49.
被引量:6
6
袁兴石.
乙型肝炎虚实论[J]
.河南中医,1993,13(5):235-236.
被引量:5
7
赵素平,郑玉.
活血化瘀法在治疗肝纤维化中的作用[J]
.河南中医,2004,24(10):79-80.
被引量:12
8
危北海,张万岱,陈治水,张育轩.
肝硬化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草案)[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10):869-871.
被引量:216
9
叶放,周珉,薛博瑜.
对中医药防治肝纤维化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4,14(6):375-377.
被引量:11
10
孟捷.
药物性肝病与毒损肝络辨识[J]
.中医药学刊,2005,23(2):317-317.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17
1
赵进军,吕志平,张绪富.
保肝宁抗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S1):158-161.
被引量:7
2
梁治学,王晓萍,周语平.
肝纤维化的中医病因病机研究概况[J]
.甘肃中医,2006,19(4):43-45.
被引量:21
3
魏东,陈文慧.
中医药抗肝纤维化实验研究进展[J]
.江西中医药,2006,37(5):63-64.
4
叶放,薛博瑜,吴勉华,周珉,周仲瑛.
重视对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进程中湿热瘀毒证治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2):2477-2480.
被引量:23
5
聂广,张赤志,唐智敏.
察同求异:邪毒致肝络瘀阻证的研究思路[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7,17(6):321-325.
被引量:5
6
曹继宽,王小玲,畅国华,项荣.
对肝纤维化病因病机的中医认识[J]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8):22-23.
被引量:18
7
敖铁锋,谷晓红.
肝纤维化中医辨治的文献分析[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9,7(6):53-55.
被引量:1
8
何韵,顾兴平,付国川,张瑞.
对肝纤维化的中西医治疗认识[J]
.中医临床研究,2011,3(7):108-109.
被引量:1
9
阮连国,朱清静.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毒、瘀、虚”病因病机及治疗思路探讨[J]
.湖北中医杂志,2012,34(3):30-32.
被引量:6
10
陈月桥,毛德文,韦新,石清兰.
乙肝后肝硬化血瘀证与血清IP-10含量及转氨酶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
.四川中医,2012,30(9):54-55.
二级引证文献
105
1
叶放,周珉,薛博瑜.
对中医药防治肝纤维化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4,14(6):375-377.
被引量:11
2
张绪富,叶华清,吕志平,赵进军,谭焱.
复方保肝宁对次氮基三醋酸铁溶液致HSC-T6细胞氧化应激的防护作用[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5,15(1):31-33.
3
谭焱,吕志平,徐舒,张绪富.
保肝宁对转录因子Zf9在HSC中的调节作用[J]
.四川中医,2005,23(4):15-17.
被引量:1
4
吕志平,贺松其,张绪富,赵进军.
保肝宁抗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探析[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9(5):6-8.
被引量:20
5
谭焱,吕志平,欧素能,张绪富.
保肝宁对肝星状细胞中核转录因子-κB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9):804-807.
被引量:2
6
何金洋,符路娣,邓文娣,周映云.
扶正利湿解毒法体内外逆转肝纤维化[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7,15(16):1781-1787.
被引量:6
7
文彬,贺松其,罗显荣,蒋长盛,吴仕九.
清热祛湿法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探讨[J]
.江苏中医药,2007,39(11):76-78.
被引量:6
8
张俊杰,刘文全.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中医治疗进展[J]
.江西中医药,2008,39(1):79-80.
被引量:5
9
陈俊荣,陈俊红,侯振江.
抗肝纤维化中医治则的临床研究进展[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8,16(3):289-291.
被引量:8
10
贺松其,文彬,侯丽颖,吕志平.
瘦素刺激肝星状细胞增殖的信号转导机制及中药保肝宁干预作用的探讨[J]
.辽宁中医杂志,2008,35(6):836-838.
被引量:1
1
叶少华,李晓东,严天成.
朱起贵治疗肝病血瘀证的经验[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1,11(4):224-224.
被引量:3
2
茹清静,倪凯.
肝病血瘀证客观指标研究进展[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6,6(4):44-46.
被引量:2
3
朱起贵.
肝病血瘀证治[J]
.湖北中医杂志,1998,20(3):5-6.
被引量:7
4
程鹏,徐之德,李艳冬,赵洪涛,严常健.
肿瘤坏死因子α、一氧化氮与肝病血瘀证的关系[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0,5(1):58-58.
5
唐智敏,郑秀英,黄学军,王伯祥.
肝病血瘀证与门脉血液动力学的关系[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6(4):216-217.
被引量:4
6
曹汝青.
中医治疗淤胆型肝炎[J]
.中国卫生产业,2012,9(31):176-176.
7
张赤志,吴寿善,罗欣拉,张太豪,盛国光,张建军,王伯祥,李延福,李景渊,吕继端.
肝病血瘀证临床病理学特点和肝功能变化[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12(4):210-212.
被引量:27
8
唐智敏,陆定波,李延福.
肝病血瘀证与血清球蛋白的关系[J]
.中医杂志,1995,36(7):423-423.
被引量:9
9
李婉儿,赵振中,陈芝芸.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血瘀证患者血浆ETNO的变化及意义[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27(6):1239-1240.
被引量:3
10
沈吉云,燕忠生,赵淑媛.
肝病血瘀证与肝功能肝纤维化标志物的关系[J]
.辽宁中医杂志,1997,24(6):243-244.
被引量:23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9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