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细胞信号转导探讨中医方证的规律性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细胞信号转导理论与中医证候理论存在相互印证的关系,从细胞信号转导探索中医方证的规律性具有较强的可能性,有助于中医方证规律性的研究和中医临床辨证论证的客观化和标准化可能。
作者
赵海梅
潘琦虹
刘端勇
机构地区
江西中医学院科技学院
出处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663-2664,共2页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0860377)
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No.GJJ09285)
关键词
信号转导
方证
规律
分类号
R2-03 [医药卫生—中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6
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71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13
1
刘喜平.
蛋白质组学与中医方证研究思考[J]
.中医杂志,2004,45(4):247-248.
被引量:9
2
陈苇菁,廖荣鑫,游章才.
中医证候学与蛋白组学探析[J]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4):2148-2149.
被引量:7
3
阳晓,朱浪静,纪玉莲,陈伟英,李晓艳,余学清.
狼疮肾炎不同中医虚证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NF-α信号通路主要受体衔接蛋白的表达变化[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9(1):34-39.
被引量:4
4
修宗昌,余绍源,黄穗平.
细胞信号转导理论在脾虚证研究中的应用[J]
.辽宁中医杂志,2003,30(1):7-9.
被引量:5
5
苏俊,钱会南.
脾虚证的信号转导及神经递质研究概述[J]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3):380-381.
被引量:2
6
易杰,李德新,修宗昌,林庶如,夏淑杰.
脾阳虚对大鼠脾脏和肾脏蛋白激酶C活性的影响[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8):30-32.
被引量:5
7
李丹,李德新,刘进,崔家鹏.
试论脾虚证与MAPK信号转导[J]
.辽宁中医杂志,2003,30(12):983-984.
被引量:3
8
丁汉荣,谭从娥,冯文哲,王米渠.
骨关节炎肾阳虚证信号转导差异表达基因分析[J]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0):1217-1220.
被引量:8
9
程方平,杨红兵,李家庚,刘松林,李云海,梅国强.
湿热证模型大鼠内毒素转导信号的动态研究[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20(3):246-248.
被引量:6
10
杨志云,姚树坤,殷飞,修贺明.
清肝化瘀方对大鼠肝癌前病变模型Notch信号系统的影响[J]
.中医杂志,2006,47(12):933-935.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96
1
邓元江,易受乡,严洁.
细胞信号转导理论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11(9):836-839.
被引量:7
2
刘孟元,史轶蘩.
细胞因子在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中的作用[J]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1993,16(5):239-243.
被引量:27
3
陈芝喜,刘小斌,周名璐,李志强,陈津岩,林沁臻.
健脾补肾药对脾虚大鼠环核苷酸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英文)[J]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0):6779-6781.
被引量:3
4
Zheng-gangLIU.
Molecular mechanism of TNF signaling and beyond[J]
.Cell Research,2005,15(1):24-27.
被引量:25
5
王晓明,李德新,易杰,刘艳明.
“脾为后天之本”的分子生物学基础─—脾气虚证大白鼠模型LPO及其相关抗氧化酶变化的实验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1994,21(3):139-141.
被引量:37
6
詹向红,王淑玲,赵君玫.
益气健脾、益气健脾祛痰化瘀法对脑老化小鼠学习记忆功能及神经递质受体表达的影响[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4):280-282.
被引量:3
7
郭静,高颖,朱陵群,王硕仁,王永炎.
醒脾开郁方对抑郁症大鼠模型的中枢单胺类递质的影响[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3):55-57.
被引量:20
8
智发朝,张万岱,宋于刚.
生长抑素与脾虚证关系的研究[J]
.新消化病学杂志,1993,1(T01):49-49.
被引量:4
9
尹光耀,何雪芬,尹玉芬,张武宁,杜永清,陈志范.
脾虚证患者胃粘膜线粒体超微结构、微量元素及相关因素的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15(12):719-723.
被引量:33
10
陈家旭.
中医证实质研究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中国中医药科技,1995,2(4):35-37.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
71
1
张心海.
细胞信号转导与慢性胃炎[J]
.川北医学院学报,2004,19(3):199-201.
2
王乐,钱会南.
脾虚证实验研究概况[J]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2):246-247.
被引量:7
3
苏俊,钱会南.
脾虚证的信号转导及神经递质研究概述[J]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3):380-381.
被引量:2
4
唐亚平,罗丽洁,贾微,朱文锋.
中医证型与基因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杂志,2008,35(1):148-150.
被引量:8
5
胡学军,蔡光先,刘柏炎,曲靖,朱红霞.
蛋白质组学在中医“证”实质研究中的应用[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2):87-91.
被引量:21
6
谭从娥,李炜弘,汤朝晖,王米渠,胡一梅.
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筛选老龄肾阳虚证特征功能类基因[J]
.辽宁中医杂志,2008,35(10):1441-1444.
被引量:6
7
司富春.
启膈散及其拆方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裸鼠移植瘤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8,16(28):3139-3145.
被引量:13
8
谢慧,熊大经.
脾气虚变应性鼻炎大鼠鼻中隔黏膜P物质及雌激素受体阳性细胞的表达[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31):4820-4822.
9
杨秦梅,崇桂琴.
强直性脊柱炎肾阳虚证研究探析[J]
.针灸临床杂志,2008,24(11):47-49.
被引量:1
10
周利红,李琦,唐中祥.
中医药调控肿瘤信号转导的研究现状与思考[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2(6):77-80.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6
1
王阶,张兰凤,王永炎.
方证对应理论源流及临床研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4,6(4):13-17.
被引量:25
2
李家邦,李瑛,熊国良,李学文,张翔,陈昌华,殷全荣.
肝阳化风证病理生理学基础的进一步研究[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0,5(4):343-346.
被引量:12
3
刘秀清,冯世纶.
《伤寒论》的方证体系初探[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5,1(4):50-52.
被引量:14
4
李刚,梁红娟,张贺龙,苏勤,闵婕,夏天,唐广粮.
四君子汤可促进脾虚大鼠甲状腺激素对胸腺的作用[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6,25(2):28-31.
被引量:10
5
沈自尹.
肾阳虚证的定位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1):50-52.
被引量:223
6
伊藤嘉纪.以五苓散为例论“证”的病理生理.汉方医学,1982,6(11):12-12.
7
王阶,李军,姚魁武,衷敬柏.
冠心病心绞痛证候要素与应证组合研究[J]
.中医杂志,2007,48(10):920-922.
被引量:71
8
朱邦贤.
方剂辨证与方证规范化之我见[J]
.上海中医药杂志,1997,31(11):2-5.
被引量:43
9
任平,黄熙,张莉,王骊丽,刘芳,李月彩.
四君子汤对实验性脾虚大鼠胃排空率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8):596-598.
被引量:65
10
刘喜平,温志强.
半夏泻心方方证及其机理研究述评[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8(7):23-25.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
1
1
胡春萍,桂涛,蔡雪婷,杨杰,曹鹏.
试论中医方证结合研究的发展及意义[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19(10):1117-1118.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4
1
陈建国,李四海,赵磊.
基于粗糙集和遗传算法的中医方证相关性研究[J]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8,35(7):211-215.
被引量:3
2
党赢,张锁,刘钰,师建平,石志强,海日,王小燕,焦雨琦,李月炜.
基于取象比类的病方证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35(7):3290-3292.
被引量:14
3
胡凤林,尚东,李吉彦,于睿,柳偲,娄妮,白长川.
中医方证辨证体系的构建与发展[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20,38(8):125-127.
被引量:9
4
涂雨落,孙克伟,王石中,苏晓岚.
基于气化理论探讨百病“通阳”[J]
.亚太传统医药,2023,19(5):97-101.
被引量:1
1
高钦颖.
中医方证学探述[J]
.陕西中医,1992,13(1):36-37.
被引量:1
2
马娜,王建红.
中医方证现代研究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8):1375-1376.
被引量:1
3
吕爱中,陈小野.
论疾病模型证候化[J]
.医学与哲学,1989,10(3):25-26.
被引量:5
4
邢芳.
黄褐斑的中医辨证治疗体会[J]
.福建中医药,1996,27(2):39-39.
5
周秀,章洪.
辨证论治干眼症80例[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2,26(3):40-41.
被引量:28
6
李才顺,王学智,李振堂.
辨证分型治疗慢性乙型肝炎76例[J]
.河北中医,1992,14(6):28-29.
7
张明元.
痔瘘术后尿潴留的辩证论治[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0(1):33-34.
8
解培勋,梅贤良.
六气与《伤寒论》六经关系初探[J]
.时珍国医国药,2000,11(5):434-434.
9
修宗昌,余绍源,黄穗平.
细胞信号转导理论在脾虚证研究中的应用[J]
.辽宁中医杂志,2003,30(1):7-9.
被引量:5
10
张明泉,郭霞珍,刘晓燕,许筱颖.
从中医时间医学探讨微观结构下的整体性和节律性[J]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5):585-586.
被引量:6
时珍国医国药
2010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