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阴阳五行与四时关系考
被引量: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中国文化中,阴阳四时五行耳熟能详。阴阳五行是符号之象,四时是表述阴阳五行的"物象"。四时唯在"变通",阴阳五行的本质都是气,以"变通"为根本特征,阐释的是事物之间的动态关系。四时是阴阳五行学说结合的中介。《黄帝内经》将阴阳五行学说结合在一起建构中医学理论体系,把阴阳五行学说提到了哲学本体论的高度。
作者
金亨运
潘秋平
机构地区
北京中医药大学
清华大学理学院
出处
《中医研究》
2010年第4期1-3,共3页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Research
关键词
阴阳
五行
四时
分类号
R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3774
同被引文献
115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56
参考文献
8
1
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
2
黎翔凤.管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18-21.
3
苏舆.春秋繁露义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2..
4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5
徐元诰.国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2..
6
高思华.
五行学说之我见[J]
.中医杂志,1994,35(8):493-495.
被引量:16
7
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8
武占江.
四时与阴阳五行——先秦思想史的另一条线索[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6(2):101-106.
被引量:15
二级参考文献
3
1
赵士孝.
《易传》阴阳思想的来源[J]
.哲学研究,1996(8):70-78.
被引量:14
2
印会河,中医基础理论,1986年
3
龙伯坚,黄帝内经概论,1980年
共引文献
3774
1
丁鼎,薛立芳.
试论“谶”与“纬”的区别——兼与钟肇鹏先生商榷[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2):107-110.
被引量:1
2
杨漪柳.
论《列子》对《庄子》寓言的应用[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4):46-52.
被引量:2
3
臧知非.
道家·黄老·秦汉政治实践与学术发展——重读熊铁基先生《秦汉新道家》[J]
.史学月刊,2004(7):81-88.
被引量:3
4
袁林.
中国古代“抑商”政策研究的几个问题[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4):79-83.
被引量:11
5
霍松林,霍建波.
论《孟子》、《庄子》中的孔子形象[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4):10-15.
被引量:9
6
刘飞滨.
文人·儒家思想·游侠精神[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4):54-59.
被引量:4
7
李国锋.
试论汉初对家庭关系的法律调整[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4):129-131.
被引量:3
8
李继明.
论中医外感致病因素[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7(2):51-53.
被引量:3
9
杜学.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中国女子高等教育[J]
.高等教育研究,2004,25(4):90-93.
被引量:10
10
关四平.
论《红楼梦》的“天乐”人生境界[J]
.红楼梦学刊,2004(3):10-19.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15
1
杨超.
先秦阴阳五行说[J]
.文史哲,1956(3):49-56.
被引量:2
2
高兵.
论阴阳观念的起源与发展[J]
.管子学刊,1997(3):26-30.
被引量:14
3
蒋书庆.
起飞的太阳鸟——半坡鱼鸟纹初探[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29(3):98-104.
被引量:4
4
庞朴.
阴阳五行探源[J]
.中国社会科学,1984(3):75-98.
被引量:106
5
何双全.
天水放马滩秦简综述[J]
.文物,1989(2):23-31.
被引量:107
6
冯时.
红山文化三坏石坛的天文学研究——兼论中国最早的圜丘与方丘[J]
.北方文物,1993(1):9-17.
被引量:61
7
陈久金.
阴阳五行八卦起源新说[J]
.自然科学史研究,1986,5(2):97-112.
被引量:40
8
赵光潜.
易经与自然科学[J]
.理论探索,1994(1):21-22.
被引量:1
9
叶德跃.
试述彝族《查姆》中的阴阳五行观[J]
.贵州民族研究,2014,35(10):106-109.
被引量:3
10
张道宗,韩为.
试探四时中的“土”[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3):1-2.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10
1
王树.
中医“阴阳五行”学说探析[J]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0):207-207.
2
郭太品,梁繁荣,任玉兰,杨洁.
《黄帝内经》四时与五脏关系及在针灸中的运用[J]
.中医杂志,2013,54(5):369-371.
被引量:17
3
李黎,杜渐,王昊,邵祺腾,杨秋莉.
中医五态人格的五行配属关系探讨[J]
.世界中医药,2014,9(7):871-873.
被引量:19
4
程红亮,张道宗,胡培佳,王涛,孙培养.
“四时皆有土”学术思想的内涵及临床应用[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1(5):884-887.
被引量:3
5
颜培正,隋雨言,王晓旭,张庆祥.
五味特性与四时人体气机运动的关系探析[J]
.辽宁中医杂志,2017,44(6):1168-1170.
被引量:5
6
尹怡,蔡超产,王超.
四时思维与阴阳五行[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8):3658-3660.
被引量:10
7
王文涛.
《春秋繁露》五行说对《管子》四时五行说的继承与发展[J]
.衡水学院学报,2021,23(6):48-54.
被引量:1
8
王占荣,杨涛,费宇彤,冯兴中.
基于循证和定性方法的阴阳理论溯源[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3,38(10):4984-4987.
被引量:1
9
曹正同,段力,武凤震,宋元泽.
五脏精气盛衰旺时规律探讨[J]
.中医研究,2023,36(10):10-13.
10
郭松伟,张庆祥,孟庆岩,陆柯,李晨.
律历时空观与阴阳四时五行[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4,39(1):95-9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56
1
邓凯烽,毛文倩,陈晓强,罗统安,朱丹萌,朱英,陈日兰.
基于《黄帝内经》三因制宜理论浅析针灸的临床应用[J]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7):70-73.
被引量:2
2
李雯燕,霍全华,王文静,刘佳,周生潮,闫琛.
“宣畅气机法”在疑难杂病中的辨治体会[J]
.兵团医学,2022(3):50-51.
3
Jiayuan Zhang,Tianfang Wang,Jian Du,Rong Yuan,Yangyang Fan,Yemeng Chen,Yan Zhao,Rachel Han,Lihong Zhao.
Correlations between five-pattern personality scores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autonomic nervous response indicators in healthy female college students[J]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2019,6(2):131-137.
4
刘艳,刘小平,张天龙.
骨质疏松症的中医综合治疗及护理的临床研究[J]
.中医临床研究,2013,5(23):87-89.
被引量:3
5
袁宏志.
抓住质量不放松——对改进经济工作的思考[J]
.内蒙古质量技术监督,2000(2):17-18.
6
张景明,陈震霖.
中医学“天人关系”探析[J]
.中医杂志,2013,54(18):1613-1615.
被引量:9
7
罗文舒,钟卫正,翁子梅,胡湘,吴立雄,陈鹏典,于海波,杨卓欣.
从调神和调阴阳角度思考任督二脉在中风病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4):211-212.
被引量:6
8
郑华斌,郭太品,施静,郑晖,李涓,梁繁荣.
国外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RCT试验设计特点分析[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4,0(1):1-5.
被引量:3
9
褚娜利,张新华,方素萍,程艳玲,吴志奎.
应用中医“四时”理论探讨地中海贫血的治疗思路[J]
.中医杂志,2014,55(13):1100-1102.
被引量:4
10
林法财.
基于《黄帝内经》五音理论探析辨证施乐[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12):5535-5537.
被引量:48
1
韩春生,疏欣杨.
柴胡桂枝干姜汤病机浅析[J]
.国医论坛,2010,25(6):8-9.
被引量:3
2
杨清华,黄建军.
肩周炎中医病、证、症名规范化商榷[J]
.中国针灸,2006,26(8):610-610.
被引量:17
3
邱华艳.
高脂血症必须了解的8件事[J]
.医食参考,2013(2):10-10.
4
张征,邹大进.
不可小觑的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J]
.家庭用药,2015,0(3):22-22.
5
王君友.
分析藏象学说结合络病理论诊治心血管疾病的效果[J]
.今日健康,2015,14(1):273-273.
6
谢惠迪.
“象”思维之我见[J]
.中医药文化,2014,9(2):60-61.
被引量:2
7
吉文辉.
释《内经》“以象之谓”之象[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12-15.
被引量:5
8
苏颖.
《素问》“万物象变,气化使然”探析[J]
.吉林中医药,2014,34(11):1090-1092.
被引量:23
9
王鼎,刘忠庶,王玉亭,高荣莲.
从呼和浩特气候变化论“四时五行”[J]
.内蒙古中医药,1994,13(2):34-34.
被引量:6
10
王雪芹,王博.
中药剂量与四性的相关性[J]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7):62-63.
被引量:3
中医研究
201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