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安徽参与长三角发展分工的合作机制研究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从泛长三角形成的客观必然性、长三角区域合作的发展状况及安徽与长三角区域合作的经验等几方面进行了论述,并提出相关对策:"虚""实"结合;加强制度化建设;科学承接产业转移;立足于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克服"瓶颈"因素;发挥非政府组织作用等。
作者
吕连生
机构地区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
出处
《铜陵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53-56,共4页
Journal of Tongling University
基金
安徽省省长课题<安徽参与长三角发展分工的合作机制研究>(编号:SKYQD09-15)部分成果
关键词
安徽
长三角
发展分工
合作机制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1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3
1
程必定.
泛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及政府管理创新[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3(5):133-138.
被引量:29
2
吕连生.
泛长三角的形成与安徽城市群的东向发展[J]
.江淮论坛,2009(1):22-26.
被引量:13
3
张道刚.
泛长三角猜想[J]
.决策,2008(4):12-14.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张道刚.
泛长三角猜想[J]
.决策,2008(4):12-14.
被引量:6
2
程必定.
区域的外部性内部化和内部性外部化——缩小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一种思路[J]
.经济研究,1995,30(7):61-66.
被引量:27
3
宋林飞.
当前长三角发展面临的十大理论与实践问题[J]
.学海,2006(3):16-19.
被引量:12
4
韦伟.安徽与长三角的历史关系和角色定位,安徽省政协材料汇编,2008年5月.
5
骆飞.长三角经济对外辐射情况及展望,安徽省政协材料汇编2008年5月.
6
程必定.长江三角洲与下游地区大城市带及安徽与长三角经济技术合作的前景.战略研究,2008,(1).
7
程必定.关于构建江淮城市群的构想[N].新安晚报,08—06—23.
8
韦伟.建没省会经济圈的若干思考.咨政,2007,(12).
9
于术桐,黄贤金,李璐璐,陈美.
中国各省区资源优势与经济优势比较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17(2):190-195.
被引量:13
10
李广斌,王勇,谷人旭,胡浩.
由冲突到合作:长三角区域协调路径思考[J]
.江淮论坛,2008(4):5-11.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41
1
吕连生.
泛长三角的形成与安徽城市群的东向发展[J]
.江淮论坛,2009(1):22-26.
被引量:13
2
吕连生.
从泛长三角视野谋划合肥滨湖新区发展战略[J]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3):37-40.
被引量:3
3
孙鸿飞.
产业转移趋势与合肥招商引资对策研究[J]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3):50-53.
被引量:3
4
朱俊成.
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合作研究——以武汉城市圈为例[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3):92-97.
被引量:39
5
滕五晓,王清,夏剑霺.
危机应对的区域应急联动模式研究[J]
.社会科学,2010(7):63-68.
被引量:36
6
莫晨宇,辛慧祎,覃宇环.
促进西部地区科学发展的战略研究——基于区域合作的视角[J]
.特区经济,2010(12):199-200.
被引量:2
7
唐飞,周浩.
汽车产业拉动“泛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以安徽省为主要研究区域[J]
.科技创业月刊,2011,24(4):7-9.
8
林建永,陈俊兰,吴永兴.
泛长三角分省市经济概况分析[J]
.发展研究,2011,28(4):21-28.
被引量:1
9
郑德高.
长三角地区转型发展新观察——以安徽省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为例[J]
.城市规划,2011,35(A01):127-131.
被引量:8
10
吕连生.
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大趋势[J]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1(11):10-17.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7
1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z].2010-1-20.
2
肖金成.中国空间结构调整新思路[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3
肖金成等.中国十大城市群[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4
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Z].2010.
5
张予云,于武,杨柏.横向布局中国-泛流域经济带崛起思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01-129.
6
吕连生.
泛长三角的形成与安徽城市群的东向发展[J]
.江淮论坛,2009(1):22-26.
被引量:13
7
程必定.
泛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及政府管理创新[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3(5):133-138.
被引量:29
引证文献
2
1
吕连生.
皖江示范区产业承接战略研究[J]
.铜陵学院学报,2011,10(6):61-64.
被引量:1
2
吕连生,解新为.
皖江示范区建设的问题及对策[J]
.铜陵学院学报,2012,11(5):56-59.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3
1
吕连生.
南京都市圈与安徽崛起的关系研究[J]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2(2):1-4.
被引量:1
2
华克思.
关于开发区转型发展的思考——以皖江示范区为例[J]
.宏观经济管理,2016,0(3):72-74.
被引量:5
3
肖庆玲.
我国开发园区管理体制分析及对皖江城市带的启示[J]
.现代商贸工业,2017,38(2):23-25.
1
茅于轼.
财富如何被消灭[J]
.书摘,2002(5):30-32.
2
茅于轼.
财富如何被消灭?[J]
.大经贸,2001(1):18-21.
3
钟玉文,吴昕春.
基于政府合作视角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安徽参与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为例[J]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29(4):65-68.
被引量:1
4
杜雨思.
浅谈亚当·斯密分工理论在当今社会的消极影响[J]
.时代金融,2014(6Z):43-43.
5
关秀丽.
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研究[J]
.台湾工作通讯,2003(2):32-33.
被引量:1
6
汪仲元,宿希强.
物联网“链接”传统产业[J]
.中国质量万里行,2011(6):49-51.
7
立足职能转变走出一条虚实结合的新路子[J]
.宏观经济研究,1989(11):66-68.
8
郭兆泽.
华西村的辩证思维[J]
.唯实,1995(6):21-22.
9
张兵,李翠莲.
墨西哥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研究[J]
.亚太经济,2011(5):67-71.
被引量:2
10
杨立勋.
深圳市异地工业园合作机制研究[J]
.特区经济,2008(6):21-24.
被引量:1
铜陵学院学报
2010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