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气候条件对小麦各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根据济源市光、热、水等气象因素与小麦各生育期适宜气象指标的对应关系,确定济源市小麦的各生育阶段。通过分析济源市小麦各生育期可能出现的异常气候条件和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气象灾害,以指导农民朋友根据小麦不同生育期可能出现的异常气象灾害,有针对性地加强麦田管理,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确保小麦高产稳产。
作者
卫志祥
黄莎莎
张会金
陈兴周
卫方芳
机构地区
济源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济源市气象局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11年第1期69-70,共2页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关键词
气候条件
生育期
产量
影响
分析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9
同被引文献
143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39
参考文献
2
1
陈英慧,王志强.
气候变化对冬小麦播期的影响[J]
.河南气象,2005(1):33-34.
被引量:24
2
牛丽玲,马焕香,武文安,张冉,郝新.
气候变暖对冬小麦适宜播种期的影响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003-1004.
被引量:24
二级参考文献
2
1
许昌焱.农业气象指标大全[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
2
陈英慧,宋建玉,房稳静.
气温变化对冬小麦生育的影响[J]
.河南气象,2003(1):30-31.
被引量:13
共引文献
39
1
周冉,尹钧,杨宗渠.
播期对两类小麦群体发育和光合性能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4):148-153.
被引量:34
2
李月华,冯立辉,刘强,侯大山,李霞,薛胜月.
冀中麦区小麦适宜播种期研究[J]
.河北农业科学,2008,12(11):1-3.
被引量:8
3
李彤霄,赵国强,李有.
河南省气候变化及其对冬小麦越冬期的影响[J]
.中国农业气象,2009,30(2):143-146.
被引量:54
4
刘万代,杜沛鑫,尹钧,陈现勇.
播期对豫麦49-198群体质量和产量性状的影响[J]
.江西农业学报,2009,21(5):7-9.
被引量:8
5
李大军.
气温变化对小麦最佳播期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09(11):164-164.
6
吉奇,吴英杰,黄作顺,魏军.
本溪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特征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8):8590-8594.
被引量:6
7
陈素英,张喜英,毛任钊,王彦梅,孙宏勇.
播期和播量对冬小麦冠层光合有效辐射和产量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9,17(4):681-685.
被引量:90
8
李宁,翟志席,李建民,段留生,李召虎.
播种期和密度对不同穗型小麦品种荧光动力学参数及产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2009,24(B12):199-204.
被引量:20
9
余四平,牛鑫,杨洪强,张少澜,段国辉,马飞,李瑜.
不同播期对洛旱6号分蘖成穗及其产量的影响[J]
.江西农业学报,2010,22(3):37-38.
被引量:2
10
李宁,段留生,李建民,翟志席,李召虎.
播期与密度组合对不同穗型小麦品种花后旗叶光合特性、籽粒库容能力及产量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2010,30(2):296-302.
被引量:55
同被引文献
143
1
郑凤英,彭少麟.
几种数量综述方法的介绍与比较[J]
.生态科学,2001,20(4):73-77.
被引量:7
2
秦大河,丁一汇,苏纪兰,任贾文,王绍武,伍荣生,杨修群,王苏民,刘时银,董光荣,卢琦,黄镇国,杜碧兰,罗勇.
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评估(I):中国气候与环境变化及未来趋势[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5,1(1):4-9.
被引量:308
3
刘婷,贾志宽,张睿,郑甲成,任世春,杨宝平,聂俊峰,刘艳红,王海霞.
秸秆覆盖对旱地土壤水分及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7):68-76.
被引量:62
4
李长军,刘焕彬.
山东省气候变化及其对冬小麦生产潜力的影响[J]
.气象,2004,30(8):49-53.
被引量:21
5
伏洋,张国胜,颜亮东.
气候变化对青海省种植业的影响及适应对策[J]
.中国农业气象,2004,25(3):11-14.
被引量:32
6
于舜章,陈雨海,周勋波,李全起,罗毅,于强.
冬小麦期覆盖秸秆对夏玉米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及产量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2004,18(6):175-178.
被引量:111
7
岳尧海,周小辉,杨贤成,任军,刘俊英.
夏玉米产量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玉米科学,2004,12(4):21-22.
被引量:64
8
周锁铨,缪启龙,吴息,吴战平,于俊伟,刘益兰.
日照百分率的小网格分析方法[J]
.气象科学,1993,13(2):201-210.
被引量:11
9
马焕香,武文安,赵洪山,郝茂生,于传策.
冬小麦抽穗扬花期低温的影响[J]
.山东气象,2002(3):35-36.
被引量:6
10
陈英慧,王志强.
气候变化对冬小麦播期的影响[J]
.河南气象,2005(1):33-34.
被引量:24
引证文献
11
1
胡园春,安广池,杨宁,李全景,崔云鹏.
主要气象因子与冬小麦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农学学报,2020,10(2):92-95.
被引量:9
2
马光旭.
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春小麦种植的气候条件分析[J]
.农业灾害研究,2020(3):97-98.
被引量:2
3
张立伟,延军平,李旭谱,李敏敏.
黄土高原地区冬、春小麦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度评价[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3,31(4):214-223.
被引量:6
4
毛婧杰,李广.
陇中地区降水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J]
.草业科学,2014,31(2):290-295.
被引量:7
5
何可杰,庞翻,杨婷婷,张峰,王均强.
宝鸡粮食作物产量与气候条件分析[J]
.陕西农业科学,2015,61(3):67-69.
被引量:4
6
杨志刚,张耀武,宋浩胜,田杰英.
抽穗扬花期及灌浆期温度对新疆兵团第一师四团小麦产量的影响[J]
.农业科技通讯,2016(7):166-168.
7
康建萍,王玉秋.
2010年济宁市小麦种植的气候条件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16(12):260-260.
8
景小平,唐卷,陆见光,汤永禄.
不同耕作方式下气候条件对冬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基于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的分析[J]
.西南农业学报,2017,30(1):53-57.
被引量:3
9
常耀杰,刘敏,王文忠,马明璐,范耀秀.
文水县气候变化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7,31(6):123-129.
被引量:3
10
范园园,吴海梅,逄蕾,路建龙,夏博文,杨旭海.
基于Meta分析评价秸秆覆盖对我国北方半干旱区不同生态区域小麦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2020(4):143-149.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39
1
李文婕,焦仕军,李荣.
气候变化对民和县冬小麦的影响分析[J]
.青海农林科技,2018(4):6-11.
被引量:2
2
李响,钱敏蕾,徐艺扬,陆君,王祥荣,谢玉静,樊正球.
基于区域气候与城市发展耦合模型的气候变化适应度评价——以上海市为例[J]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54(2):210-219.
被引量:6
3
雷娟娟,闫丽娟,李广,聂志刚,王钧,董莉霞.
基于APSIM模型小麦生育期需水量的模拟分析[J]
.草业科学,2016,33(5):871-877.
被引量:8
4
景小平,唐卷,陆见光,汤永禄.
不同耕作方式下气候条件对冬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基于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的分析[J]
.西南农业学报,2017,30(1):53-57.
被引量:3
5
王芳,程宏波,李瑞,柴雨葳,陈玉章,常磊,黄彩霞,柴守玺.
秸秆带状覆盖对旱地冬小麦土壤温度及产量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2017,37(6):777-785.
被引量:21
6
任新庄,闫丽娟,李广,聂志刚,王钧,罗永忠.
陇中旱地春小麦产量对降水与温度变化的响应模拟[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8,36(3):125-129.
被引量:15
7
刘诚,孙志鹏,季振义,王刚.
不同耕作方式下气候条件对小麦条锈病的影响——基于面板数据极大似然分位回归模型的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8,36(5):605-610.
被引量:1
8
钱智勇,张文,李芳芝.
基于综合效益评价模型的蚌埠市新能源公交评价系统研究[J]
.青年与社会,2020(18):174-175.
9
朱统泉,宋全昊,孟祥锋.
不同生长因素变化对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驻马店市近10年小麦生产情况为例[J]
.作物杂志,2020(6):80-88.
被引量:6
10
郑方,徐青,马力文,张学艺.
宁夏马铃薯产量形成的关键影响气象因素分析[J]
.陕西农业科学,2020,66(11):50-56.
被引量:4
1
郑伯伟.
福州市瓜后稻的高温危害与防御对策[J]
.福建农业科技,2004,35(3):4-5.
2
吕建方,汪显跃,郭方友.
异常气候条件下稻飞虱发生情况及防治对策[J]
.安徽农学通报,2005,11(7):75-75.
3
肖晓华.
农药药害及其防控[J]
.南方农业,2007,1(1):90-91.
被引量:5
4
黑龙江省科学指导抗灾夺丰[J]
.黑龙江粮食,2016(6):4-4.
5
于显,周国华,于国军.
凌源市1995年玉米减产因素分析[J]
.辽宁气象,1996(3):22-23.
6
曲耀训.
极端天气对化学除草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
.农药市场信息,2011(5):37-37.
7
陈轶,谭才洪.
2008年阶段性气候特征对水稻病虫害的影响[J]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5):166-167.
8
孙波,费凤艳,王莉红,王树茂,陈希桥,张健华.
玉米多穗的原因及防治[J]
.农村科学实验,2007(7):9-9.
9
孙福来,刘京涛,王文凤.
滨州市小麦叶枯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J]
.农药,2002,41(4):39-39.
被引量:1
10
苏建权.
大中农场水稻抵御低温寡照气候的措施及成效[J]
.现代农业科技,2014(23):87-87.
安徽农学通报
201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