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震后新生:羌区学校教育重建中的问题及思考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羌区学校教育重建不仅要解决地震中出现的显性的硬件破坏问题,更要抓住重建契机,整合地震带来的教育资源,解决震前即已存在的民族教育脱离民族社区文化难题。基于实地调查,本文针对重建进程中的局限,提出整合教育资源,启发羌族文化主体意识,重新思考学校与社区关系,以使学校教育能够切合民族文化生态、充分发挥教化功能。
作者
王攀攀
机构地区
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
出处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4期23-26,共4页
Journal of Aba Teachers College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汶川地震的教育人类学研究"(09XJC880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关键词
羌区学校
汶川地震
教育重建
分类号
G750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0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189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12
1
龚波,杨熙.
关于震区灾后教育重建的理性审视[J]
.中国教育学刊,2008(11):9-12.
被引量:4
2
刘玉琼.
地震灾区教育重建的思考[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24(3):99-103.
被引量:3
3
朱涛.李抒青.台湾921震突重建的启示之二:"新校园运动"[D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e53b7301009n7Ehtml,2008-05-29.
4
陈春勤.
羌族教育现状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
.民族教育研究,2000,11(1):66-68.
被引量:7
5
王媛.
羌族文化生态的保护与发展——以四川省汶川县布瓦村为例[J]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7(3):12-15.
被引量:4
6
石中英.教育学的文化性格[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98-107.
7
曾本友.
震区羌族教育重建与跨跃的突破口[J]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5(4):38-40.
被引量:2
8
博尔诺夫.教育人类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2.
9
纳日碧力戈.
灾难的人类学辨析[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9(9):11-13.
被引量:20
10
庄孔韶.人类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339-352.
二级参考文献
20
1
蔡文君,杜学元.
羌族民俗与羌族教育[J]
.贵州民族研究,2005,25(6):197-202.
被引量:6
2
羌族教育发展史简述[J]
.民族教育研究,1996,7(3):29-35.
被引量:4
3
张利洁.
现代化进程中西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调适[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5):44-48.
被引量:19
4
张诗亚.
多元文化与民族教育价值取向问题[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6):97-97.
被引量:22
5
朱永新.灾后教育重建的若干问题[EB/OL].(2008-06-05)[2008-07-02].http://hi.baidu.com/zypl2_/blog/itern/5228d61353be9d26dc5401ed.html.
6
教育部.教育系统做好灾区师生安置和恢复重建准备工作的方案[N].中国教育报,2008-05-27(2).
7
教育部.中央教科所发挥自身优势确定汶川地震灾后教育重建工作方案[EB/OL].(2008-06-19)[2008-07-15].http://www.cnier.ac.cn/snxx/ysyw/snxx_20080619194026_5680.html.
8
杨华丽.教育厅部署10项措施确保灾后教育重建[EB/OL].(2008-06-18)[2008-08-11].http://www.scol.com.cn/nsichuan/fffy/20080618/2008618144308.htm.
9
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做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EB/OL].(2008-07-04)[2008--08-11].http://www.gov.cn/zwgk/2008-07/04/content_1036351.htm.
10
教育部.地震灾区所有学校2年内搬入永久性建筑[N].北京青年报,2008-07-09(2).
共引文献
189
1
郝德.
人的存在方式与教育的乌托邦品质[J]
.高等教育研究,2004,25(4):7-11.
被引量:59
2
孙福万.
远程教育的空间观——从人类学的观点看[J]
.现代教育技术,2005,15(2):25-28.
被引量:4
3
靖国平.
论人受教育之必要性、可能性和超越性[J]
.江西教育科研,2006(1):9-11.
4
李芒,郑葳.
信息化学习方式的历史审视[J]
.电化教育研究,2006,27(5):3-9.
被引量:9
5
石隆伟.
哲学视野下的方法论与比较教育研究[J]
.比较教育研究,2006,27(6):14-18.
被引量:6
6
宋兵波.
教育研究的性质是什么——兼与王洪才教授商榷[J]
.教育学报,2006,2(3):19-22.
被引量:10
7
蓝希瑜,杜慧.
赣南畲族传统教育颓变的原因分析[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27(4):60-62.
被引量:10
8
赵静静,徐新民.
论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J]
.教育探索,2007(1):26-27.
被引量:5
9
张勇.
道德的自发联属性与道德学习意义探究[J]
.江西教育科研,2007(2):27-29.
10
眭依凡,陈丽英.
生命教育理念下的教师管理[J]
.江西教育科研,2007(3):64-66.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6
1
朴刚.
东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及其对体育的促进作用[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29(3):43-45.
被引量:9
2
李宝玉.
新课程下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5):89-91.
被引量:12
3
赵昌毅.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J].民族教育研究,2001,(1).
4
王卓,崔乐泉.
对我国优秀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知识产权制度兼容与互动的研究[J]
.体育科技,2012,33(3):4-8.
被引量:9
5
张厚福.
优秀传统民族体育项目的知识产权保护[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34(4):64-66.
被引量:19
6
刘吉昌.
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及功能[J]
.贵州民族研究,1999,19(2):65-69.
被引量:26
引证文献
1
1
陈勇.
体育教育对传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发展作用的研究——以汶川地震灾区为例[J]
.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0(A07):129-13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陈远航,范本祁.
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现状及发展策略[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34(10):138-139.
被引量:2
2
洪圣达.
体育教学中少数民族体育运动的物理原理[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4,0(A12):38-39.
被引量:3
1
曾本友.
震区羌族教育重建与飞跃的突破口[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24(12):8-10.
2
朱晟利.
震后羌区学校保护羌族文化的意义及途径[J]
.民族教育研究,2009,20(2):68-71.
被引量:14
3
关于震后职业教育重建的建议[J]
.职业教育研究,2008(8):153-153.
4
刘铁芳.
乡村教育重建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J]
.青年教师,2011(7):34-35.
5
当代中国成人教育:批判与重建——基于社会变革的视角[J]
.职教论坛,2014,30(10):63-63.
6
余祖文,谭维奇,吴何珍,李进恩,张鹏顺.
安徽省建设职教大省存在的若干问题及思考[J]
.职业教育研究,2009(1):7-8.
被引量:1
7
程宜康.
当前教学若干问题及思考[J]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1998,9(1):18-22.
8
蒋霞.
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
.科学咨询,2008(13):20-20.
被引量:4
9
丰娴静.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及思考[J]
.课程教育研究,2015,0(34):163-164.
10
夏春林.
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及思考[J]
.都市家教(上半月),2013(8):128-129.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