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有机质数量和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水土流失破坏了土地资源,使山区土层变薄,质地变粗,土壤结构破坏,肥力降低。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将会减少土壤侵蚀的强度,增加土壤的蓄水保土能力,从而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使水土资源得到永续利用。
作者
李海燕
机构地区
吉林省白山市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办公室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0年第22期9-11,共3页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 Equipment
关键词
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措施
土壤有机质
分类号
S153.62 [农业科学—土壤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2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33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11
1
杨瑞珍.
我国耕地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措施[J]
.水土保持通报,1994,14(2):32-36.
被引量:24
2
申洪源,解立堂.
我国水土流失问题及对策[J]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1,23(6):72-74.
被引量:5
3
焦居仁,刘震,沈雪建.
西部大开发与水土保持[J]
.中国水利,2000(7):22-24.
被引量:1
4
张国红.
我国水土流失现状及其治理对策的探讨[J]
.林业资源管理,1999(5):30-33.
被引量:16
5
辛长爽,郝介江,董智凭.
我国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对策研究[J]
.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2003,14(2):10-13.
被引量:4
6
熊星灿.
中国水土流失危机对策初探[J]
.重庆工学院学报,2001,15(1):88-91.
被引量:3
7
吴绳聚,刘新宇,刘文环,刘春祥,杨双,沈广来.
发展水土保持林,从根本上控制水土流失[J]
.防护林科技,1997,10(4):20-24.
被引量:1
8
曾庆利,岳中琦,杨志法,张西娟.
谷坊在泥石流防治中的作用——以云南蒋家沟2条支沟的对比为例[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17):3137-3145.
被引量:33
9
陈桂波,刘艳军,吴立军.
浅谈水平梯田在水土保持中的作用[J]
.吉林水利,2001(9):22-22.
被引量:7
10
尹迪信,唐华彬,朱青,李裕荣,李登美,梁大超.
植物篱逐步梯化技术试验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2001,15(2):84-87.
被引量:49
二级参考文献
32
1
韦方强,胡凯衡,崔鹏,陈杰,何易平.
蒋家沟泥石流堵江成因与特征[J]
.水土保持学报,2002,16(6):71-75.
被引量:19
2
杨瑞珍.
我国耕地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措施[J]
.水土保持通报,1994,14(2):32-36.
被引量:24
3
吴绳聚,孟昭福,李兴业,刘文环,刘新字,刘春祥.
试论黑龙江省土壤侵蚀与防治对策[J]
.防护林科技,1995,8(2):32-34.
被引量:2
4
段巧甫.
水土保持是保护和持续利用水土资源的基础工程[J]
.水土保持科技情报,1995(1):1-3.
被引量:4
5
王裕宜,张军,严璧玉.
泥石流侵蚀过程中应力特征的分析研究──以云南蒋家沟为例[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6,7(2):12-20.
被引量:12
6
蔡国强 王贵平 等.黄土高原,小流域侵蚀产沙过程与模拟[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4.1-2.
7
施雅风 黄鼎成 等.中国自然灾害灾情分析与减灾对策[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11.359-378.
8
国家林业局.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林业专题)[M].国家林业局,1998..
9
水利部.全国生态建设计划水土保持专项规划(1991-2050年)[M].,1994..
10
姜春云.在全国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现场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M].,1997..
共引文献
133
1
陈晓龙.
谷坊结构作为山区高速公路弃渣场的设计理念——以昭通至西昌高速公路为例[J]
.四川建筑,2019,0(6):95-97.
2
李映波.
边坡水土流失的治理方法[J]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3):36-38.
被引量:1
3
孙辉,唐亚,谢嘉穗.
植物篱种植模式及其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J]
.水土保持学报,2004,18(2):114-117.
被引量:51
4
范淑英,吴才君.
野葛对红壤坡地水土保持和改良土壤效应的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2004,18(1):141-143.
被引量:20
5
杨一松,王兆骞,陈欣,张如良.
南方红壤坡地不同利用模式的水土保持及生态效益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2004,18(5):84-87.
被引量:30
6
李艳芳.
我国土地退化的成因与防治法律制度的完善[J]
.环境保护,2005,33(2):24-27.
被引量:8
7
姚小华,罗细芳.
坡耕地植被恢复中生态经济型植物篱应用及其展望[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5,27(2):294-298.
被引量:6
8
卢喜平,史东梅,吕刚,蒋光毅.
紫色土坡地果草种植模式的水土流失特征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2005,19(2):21-25.
被引量:29
9
董骁勇,李春艳.
由人类活动引发的自然灾害对黑龙江省环境的影响[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5,30(3):62-65.
被引量:2
10
马文杰,冯中朝.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与耕地流失的关系研究[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26(5):353-357.
被引量:28
同被引文献
9
1
段海侠,李靖.
莫古沟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及效益分析[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A02):223-225.
被引量:4
2
杨秀才,徐溧伶.
赫章县水土保持生态产业建设模式[J]
.珠江现代建设,2011(4):25-25.
被引量:2
3
王丽清,张利.
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分析[J]
.科技资讯,2011,9(23):89-89.
被引量:7
4
李林,李敏,梁情.
邹城市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成效与建议[J]
.山东水利,2011(8):14-15.
被引量:2
5
许武德.
论水土保持植物措施[J]
.东北水利水电,1991(7):22-24.
被引量:3
6
王略,屈创,赵国栋.
基于中国土壤流失方程模型的区域土壤侵蚀定量评价[J]
.水土保持通报,2018,38(1):122-125.
被引量:24
7
陈曜,黄伟军,刘飞.
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方法研究[J]
.水利建设与管理,2021,41(1):19-25.
被引量:7
8
张小霞.
浅谈遥感技术在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应用[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21(8):24-25.
被引量:4
9
程冬兵,刘士余.
生物措施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探讨[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4):144-146.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3
1
王志逸.
基于水利工程施工设计对水土保持工作的影响[J]
.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42(1):133-134.
被引量:5
2
张平.
山地梨园水土保持技术研究[J]
.湖南水利水电,2014(4):79-80.
3
朱骊,程建敏,陈娟,任小龙.
长江区域无锡段沿江土壤质量研究及水土流失变化分析[J]
.亚热带水土保持,2024,36(1):39-43.
二级引证文献
5
1
朱玉峰,张亮.
水利工程施工中水土流失特点及水保措施[J]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4,0(21):40-41.
被引量:8
2
詹锐生.
广东省水利工程弃渣场水土保持设计探讨[J]
.亚热带水土保持,2016,28(1):57-60.
被引量:4
3
车金玲,王海涛.
水利工程水土保持与景观恢复设计[J]
.水利技术监督,2016,24(4):87-89.
被引量:11
4
张艳娟.
农田水利施工中的水土保持工作[J]
.江西建材,2017(22):132-132.
被引量:4
5
魏修英.
水利工程建设中水土流失的特点及保持措施[J]
.华东科技(学术版),2017,0(9):154-154.
1
胡宗达,叶充,胡庭兴.
扁穗牛鞭草生长状况及其对土壤养分的影响[J]
.水土保持研究,2008,15(2):120-123.
被引量:4
2
王志伟.
彰武县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对策[J]
.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42(4):227-228.
被引量:3
3
刘宏伟.
黑龙江省少、免耕技术模式[J]
.农民致富之友,2006(9):9-9.
被引量:1
4
闫玉芹,杨树山,孙凤海,康洪庆.
玉米合理耕层构建与深松整地技术[J]
.农村科学实验,2010(9):13-13.
被引量:7
5
卢滇.
龙岩地区水土流失现状及其防治对策[J]
.福建水土保持,1993(2):31-34.
6
王青杵,王改玲,石生新,庄丽,孙泰森.
晋北黄土丘陵区不同人工植被对水土流失和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2012,26(2):71-74.
被引量:29
7
张如良,许瑞芳.
兰溪市水土流失危害及防治措施[J]
.浙江水利科技,2000,28(5):44-45.
被引量:5
8
桐柏县着力营造秀美山川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J]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2,0(1):2-2.
9
张慧华,李卫敏.
小麦秸秆还田的培肥效果[J]
.新疆农业科技,2005(3):39-39.
10
曹可疑,曾荣耀.
丘陵区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小麦后期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南方农业,2016,10(21):4-6.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0年 第2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