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09年 Henderson 使用“酸碱平衡”一词。1917年 Van Slyke 等对酸中毒进行研究,认为血浆中 HCO_3^-或 CO_2含量为判断代谢性紊乱的指标。1956年 Astrup 发明 pH 平衡仪之后,经过充实和完善之后,六十年代对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和酸碱失衡的判断,才得到迅速的发展。1977年 Oh 和Emmett 分别提出阴离子隙(AG)的概念。1980年 Narins 等首先提出酸碱失衡预计代偿公式,并在临床应用,使酸碱失衡的判断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出处
《四川医学》
CAS
1990年第2期95-98,共4页
Sichuan Medical 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