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杨时“中庸”的道德形上论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杨时的哲学思想核心在"中庸"思想,杨时"中庸"思想以天理为超越的形上根据,认为,天命即性即理且完备于物我,而且是涵盖了一切儒家德目的"德性"之体(也即是"诚"),成就"德性"之过程和行为之道则是"诚意"。他以天人一体的思维模式对儒家道德作形上思辨,不仅确立了儒家道德的必要性、可为性、自律性,而且由此进发凸显儒家道德修养以"诚意"为根本。
作者
包佳道
机构地区
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
出处
《学习与实践》
CSSCI
2011年第3期130-135,共6页
Study and Practice
关键词
杨时
“中庸”道德形上论天理
“诚意”
分类号
B244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47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6
1
宋·杨时.《杨时集》,林海权点校,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
2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33页.
3
宋·朱熹.《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94年.
4
宋·朱喜删定.《中庸辑略》,《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98册,经部八,四书类,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5
清·黄宗羲原本,全祖望修定.《龟山学案》,《宋元学案》(陈金生、梁运华点校)卷25,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947页.
6
何乃川,张培春.
简论杨时的理一元论思想[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34(4):66-70.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47
1
李乐.
“明道”--理学大师朱熹的编辑追求[J]
.编辑之友,2008(3):78-80.
被引量:3
2
徐文涛.
自觉的生命史观——孔子历史哲学思想探析[J]
.孔子研究,2008(6):30-41.
被引量:3
3
陈中浙.
论荀子的“上下俱富”思想[J]
.孔子研究,2008(6):52-55.
4
王言法.
论《大学》与大学的关系[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45-51.
被引量:2
5
王楷.
荀子诚论发微[J]
.中国哲学史,2009(4):64-71.
被引量:5
6
庞玉艳.
孔子美善思想探讨[J]
.文学界(理论版),2010(6):190-191.
7
王楷.
荀子养心说新探——一种精神修持理论视域下的考察[J]
.伦理学研究,2010(6):40-45.
被引量:1
8
孙兴义,张国庆.
孟子诠释思想再探索[J]
.文艺理论研究,2011(2):25-32.
被引量:2
9
赵国利.
致良知:王阳明哲学思想的正法眼藏[J]
.求索,2012(5):154-156.
被引量:1
10
赖萱萱.
祖先崇拜的生命超越观[J]
.世界宗教文化,2012(2):68-72.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3
1
卢广森.
杨时哲学思想简论[J]
.中州学刊,1986(6):55-57.
被引量:1
2
黎昕.
杨时略论[J]
.东南学术,1990(3):47-52.
被引量:3
3
宋·杨时.杨龟山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
引证文献
2
1
包佳道.
反求己身:杨时的格物路径[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8):94-97.
被引量:2
2
黄艳娜.
杨时哲学体系概况[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3,29(9):9-10.
二级引证文献
2
1
邹锦良.
杨时研究:四十年学术史回顾与展望[J]
.船山学刊,2014(2):136-141.
2
包佳道.
道学社会化——杨时道学的精神旨归[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3(6):16-20.
被引量:1
1
张兵.
儒家道德自我修养的理想境界──“从心所欲不逾矩”[J]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9(1):18-20.
2
蒋方舟.
关于“善”的10个难题[J]
.云南教育(视界),2013(7):46-48.
3
任重.
论曾参的儒学思想及其成就[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1(2):93-96.
4
杜杰.
儒家道德修养的方法[J]
.理论界,2006(10):154-156.
被引量:1
5
张法魁.
“仁”·与·“讱”[J]
.道德与文明,1983(2):32-32.
6
高伟浓.
试论儒家道德修养理论精华的继承与发展[J]
.东南亚研究,1996(1):47-51.
7
刘晓筝.
从《四书》看儒家道德修养与道德教育思想[J]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2(5):59-61.
被引量:1
8
范文学.
西方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转向[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0(2):15-17.
9
鲍红,胡新晶.
论“时”——《周易》“时”的哲学浅析[J]
.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115-116.
被引量:1
10
王永祥.
《论语》之“敬”范畴研究[J]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3(4):140-142.
被引量:1
学习与实践
201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