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以人为本:高校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高校课程是为人而设、由人而为的实践活动。强调生命回归与主体意识,整合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超越固定课程内容,实行人性化管理,是高校课程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作者
周芬芬
熊春林
周杰
机构地区
湖南农业大学
出处
《高等农业教育》
2010年第12期52-55,共4页
Higher Agricultural Education
基金
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校级教改立项项目(177)系列成果
关键词
以人为本
高校课程
建设
价值取向
分类号
G642.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7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585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朱大伟,卢立涛.
谈以人为本的学校课程管理[J]
.教育探索,2003(9):13-15.
被引量:4
2
母小勇,靳艳芬,刘红.
高等学校课程:回归和完善生命[J]
.教师教育研究,2007,19(5):1-7.
被引量:4
3
胡塞尔.现象学与哲学的危机[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4
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和超验现象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5
冯建军.
教育现代性的反思与批判[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69-74.
被引量:38
6
杨叔子.
是“育人” 非“制器”——再谈人文教育的基础地位[J]
.高等教育研究,2001,22(2):7-10.
被引量:452
7
毛建国.
职业学校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关系[J]
.职业技术教育,2001,22(3):14-17.
被引量:41
8
赫斯特.博雅教育与知识的性质[A].吴棠校.翟葆奎.教育学文集·智育[C].张云高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95.
二级参考文献
27
1
刘旭.
当前大学课程改革的几点反思[J]
.高等教育研究,2004,25(4):83-85.
被引量:50
2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北京:三联书店,1987..
3
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4
阎立钦.培养创新能力推动素质教育[J].教育研究,1999,10.
5
兰邦华 以人为贵.以人为本的管理艺术[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8.
6
[2]霍克海默,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7
[6]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和超验现象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8
[8]车玲玉.主体性与人的存在[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
9
[12]弗莱德·R·多尔迈.主体性的黄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10
[13]让一弗·利奥塔,等.后现代主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共引文献
585
1
卢浩宇,刘宇.
突发公共事件下高校人文教育的逻辑机理与实践路向[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34):1-1.
2
金楠.
教育现代性视阈下的梁漱溟文化哲学反思[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2,38(11):93-99.
3
倪雄飞.
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推进路径研究[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4):12-16.
被引量:1
4
刘献君.
文化素质教育的辛勤开拓者——深切怀念原华中理工大学校长杨叔子院士[J]
.高等教育研究,2022,43(12):1-6.
5
高志冲.
是'育人'非'制器'——再谈人文教育的基础地位[J]
.区域治理,2018,0(32):123-123.
6
孙夏夏.
工科学生人文素养提升中影视鉴赏课程的应用[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27):57-58.
7
张春荣,田瑞兰.
人文关怀:增强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关键[J]
.中国成人教育,2007(22):47-48.
被引量:9
8
陈得媛.
全人教育理念下大学图书馆的角色转换和功能拓展[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54(S1):22-24.
被引量:5
9
储光存.
高职教育片面重视技能培养的原因及其弊端分析[J]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7(z1):76-77.
被引量:1
10
孙广玉.
关于高校德育实效问题的探讨[J]
.党史文苑,2004(4):108-110.
同被引文献
5
1
曹兵,赖声渭,宋丽华.
“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
.中国林业教育,2005,23(3):55-56.
被引量:14
2
赵桂玲,刘明国,陆秀君,崔建国,高国平,董胜君.
森林培育学实践教学创新体系构建及实现初探[J]
.中国林业教育,2005,23(4):16-18.
被引量:16
3
沈国舫.森林培育[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4
齐晓花,陈学好.
农科应用性专业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草本园艺植物栽培学为例[J]
.高等农业教育,2011(3):56-58.
被引量:5
5
王乃江,赵忠,王娟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森林培育学”课程建设措施与成效[J]
.中国林业教育,2011,29(6):64-67.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1
1
李荣,宋于洋,胡晓静.
应用型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J]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6(B12):154-156.
1
余军.
向生命回归——创新写作之我见[J]
.教育艺术,2004(9):37-38.
2
李凤梅.
用心观察,写好作文[J]
.小学生(教学实践),2011(1):38-38.
3
龙飞.
呼唤,让生命回归[J]
.上海科学生活,2001(7):70-73.
4
张月梅.
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回归[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3(4):134-135.
5
黄惠华.
观察:学生习作生命回归之路[J]
.新课程研究(上旬),2011(8):144-145.
6
朱国军.
让体育教育回到生命的起点[J]
.科教文汇,2009(10):86-86.
被引量:2
7
黄晖.
使用语文新教材的体验和反思[J]
.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2(13):30-30.
8
冯晓霞.
教育制度的生命回归——以新建本科院校青年女教师为视角[J]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95-98.
被引量:1
9
万再华.
数学课:学生个性飞扬的天空[J]
.新课程研究(上旬),2008(2):70-71.
10
韩建爱.
让“绿色语文”回归课堂[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0(12):11-12.
高等农业教育
2010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