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加工工艺对红茶品质的影响及新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综述了加工工艺对红茶品质成分形成的影响,以及近年来国内外应用于红茶加工中的新技术,并对红茶加工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做了相应探讨。
作者
徐明珠
陈玉琼
机构地区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茶叶加工》
2010年第4期33-35,共3页
China Tea Processing
关键词
红茶
加工工艺
品质
新技术
分类号
TS27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8
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318
同被引文献
180
引证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85
参考文献
20
1
李家贤,黄华林,何玉媚.
高茶黄素品种鲜叶化学组分与红茶品质特征指标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2008,35(8):105-106.
被引量:16
2
王新超,许玫,陈亮,杨亚军,姚明哲,虞富莲,王平盛.
优质红碎茶资源的鉴定与筛选[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5,6(3):262-265.
被引量:42
3
Ramaswarny Ravichandran, Ramaswamy Parthiban. The im-pact of processing techniques on tea volatiles[J].Food Chem- istry, 1998,62(3):347-353.
4
黄建琴,王文杰,丁勇,袁自春,王烨军,胡善国,叶靖.
冷冻萎凋对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J]
.中国茶叶,2005,27(2):18-19.
被引量:41
5
袁弟顺,林丽明,金心怡,孙云.
冰冻对工夫红茶发酵及水浸出物泡出速率的影响[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0(5):437-439.
被引量:22
6
Thomas Muthumani, RS Senthil Kumar, Studies on freeze- withering in black tea manufacturing [J]. Food Chemistry, 2007,(101): 103-106.
7
王复.
广谱电磁波辐射萎凋叶提高红茶品质试验报告[J]
.贵州茶叶,1995(3):29-33.
被引量:11
8
顾谦,严洁,谢长征.
提高红碎茶品质的新探索——增压处理茶萎凋叶的研究报告[J]
.中国茶叶加工,1995(1):17-20.
被引量:13
9
方世辉,王先锋,汪惜生.
不同发酵温度和程度对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J]
.中国茶叶加工,2004(2):19-21.
被引量:88
10
Martin Obanda, P Okinda Owuor, Richard Mang'ok. Changes in the chemical and ser.sory quality parametem of black tea due to variations of fermentation time and tem- perature[J].Food Chemistry, 2001,(75):395-404.
二级参考文献
38
1
李辉.
红茶发酵技术研究进展[J]
.蚕桑茶叶通讯,2001(2):21-23.
被引量:33
2
黄丽,孙远明,潘科,陈柏暖,梁棣文,谌国莲,余红英.
超高压处理对荔枝果肉中两种酶和可溶性蛋白的影响[J]
.高压物理学报,2005,19(2):179-183.
被引量:22
3
李大祥,宛晓春,杨昌军,王华.
茶儿茶素氧化机理[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6,18(1):171-181.
被引量:59
4
林郑和.
我国红茶品质化学的研究[J]
.茶叶科学技术,2006(3):9-10.
被引量:17
5
钟萝.茶叶品质理化分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476-477.
6
安徽农学院.茶叶生物化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4.1-20.
7
汪东风等.茶叶生物化学实验指导书.5-7,17-19.
8
安徽农学院主编.制茶学.1999年第二版,316-322.
9
潘拱秀.不同萎凋、"发酵"工艺对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及品质的影响[J].茶叶科技,1992,(2):33-34.
10
胡淑霞,朱大伟.
红茶初制过程中微生物消长趋势研究[J]
.中国茶叶加工,2007(2):17-18.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318
1
陈永丽,高畅,洛桑卓玛,迟原龙,姚开,贾冬英.
米曲霉发酵桑叶茶的工艺优化[J]
.食品科技,2020,45(1):114-121.
被引量:7
2
郭洪伟,田云刚,王建霞,刘一涵,邓静,瞿继团,魏华.
不同工艺古丈毛尖红茶与绿茶的香气成分分析[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0,11(1):19-28.
被引量:9
3
王小萍,齐桂年,尹旭敏,刘巧林.
生物技术在茶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
.现代农业科技,2007(6):48-49.
被引量:1
4
刘开华,李耕,邬全喜.
现代生物技术在软饮料品质改良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
.饮料工业,2004,7(3):6-9.
被引量:2
5
肖鑫,郭雅玲,林瑜玲.
乌龙茶加工过程中水分对β-葡萄糖苷酶活性影响的研究进展[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4,5(6):1862-1867.
被引量:3
6
匡新,刘靖.
崂山工夫红茶的研制[J]
.茶叶科学,2010,30(S1):599-603.
被引量:2
7
夏涛,时思全,宛晓春.
微波、超声波对茶叶主要化学成分浸提效果的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2004,20(6):170-173.
被引量:40
8
唐颢,杨伟丽,文海涛,黄华林.
乌龙茶做青中果胶酶的活性变化[J]
.中国茶叶加工,2004(4):35-38.
被引量:6
9
黄建琴,王文杰,丁勇,袁自春,王烨军,胡善国,叶靖.
冷冻萎凋对工夫红茶品质影响研究[J]
.中国茶叶加工,2005(1):20-22.
被引量:19
10
李叶云,江昌俊,王朝霞,余有本.
茶叶加工中β-半乳糖苷酶活性变化的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4):84-85.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80
1
李辉.
红茶发酵技术研究进展[J]
.蚕桑茶叶通讯,2001(2):21-23.
被引量:33
2
方世辉,王先锋,汪惜生.
不同发酵温度和程度对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J]
.中国茶叶加工,2004(2):19-21.
被引量:88
3
袁弟顺,林丽明,金心怡,孙云.
冰冻对工夫红茶发酵及水浸出物泡出速率的影响[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0(5):437-439.
被引量:22
4
陈以义,方晨.
红茶变温发酵试验[J]
.中国茶叶,1993,15(4):6-7.
被引量:17
5
黄建琴,王文杰,丁勇,袁自春,王烨军,胡善国,叶靖.
冷冻萎凋对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J]
.中国茶叶,2005,27(2):18-19.
被引量:41
6
张鹰,祖峰,周才琼.
提高秋名茶品质的生产工艺流程初探[J]
.蚕桑茶叶通讯,2005(2):26-27.
被引量:15
7
萧伟祥,钟瑾.
茶叶生物化学研究现状与展望[J]
.福建茶叶,1995,18(1):19-22.
被引量:3
8
顾谦,严洁,谢长征.
提高红碎茶品质的新探索——增压处理茶萎凋叶的研究报告[J]
.中国茶叶加工,1995(1):17-20.
被引量:13
9
夏涛,童启庆,董尚胜,骆耀平.
红茶萎凋发酵中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变化[J]
.茶叶科学,1996,16(1):63-66.
被引量:70
10
刘仲华,黄建安.
添加剂对红茶发酵与品质的影响[J]
.福建茶叶,1989(4):31-36.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16
1
韩顺英,高丽华.
日照红茶加工关键技术探讨[J]
.绿色科技,2011,13(5):190-190.
被引量:3
2
孙威江,林馥茗,陈志丹,陈应华.
八仙红茶加工新工艺探讨[J]
.茶叶科学技术,2011(3):5-9.
被引量:17
3
丁新录,邓怀志,严景万.
红条茶品质提高措施[J]
.现代农业科技,2011(21):338-338.
4
冯林,沈强,何萍,潘科.
中国功夫红茶研究进展[J]
.贵州茶叶,2012,40(3):11-16.
被引量:8
5
王俊青.
安顺高山红茶初制加工技术[J]
.农业与技术,2013,33(6):242-242.
6
郭红兵,覃柏林,秦国杰,谭立.
石门县白云山高香红茶的开发[J]
.作物研究,2014,28(6):736-737.
7
刘顺航,赵甜甜,李相波,贾黎晖.
不同制作工艺对滇红茶感官品质及理化性质的影响[J]
.湖南农业科学(下半月),2014(10):66-68.
被引量:4
8
自浩,钱和,王立新.
提高滇红品质的工艺创新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5,43(12):197-199.
被引量:4
9
张见明,王飞权,黄毅彪,冯花,廖允宁.
不同工艺对黄观音夏暑红茶生化成分变化及品质的影响[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5,36(11):79-84.
被引量:9
10
陈泉宾,张应根,邬龄盛,王秀萍,王振康.
低温复式加工技术对红茶香气的影响[J]
.茶叶学报,2016,27(2):92-96.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85
1
郭洪伟,田云刚,王建霞,刘一涵,邓静,瞿继团,魏华.
不同工艺古丈毛尖红茶与绿茶的香气成分分析[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0,11(1):19-28.
被引量:9
2
韩芷敏,曹国平,窦裕平,俞学群,陈锦礼.
视网膜震荡伤患者对比敏感度的临床探讨[J]
.江苏临床医学杂志,2000,4(2):140-141.
被引量:1
3
汪开华,陈贞纯,屠幼英.
发酵程度对红茶品质的影响[J]
.茶叶,2012,38(3):168-171.
被引量:26
4
宋丹丹,陈林海.
多种茶树品种加工新工艺坦洋工夫的适制性初探[J]
.福建茶叶,2012,34(5):17-19.
被引量:10
5
唐淯桓,梁青,邹佳佳,丁新,丁立孝.
响应面法优化红茶茶多酚清除DPPH能力的研究[J]
.茶叶通讯,2013,40(1):3-6.
被引量:4
6
魏泽鼎,王占永,贾俊国.
基于视觉的采棉机器人机械手定位运动分析[J]
.中国农机化学报,2013,34(2):154-156.
被引量:2
7
张静,徐仲溪.
摇青工艺在工夫红茶加工过程中的应用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下半月),2013(5):30-31.
被引量:26
8
吕世懂,姜东华,刘川,黄伟,孟庆雄.
特种“紫娟”红茶与滇红茶香气成分的比较[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3,32(7):734-742.
被引量:20
9
秦春玲,林国轩,罗小梅,林朝赐.
广西资源县野生茶红条茶加工技术研究[J]
.南方园艺,2014,25(3):58-60.
被引量:7
10
黄华林,乔小燕,李波,张成娣,陈海强.
萎凋方式对黄化英红九号红茶品质的影响[J]
.食品与机械,2018,34(10):26-30.
被引量:9
1
许佳妮,陈贤明,丁顺杰.
香辛料及其在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J]
.中国食品工业,2012(4):41-41.
2
李玉锋,马涛.
食品杀菌新技术[J]
.农产品加工(下),2007(1):89-91.
被引量:11
3
叶荣飞.
大豆分离蛋白凝胶性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0(1):29-30.
被引量:22
4
钱敏,白卫东.
转基因食品及其安全性问题探讨[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8,34(12):130-134.
被引量:14
5
罗香莲,李汴生,陈鹏,陈利泉,陈宇,许思昭.
复合甜味剂的应用及其安全性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08,29(11):221-224.
被引量:21
6
李雨虹,梁达奉,常国炜,黎志德,钟映萍,曾练强.
微生物絮凝剂研究进展[J]
.甘蔗糖业,2014,43(5):51-56.
被引量:4
7
刁建忠,蒋世琼.
壳聚糖酶制备壳寡糖的研究与应用[J]
.四川食品与发酵,2003,39(1):30-33.
被引量:3
8
陈云,李洪亮,张冬洁,赵树平,于景华.
乳中抗生素残留及其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
.中国乳品工业,2012,40(9):35-38.
被引量:18
9
蒋世琼,马丽.
淀粉糖新产品的开发与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01,22(3):83-85.
被引量:13
10
王爱梅.
浅谈焙烤食品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J]
.才智,2011,0(17):257-257.
被引量:11
中国茶叶加工
201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