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嗜热吸水链霉菌抗原是否能引起豚鼠大棚肺,及制作大棚肺动物模型的方法及最适宜的嗜热吸水链霉菌抗原剂量。方法 40只成年豚鼠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10只。B、C、D组为模型组,分别予嗜热吸水链霉菌抗原制剂1.0 mg(0.2 ml)1、.5 mg(0.3 ml)2、.0 mg(0.4 ml)3种剂量鼻内滴注;A组为对照组,予0.9%无菌生理盐水0.3 ml鼻内滴注。每周连续滴注3 d,连续滴注12周。结果 B组于第2周末,C、D组均于第1周末出现明显肺泡炎改变;B组于第4周末、C组于第3周末、D组于第2周末可见肉芽肿形成;C组在12周末可观察到肺成纤维细胞数目增多,B组无明显纤维化改变,D组豚鼠多在第3周因肺部感染死亡。模型组CT影像上均可见弥漫性磨玻璃影,后可见双肺多发性、边缘模糊的斑片状及微小结节状影,多呈小叶中心型。模型组肺组织均可见嗜热吸水链球菌生长。结论嗜热吸水链霉菌抗原可以在豚鼠引起典型大棚肺病变。1.5 mg(0.3ml)可作为构建嗜热吸水链霉菌抗原诱导的大棚肺动物模型的标准剂量。
出处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43-45,118,F0003,共5页
Shandong Medical Journal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7BAI24B04)
中华医学会基金项目(070103200400
07010250033
08020680146)
辽宁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2009A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