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企业管理》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42-43,共2页
Enterprise Management
同被引文献13
-
1王枫.浅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J].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6(2):50-52. 被引量:3
-
2周忠志.企业竞争力的特征、来源及影响因素分析[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4(3):37-38. 被引量:4
-
3柯昌英,柯友凤,张峰,王春来.企业可重构竞争能力研究[J].理论月刊,2006(3):160-162. 被引量:10
-
4国家体改委经济体制改革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联合研究组.中国国际竞争力研究报告(1999)[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
5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N].证券时报,2004-04-04.
-
6金碚.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2007):盈利能力与竞争力[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
7兰闳,王瑛.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7):3266-3268. 被引量:4
-
8张明星,柯昌英,夏剑峰.企业可重构竞争能力的重构动因、过程及方法[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9,31(4):9-13. 被引量:4
-
9李炳太,李清立.建筑业企业的成本管理[J].建筑经济,2000(12):38-39. 被引量:2
-
10张培恩.迎接WTO挑战,探索创新之路[J].中国工程咨询,2001(1):4-6. 被引量:1
引证文献4
-
1熊鹏生,柯昌英,刘虎.企业可重构竞争力系统的组织特征及其评价模型[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9,31(8):1-4. 被引量:1
-
2卞琳琳,王怀明,宋芬.上市公司竞争力研究——来自江苏的实践[J].财会通讯(下),2009(9):43-44. 被引量:8
-
3卞琳琳,刘爱军.中国农业上市公司竞争力研究[J].世界农业,2010(9):51-53. 被引量:2
-
4付晓灵.科技服务企业的成本控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18(5):89-9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13
-
1郑胜华,许强.科技三产与城市中央商务区的互动关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2(5):32-35.
-
2张丹,柯昌英,熊鹏生.企业可重构竞争力系统中和谐思维方式研究[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32(4):1-4. 被引量:2
-
3桑亚娇.农业上市公司的竞争力分析[J].北方经济,2011(8):55-56. 被引量:1
-
4罗雪英,陈华,游建胜.福建省科技人员服务企业存在的问题评析和模式建议[J].海峡科学,2011(8):14-16. 被引量:1
-
5黄萍.上市公司对地区经济增长影响的区域差异研究——基于江苏沿海三市面板数据的分析[J].开发研究,2012(2):17-20. 被引量:2
-
6禹建强,李姗.中国上市有线电视公司竞争力比较[J].国际新闻界,2012,34(6):98-102. 被引量:2
-
7陈宏明,康亚南.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研究——以服装纺织业为例[J].财会通讯(中),2012(11):28-29. 被引量:8
-
8王鹏.扬州上市公司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12(12):23-24.
-
9许民强,杜方林,姚晔,祝园园.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上市公司竞争力的评价——以湖州市为例[J].中国市场,2015(30):55-56. 被引量:1
-
10郭颖梅,朱晓丽,张煜.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企业竞争力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6):278-282. 被引量:5
-
1吴敬琏.企业应积极应对国家转型时期新挑战[J].IT时代周刊,2012(1):17-17.
-
2张维迎.中国企业竞争力究竟在哪里[J].企业经济(合肥),2002(2):32-34.
-
3朱关鑫.再谈WTO与中国企业竞争力[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0(3):7-8.
-
4朱关鑫.WTO与中国企业竞争力[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0(2):7-8. 被引量:2
-
5朱关鑫.浅谈WTO与中国企业竞争力[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17(5):6-7.
-
6转变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国际市场:中国企业竞争力国际研讨会综述[J].国际产业经济技术,1992(2):21-24.
-
7朱关鑫.科技创新与中国企业竞争力[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0(6):4-6.
-
8江山.微利时代的企业竞争力[J].中国食品与市场,2005(12):6-7.
-
9赵凤龙.中国企业竞争力的比较分析[J].内蒙古统计,2004(4):9-10.
-
10李优树.企业国际竞争力论——兼谈对外直接投资在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中的作用[J].云南社会科学,2003(5):15-19.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