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9-14,共6页
Contemporary Finance and Economics
参考文献4
-
1[美]达尔·尼夫.知识经济[M].珠海出版社,1998,8..
-
2[美]罗斯托.经济成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第2版)[M].剑桥大学出版社,1971..
-
3[美]W·A·刘易斯.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现代外国经济学论文选,第8辑[M].商务印书馆,1984..
-
4[美]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共引文献8
-
1石宝军.论电子文献产生与发展的动因[J].图书情报工作,2005,49(4):30-33.
-
2陈隆.浅探知识资本的会计报告[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1999(4):52-56. 被引量:3
-
3冉秋红.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成本的核算与管理创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18(3):112-113. 被引量:2
-
4韩顺平.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建设[J].生产力研究,2001(2):169-171.
-
5徐立军.企业并购缘何潮落[J].孝感学院学报,2001,21(5):69-72. 被引量:1
-
6范宝舟.论知识的意义及其实现机制[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2,55(1):56-62. 被引量:3
-
7刘兴国.知识经济与企业组织结构[J].经济师,2002(5):17-18. 被引量:13
-
8徐立军.从产品联盟到知识联盟:企业战略联盟的发展趋势[J].经济师,2002(10):81-82.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10
-
1郭励弘.经济结构调整:国外的进展与中国的选择[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52(5):29-31. 被引量:2
-
2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M].北京:三联书店,1983..
-
3D·H·梅多斯.增长的极限[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3..
-
4D·H·梅多斯.超越极限[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
5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
6约翰·奈斯比特.高科技、高思维[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
-
7阿尔温·托夫勤.第三次浪潮[M].北京:三联书店,1983..
-
8[美]阿尔温·托夫勒(A·Toffler) 著,朱志焱.第三次浪潮[M]三联书店,1983.
-
9房维中.关于“十五”计划几个问题的思考[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0,20(6):5-7. 被引量:3
-
10郑英隆.信息产业加速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交互关系研究[J].经济评论,2001(1):48-53. 被引量:28
二级引证文献82
-
1李晓梅,陈超.生态文明视角下贵州生态农业生产模式研究[J].知行铜仁,2019,0(5):37-42.
-
2唐晓岚,李哲惠.新时期风景园林学科教学团队知识共同体构建策略——以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遗产保护”教学团队建设为例[J].风景园林,2020,27(S02):12-17. 被引量:8
-
3王永义,刘志霄.生态思想的泛化与生态文明[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6,26(3):25-29. 被引量:2
-
4李校利,王永刚.浅议中国特色下的生态文明建设[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9(3):104-106. 被引量:2
-
5黄平芳,胡明文.旅游解说与生态文明建设[J].开发研究,2009(S1):113-114. 被引量:4
-
6张垒.初谈信息生态文明构建[J].图书情报研究,2008,1(0):13-14. 被引量:1
-
7李晶,李丽娜.浅论生态文明建设[J].消费导刊,2008,0(6):197-197. 被引量:1
-
8周亚非.生态文明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7(1):3-8.
-
9廖才茂.论中部崛起的系统联动战略[J].当代财经,2005(9):81-87. 被引量:4
-
10李清源.生态文明: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J].青海社会科学,2005(5):38-41. 被引量:20
-
1廖才茂,贺文赞,徐国栋.论又好又快发展的支撑体系——价值、制度、技术、产业、模式[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8,1(2):11-16. 被引量:3
-
2陈金威.生产力移植刍议[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2,24(3):33-35.
-
3陈金威.生产力移植刍议[J].开发研究,2002(3):3-5.
-
4陈金威.生产力移植与生产力发展[J].理论与改革,2002(2):20-22. 被引量:1
-
5詹斌.科技进步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生产力基础[J].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5(3):36-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