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职教育课程考核与评价模式研究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针对目前高职教育考核评价中脱离能力本位的弊端,依据高职教育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模式和课程实施的特征,确定了考核评价改革思路,构建了专业素质课程、专业知识课程、专业能力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以能力为本位的考核与评价模式。
作者
王计堂
机构地区
山西煤炭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职业教育研究》
2011年第8期59-61,共3页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基金
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职业教育专项课题<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考试评价方法研究>(课题编号:ZJ-07085)的成果
关键词
高职
专业素质课程
专业知识课程
专业能力课程
专业技能课程
考核评价模式
分类号
G710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04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5
1
沈存莉.
高职教育考试模式的改革[J]
.科学咨询,2008(23):33-33.
被引量:3
2
朱明.对高职院校学生考核评价机制的思考[N].周口日报.2009-12-11.
3
韩宗,姜兰兰.
浅析高职高专教育考核方法的改革[J]
.考试周刊,2007(11):12-13.
被引量:7
4
陈福军.
能力本位观念下高职教育考试模式改革的思考[J]
.职教论坛,2005,21(11X):50-53.
被引量:95
5
朱国宏.
《矿井通风与安全实训》课程考核改革探索[J]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2(3):85-86.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5
1
李守义.
构建“有选择、无淘汰”的分层考试新模式[J]
.中小学管理,2000(2):10-12.
被引量:4
2
邱林.
专业基础课多元化考试模式的构想与实施[J]
.高等建筑教育,2000,36(4):44-45.
被引量:22
3
徐和杰,段旭,孟谨.
实施考试改革 推进素质教育[J]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2):97-98.
被引量:7
4
刘映宏.
对建立科学的素质教育考试制度的思考[J]
.云南电大学报,2002,4(3):43-46.
被引量:17
5
谢文静.
高职教育考试改革探讨[J]
.教育与职业,2003(13):30-31.
被引量:120
共引文献
104
1
刘志文,马云桂.
高职教育考试的反拨作用研究[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29(2):82-86.
被引量:3
2
赵庆松,刘绪文.
对高职机电类课程考核评价方法的初步探索[J]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8,21(1):23-24.
被引量:3
3
张晓雁.
高等职业教育成绩考核办法改革探讨[J]
.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07,13(1):4-6.
被引量:26
4
罗静.
护理专业化学学习评价新思路[J]
.南方医学教育,2007(1):24-26.
被引量:1
5
罗静.
多元智能理论下的学生学习评价初探[J]
.南方医学教育,2006(3):5-7.
被引量:3
6
胡怡芳,慕景强.
能力本位课程改革的评价方法述评[J]
.当代职业教育,2010(3):28-31.
被引量:7
7
冯居秦.
高等职业教育中医美容专业教学改革浅析[J]
.陕西教育(高教版),2013(11).
被引量:3
8
王丽梅.
高职院校考试改革与实践探索[J]
.成功,2013(20):86-86.
被引量:4
9
邵英秀,王立群.
解析高职建筑工程类专业考核方法的改革方案[J]
.教育与职业,2006(15):59-61.
被引量:6
10
罗静.
多元智能理论下的学生学习评价初探[J]
.医学教育探索,2006,5(7):593-594.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21
1
高凌飚,钟媚.
过程性评价:概念、范围与实施[J]
.上海教育科研,2005(9):12-14.
被引量:90
2
陈福军.
能力本位观念下高职教育考试模式改革的思考[J]
.职教论坛,2005,21(11X):50-53.
被引量:95
3
Campbell L,Campbell B,Dickinson D.Teaching&Learn-ing through Multiple Intelligences[]..1996
4
罗凤姿,孙丽,罗斌.
高职学生专业创新能力考核评价体系研究[J]
.职业教育研究,2008(7):12-13.
被引量:14
5
孙业明.
浅析高职数控实训教学成绩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J]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4(2):54-56.
被引量:4
6
黄陈跃.
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比较研究[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26(1):15-16.
被引量:2
7
车飞.
“工学结合”模式下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与构建[J]
.成人教育,2010,30(4):46-47.
被引量:8
8
侯松,陈肖生,张晓东.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之学习评价体系的研究[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25(1):109-113.
被引量:6
9
金航飞.
高职院校考试考核评价方法的改革研究[J]
.现代企业教育,2011(12):12-13.
被引量:8
10
胡志成.
过程性评价在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林区教学,2011(7):93-94.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6
1
张晓东,汪菊英,侯松.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之学习评价的研究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2012(8):117-118.
被引量:1
2
董莹,杨玲.
职业院校教学考评机制改革之我见[J]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2,21(1):20-22.
3
张丽颖,张学军.
高职数学课程模块性评价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3):34-37.
被引量:5
4
宁宗奇,茹秋生.
基于工作过程的《机电设备维修技术》考核评价体系探索与实践[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23):282-282.
被引量:2
5
张红文.
高职冶金技术专业学生考评制度改革与实践[J]
.中国冶金教育,2017,22(3):41-43.
6
刘风云.
高职教学考核新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论丛,2014,0(1):44-47.
二级引证文献
8
1
张兰.
高职数学成绩评定改革初探[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5):113-114.
被引量:3
2
张学军,张丽颖,李亚方.
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校本课程开发为例[J]
.辽宁高职学报,2013,15(12):54-56.
被引量:5
3
张丽颖,张学军.
职业教育公平视角下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实现路径[J]
.教育与职业,2014(21):169-171.
被引量:2
4
刘志梅.
论高职数学的模块教学[J]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2):91-93.
5
陈小莹,陈艳.
工学结合下中职生物化学学业评价的实践与改革[J]
.广东教育(职教),2016,0(2):43-44.
6
姚先文.
高职数学课程模块化教学实践策略分析[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37(9):170-171.
7
刘佳坤.
浅析高职数控实训教学过程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J]
.电子制作,2015,23(4Z):207-208.
被引量:6
8
杨馥华.
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训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22,44(2):188-190.
被引量:4
1
王艳,曾晓红.
中职学生评价现状及考核评价模式初探[J]
.河南科技,2014,33(8):262-262.
2
蒋世辉,付艳玲.
关于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考核方式的改革探索[J]
.商情,2014,0(49):201-201.
被引量:2
3
芦奕虹.
高职计算机平面设计类课程考核评价模式探究[J]
.职业教育研究,2013(3):75-76.
被引量:7
4
史国庆.
高职教育新观念下《工程CAD制图》教学模式改革[J]
.河南科技,2014,33(11X):258-259.
5
缪希伟.
谈职业学校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J]
.职业,2008,0(9Z):62-62.
6
向博毅,袁华斌,贺建权.
基于专业能力培养的成教课程体系的构建[J]
.怀化学院学报,2014,33(3):123-124.
被引量:1
7
吴迪.
实践课程考核与评价模式的研究[J]
.黑龙江科学,2013,4(11):162-162.
被引量:2
8
刘新江.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中对“考”的环节的改革和设计[J]
.考试周刊,2015,0(34):9-9.
9
司云萍.
论基于KPI的学生学业考核评价模式改革的背景和依据[J]
.职业,2014(18):47-48.
被引量:2
10
彭定.
园艺技术专业素质教育系列课程开发与思考[J]
.职业技术教育,2013,34(8):27-30.
职业教育研究
2011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