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边关旅游与歌圩文化融合机制构建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旅游与文化的融合问题已经引起业内学者高度重视。本文以广西崇左为个案,通过实地调查歌圩的发展状况,深入探讨壮族歌圩文化与边关旅游融合问题,据此提出"遵循一个原则、运用两种互动模式、确立三大歌圩文化旅游圈、采取四项措施"的融合机制。
作者
滕腾
机构地区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出处
《江苏商论》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7-109,共3页
Jiangsu Commercial Forum
基金
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201106LX846)
关键词
边关旅游
歌圩文化
融合
构建
分类号
F592.3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7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67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5
1
张晓宇.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J]
.前沿,2011(9):118-120.
被引量:21
2
李欣华,吴建国.
旅游城镇化背景下的民族村寨文化保护与传承——贵州郎德模式的成功实践[J]
.广西民族研究,2010(4):193-199.
被引量:40
3
杨华荣.
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与文化保护的可行性研究[J]
.调研世界,2010(10):19-21.
被引量:1
4
樊信友.
文化旅游产品延伸开发策略与耦合机制研究[J]
.江苏商论,2010(7):89-91.
被引量:10
5
崔玉范.赫哲族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山东大学2009.
二级参考文献
27
1
吴正光.
郎德——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成功实例[J]
.理论与当代,2007(1):51-52.
被引量:11
2
田里.
论民俗旅游资源及其开发[J]
.人文地理,1997,12(3):20-23.
被引量:73
3
潘蛟.
火把节纪事:当地人观点?[J]
.民族艺术,2004(3):6-13.
被引量:17
4
金少萍.
“中西部山区民族原生态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J]
.思想战线,2004,30(6):139-140.
被引量:10
5
陈勤建.
文化旅游:摒除伪民俗,开掘真民俗[J]
.民俗研究,2002(2):5-9.
被引量:43
6
刘旭玲,杨兆萍,谢婷.
生态博物馆理念在民族文化旅游地开发中的应用——以喀纳斯禾木图瓦村为例[J]
.干旱区地理,2005,28(3):414-418.
被引量:45
7
邱云志.
少数民族区域旅游城镇化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10):26-28.
被引量:43
8
朱竑,贾莲莲.
基于旅游“城市化”背景下的城市“旅游化”——桂林案例[J]
.经济地理,2006,26(1):151-155.
被引量:113
9
李欣华,杨兆萍,刘旭玲.
历史文化名村的旅游保护与开发模式研究——以吐鲁番吐峪沟麻扎村为例[J]
.干旱区地理,2006,29(2):301-306.
被引量:20
10
焦华富,丁娟,李俊峰.
旅游城镇化的居民感知研究——以九华山为例[J]
.地理科学,2006,26(5):635-640.
被引量:49
共引文献
67
1
王侠,马远航,段德罡.
基于本土营造的摩梭“女儿国”小镇规划实践[J]
.建筑与文化,2014(5):59-63.
2
王世靓,久毛措.
我国西部城市(镇)化研究述评(2001—2010)[J]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1,24(3):70-76.
3
滕腾.
巴马乡村养生旅游长寿文化意象与培育[J]
.江苏商论,2011(8):115-117.
被引量:2
4
王虹.
民族村寨文化空间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新探[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05-109.
被引量:9
5
滕腾.
边关旅游与乡村文化融合机制的构建——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歌圩文化为例[J]
.农业考古,2011(6):333-335.
被引量:1
6
顾晓艳,孟明浩,俞益武.
休闲观光农业与户外运动的复合开发策略及实证研究[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2,29(1):104-110.
被引量:5
7
邓小艳.
文化传承视野下社区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思路探讨[J]
.广西民族研究,2012(1):180-184.
被引量:27
8
王克军.
甘孜州藏寨旅游接待培训探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12(13):187-189.
被引量:1
9
王丹竹.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建设探析[J]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2):41-44.
被引量:1
10
罗明,张爱民.
民族地区旅游目的地营销中政府行为研究[J]
.贵州民族研究,2012,32(4):101-105.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4
1
黄润柏.
壮族歌节“三月三”的属性问题初探[J]
.广西民族研究,1993(4):35-40.
被引量:6
2
梁昭.
汉、壮文化的交融与疏离——“歌圩”命名再思考[J]
.民族文学研究,2007,25(1):139-146.
被引量:7
3
黎晓春,张兆龙,陆元兆,王艳琼,姜国安.
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节庆体育活动商业推广研究——以武鸣县“三月三”歌圩运动会为例[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27(4):441-444.
被引量:19
4
袁子微.
上巳节之历史变迁——以节日性质的转移为视角[J]
.天府新论,2014(2):140-144.
被引量:3
5
吕红艳,戴宏军,韦福安.
传承与重构:桂越边疆地区节日民俗文化发展研究[J]
.学术论坛,2014,37(10):128-131.
被引量:3
6
龙海平,侯峥,封秋宁.
“歌圩文化”:壮族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31(2):84-88.
被引量:6
7
农淑英.
治理视域中传统节俗的社会功能探析——以桂西南壮族乡村“三月三”为例[J]
.广西民族研究,2015(3):108-112.
被引量:6
8
杨军.
壮族节日文化的教育功能探究[J]
.民族教育研究,2017,28(4):137-140.
被引量:10
9
李小青.
广西打造“壮族三月三”民族节促进旅游业大发展的做法与启示[J]
.对外经贸实务,2017(12):83-85.
被引量:6
10
许晓明.
从族群标识到文化共享——20世纪80年代以来壮族三月三的变迁[J]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8,35(6):8-12.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1
1
李振鹏.
壮族“三月三”的起源、功能、传承现状与发展对策[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21,37(6):80-89.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7
1
王相彬.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天津相声旅游化开发研究[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1(4):30-41.
被引量:1
2
范桂松,徐婧文.
壮族“三月三”传统节日文化的开发路径创新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6(16):129-133.
被引量:1
3
谢超.
广西靖西壮族农民画的图像学阐释[J]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2022(8):120-122.
被引量:1
4
彭加汛,李振鹏.
潮州大吴泥塑的起源、功能、传承与发展策略[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23,39(2):50-61.
被引量:1
5
赵帅鹏.
图像的超越:非遗视域下内丘神码的省思与展望[J]
.邢台学院学报,2023,38(3):25-35.
6
汤付强.
池州傩戏:文化特质、功能与传承创新[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24,40(1):30-38.
被引量:1
7
孟繁旭,梁勇杰.
广西“三月三”域内外推广传播现状[J]
.科技传播,2024,16(12):179-181.
1
滕腾.
边关旅游与乡村文化融合机制的构建——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歌圩文化为例[J]
.农业考古,2011(6):333-335.
被引量:1
2
韦健锋,王军平.
略论广西田阳敢壮山歌圩文化的传承与保护[J]
.当代旅游(下旬刊),2011(7):97-99.
3
毛敏.
民族文化的保护措施及旅游开发对策[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5,0(30):133-133.
4
滕腾,农贵程.
民族文化与边关旅游的互动发展研究[J]
.商业时代,2011(3):131-132.
被引量:3
5
苏星,严造新(图).
边关画廊新龙州[J]
.当代广西,2013(19).
6
向延斌.
广西忻城土司歌圩文化与旅游开发[J]
.怀化学院学报,2010,29(3):4-7.
被引量:3
7
滕腾,廖钟迪.
振兴骆越民族文化 促进边关旅游发展[J]
.江苏商论,2011(3):130-132.
8
谢其盛.
浙商在皖文化融合之现状[J]
.东方企业文化,2012(10):46-50.
9
钟妮.
关于传统旅行社O2O融合问题的探讨[J]
.环球人文地理,2014,0(5X):107-107.
10
韩光.
以差异化服务保有高价值客户[J]
.通信管理与技术,2009(5):8-9.
被引量:2
江苏商论
2011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