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社会科学论坛》
2000年第5期42-44,共3页
Tribune of Social Sciences
同被引文献91
-
1童然星.五四运动前后的李大钊与邵飘萍[J].文史精华,2007(4):37-42. 被引量:2
-
2张契尼.日本京都大学的五四运动研究[J].历史研究,1982(6):114-116. 被引量:2
-
3俞辛焞.巴黎和会与五四运动[J].历史研究,1979(5):80-90. 被引量:3
-
4朱务善.五四革命运动是否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J].历史研究,1962(4):52-57. 被引量:8
-
5康沛竹,江大伟.五四时期瞿秋白思想发展历程[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5(S1):62-68. 被引量:3
-
6沈世峰.五四运动与七八年思想解放运动的渊源流变[J].理论与改革,1999(1):29-31. 被引量:3
-
7郭德宏.五四精神与民族振兴[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1999,3(2):21-27. 被引量:3
-
8姜继玉,毕于建.论五四运动与周恩来共产主义信仰的确立[J].齐鲁学刊,1999(5):119-121. 被引量:1
-
9张磊.“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地位和作用[J].广东社会科学,1999(2):4-10. 被引量:1
-
10彭明.五四运动与二十世纪的中国[J].中共党史研究,1999(3):16-22. 被引量:18
-
1张雪峰.宋庆龄与第一次国共合作[J].文史杂志,1996(6):8-10.
-
2齐卫平,王效贤.论五四时期陈独秀思想转变的典型意义[J].江淮论坛,1996(3):64-70. 被引量:4
-
3刘笃成.论郭沫若世界观转变的主客观条件[J].郭沫若学刊,1999(3):31-37. 被引量:1
-
4郑建英.朱瑞:推动东北军走上抗日救国道路[J].党史博采(上),2011(9):29-32.
-
5赵明远.辛亥革命前后张謇熊希龄在政坛上的合作[J].江海纵横,2011(12):43-45.
-
6李家忠.胡志明终身未婚之谜[J].人民文摘,2007(5):45-45.
-
7张荣杰.浅析严复与孙中山进化论思想的差异[J].魅力中国,2010(29):307-307.
-
8吴殿尧.元帅诗人的爱国情怀[J].党史文苑,2016(3):35-37.
-
9王武.论近代中国和越南救国道路的相似相同性[J].求索,2010(9):231-234.
-
10叶孟魁.执着追求真理热诚相互支持——五四时期的毛泽东与恽代英[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2):32-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