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斗”与“马牛风”──记郭沫若与陈寅恪的交往兼驳余英时
被引量:3
出处
《郭沫若学刊》
1999年第4期56-70,77,共16页
Journal of Guo Moruo Studies
同被引文献17
-
1刘大年.《历史研究》的创刊与“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J].历史研究,1986(4):3-6. 被引量:7
-
2郭沫若.开展历史研究,迎接文化建设高潮——为“历史研究”发刊而作[J].历史研究,1954(1):1-4. 被引量:32
-
3王崇武.论元末农民起义的社会背景[J].历史研究,1954(1):53-71. 被引量:3
-
4童书業.“古史辨派”的階級本質[J].文史哲,1952(2):32-34. 被引量:6
-
5杨向奎.“古史辨派”的學術思想批判[J].文史哲,1952(2):34-37. 被引量:13
-
6杨祖希.郭老和《辞海》[J].中国出版,1979(12):24-27. 被引量:2
-
7桑兵.二十世纪前半期的中国史学会[J].历史研究,2004(5):116-139. 被引量:21
-
8蔡鸿生.金明馆教泽的遗响[J].广东社会科学,2005(3):101-103. 被引量:15
-
9穆欣.学者与报纸合作的典范——郭沫若对《光明日报》的关注和支持[J].纵横,2006(4):9-13. 被引量:1
-
10张耕华.“以诗证史”与史事坐实的复杂性——以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为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8(5):56-60. 被引量:14
二级引证文献10
-
1李生滨.郭沫若周秦诸子研究平议——以《十批判书》为中心[J].中华文化论坛,2021(2):85-99.
-
2岳岭.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百年回顾与前瞻[J].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22,42(1):22-27. 被引量:2
-
3陈怀宇.中国史学现代脚注之确立:以《历史研究》与《文史哲》为中心[J].文史哲,2022(2):145-153.
-
4王慧颖.20世纪50年代的凉山彝族社会调查与古史分期争论[J].史学理论研究,2023(1):126-135. 被引量:1
-
5岳岭.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百年回顾与前瞻[J].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2022(6):73-78.
-
6陈怀宇.中国史学现代脚注之确立:以《历史研究》与《文史哲》为中心[J].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2022(9):59-67.
-
7王怀乐.《人民手册》:新中国史史料编纂的早期代表刍议[J].当代中国史研究,2023,30(4):91-101.
-
8左玉河.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与“三大体系”建设[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3(5):40-54. 被引量:2
-
9王兴.除旧布新: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史学会与马克思主义史学[J].历史教学问题,2023(5):27-35.
-
10宋旭景,关长旭.中国史学优秀传统通向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何以通向马克思主义》[J].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24,30(1):319-331.
-
1穆欣.郭沫若考证《再生缘》[J].世纪,2006(5):34-36.
-
2周清澍.《再生缘》作者的母族桐乡汪氏[J].国学研究,2003,35(12):185-217. 被引量:1
-
3李刚.从汉晋胡俑看东南地区胡人、佛教之早期史[J].东南文化,1989(2):11-15. 被引量:13
-
4邵龙飞,廖志勇,周启青.塞北大漠“龙虎斗”[J].环球军事,2014(8):28-29.
-
5英杰.真赝汉代玉螭纹“龙虎斗”[J].文史月刊,2012(10):79-80.
-
6林健.于肃馆藏隋唐胡人俑服饰辨析[J].陇右文博,2007(2):25-30.
-
7吕馨.辽墓出土金属面具与网络起源的再探讨[J].南方文物,2012(1):95-99. 被引量:10
-
8吴涵碧.王世充伪装诚恳[J].小读者,2015,0(7):58-58.
-
9弓淼,李杰.丝路遐思——唐墓壁画中的丝路画语[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7(2):6-7.
-
10冯恩学.胡风扁壶的时代风格[J].北方文物,2013(2):26-30. 被引量:9
;